正文 第99章 你是否要預知今生的苦難(2)(1 / 2)

問:畢作家,你是我比較喜歡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作家之一。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你作品裏邊的人文關懷,再一個就是文字幹淨。在今天這樣一個連《十月》都刊登著粗製濫造、不知所雲的文字的時代尤其難得。我想提兩個問題,第一個我想知道,當作家應該怎樣錘煉自己的文字功底,希望畢作家就自己的親身經曆說一下。我想這個問題是大多數文學愛好者比較關心的。第二個就是說,當代文壇什麼時候能夠出現真正的好作品,換言之,中國的文學如何能夠走出低穀,出一些能夠真正傳世的給人以震撼的作品。作家應該怎麼辦?就這兩個問題。

答:謝謝那位同學對我的表揚,其實我做得還很不夠。我想,對語言文字要熱愛它。語言文字看起來很廉價,因為一個人可以沒有房屋,沒有土地,沒有錢,可是他可以享用這份資源——我們的祖宗留給我們如此燦爛的文化。我覺得語言真的是太奇妙了,它已經成為我們人類所能掌握的傳達心靈的最有力的武器了。社會不停地發展,科學不停地發展,各行各業都有一些專用的術語,但是一個作家,我們卻要用漢語,來表達那些最微妙,最精彩,最美麗,最動人的情感,我覺得對於語言應該去熱愛它,去研究它,去分辨它那些最精細的差別。同樣的語言,為什麼會在不同人的腦海裏激起不同的浪花。我覺得這是非常奇妙的。有一個捏麵人的師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到他對麵的熱愛。什麼地方的麥子磨的麵最好,受多少陽光照射,什麼樣的土壤裏生出的麥子,它磨出的麵是不一樣的。麵裏加上什麼樣的調料,什麼樣的顏色,什麼樣的香料,它的柔韌度,它的表現力,它的色彩,耐久性,也有差別。雖然我對麵的感受,除了饅頭和餅的區別,沒什麼更多的感覺了,但是看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感動。如果同學們喜歡文學,要熱愛我們的語言。我們中華民族傳下來這麼浩瀚的文學財富,其載體就是我們的語言。

第二個問題,關於中國文學何時能夠創作出偉大的作品。我覺得這個問題就送給大家。昨天王蒙先生把他的10萬塊獎金捐出來設了個“春天文學獎”,用來獎給30歲以下的作家,我真的是充滿了一種感動。同學們都是30歲以下,我想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話說: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問:我是電子係的學生,學電子工程。我想說,在這樣一個學校裏,壓力還是很大的。人家學德語、學法語的女生結伴去逛街的時候,我還要在這裏做好多好多的題,看好多好多的書。我來這裏聽你的演講,還總在想有許多作業沒有完成。現在有一個說法:男人孤獨便優秀,女人優秀便孤獨。如果學理工科,學得很多了,是否會變成一個很可怕的人?現在清華有一種說法,清華有三種人,男人、女人、女博士。現在社會上對女人的期望值非常小,不要你多麼優秀,學得多好。高中的時候還能夠看各種小說和各種雜誌。上了清華以後就沒有時間了。我現在盡全力學習,也就是能獲得過得去的分數。就我現在這種狀態,也就隻能看看讀者文摘,別的根本就沒有時間看,小說和散文也沒有時間看。所以我就想知道,我們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還有,學理工科的學生追求人文的東西到底對他幫助有多大?

答:感謝這位同學,我能夠感到她對我的信任,對大家的信任。何況她還有那麼多作業沒做。我能夠理解你的那些壓力和恐懼。你後麵提了很多問題出來,我覺得那些問號不是問我,而是在問你自己。這世界真的是有偏見,你剛才說到的那些感受,你現在感受著,你一生都將能感受到。我們不能夠去決定那些東西,但你怎麼樣來對待,你可以做選擇,然後你為你的選擇付出代價,也享受你的選擇給予你的自由。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更合理,希望自己能夠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你剛才談到一個說法,“男人孤獨便優秀,女人優秀便孤獨”,我想說,其實男人女人都孤獨,人注定是孤獨的——別看有人花天酒地朋友多,別看烈火烹油那樣的轟轟烈烈。因為每個人都很獨特,必須獨自麵對世界所有的風霜雨雪,所以人注定是要孤獨的。這種孤獨會變為一種動力,也可以變為一種盾牌,一種借口。孤獨是一種存在,一種中性的存在。我在美國,訪問了一個臨終關懷醫院,就在訪問期間,就在那一時刻,有一個人就死了。院長跟我說,無論一個人活著的時候有多麼的熱鬧,他必定要一個人孤獨地麵對死亡,沒有什麼技術可以讓人們成群結夥地一起分享死亡。所以,男人女人都是一樣的,都要麵對孤獨作出選擇,並且所有的選擇都有正麵的和負麵的東西。你可以對自己說,我也要去做一個文科生。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但是做了就要負起責任來,就是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