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陳景潤 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2 / 3)

1953年,陳景潤在廈門大學畢業,隨後在北京四中任教,因為他口齒不清的緣故,陳景潤沒能上台講課,隻是為學生批改作業。之後又調回福建廈門,在廈門大學擔任資料員。在這期間,陳景潤從沒有放下對數學的研究,他對華羅庚、蘇聯數學家N。M。維諾格拉多夫等人的專著有很大的理解和看法,這些看法引起了華羅庚教授的注意。在華羅庚先生的力薦之下,陳景潤進入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從此迎來了陳景潤人生的輝煌史。

與華羅庚的師生情

陳景潤的一生飽經滄桑,這和華羅庚十分相似。華羅庚力薦陳景潤進入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這成為陳景潤一生的轉折點,使得陳景潤由狹小的圖書館空間進入了廣闊的數學世界。

在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內,數學名家齊集。在華羅庚教授的指導下,陳景潤視角逐步地開闊起來,充分地領略、吸收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論研究成果。在這期間,陳景潤寫下了關於華林、圓內整點問題的數學論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同時和華羅庚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陳景潤自己也說,自己的每一項成就都離不開老師的親切指導,是華羅庚的指導,使他逐漸的掌握到世界前沿的數學知識。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陳景潤多次受邀到國外講課,每次臨行前,陳景潤都要到華羅庚的住處辭行,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1985年,受邀前往日本講課的華羅庚得知陳景潤竟然和自己一樣,患上了帕金森綜合征,對此十分的傷心,在臨行前,他去醫院看望自己的弟子,他說:“醫院的王院長查出來我也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綜合征,等回來咱們一起在這裏住院。”

誰能想到,師生倆這一別竟成永訣,同年6月12日,在東京大學的講壇上,華羅庚心髒病複發猝然倒地,不治身亡。消息傳回國內,陳景潤哀慟之下泣不成聲,嘴裏不住地念叨:“支持、愛我的老師走了,引導我的恩師不在了……”

當日,華羅庚的遺體從日本接了回來,安葬在為祖國解放事業付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公墓中。陳景潤當時已經抱病許久,他卻仍然堅持拖著病體趕到八寶山公墓,拜祭恩師靈堂。整個追悼會曆時四十多分鍾,陳景潤啜淚不止,扶棺痛哭,他二人之間的師生情誼當真是令人動容。

對華羅庚老師,陳景潤有過很高的評論,他說:“華老師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選擇留在美國,以美國的條件,華老師在數學上的成就和貢獻,肯定要大得多,但中國的數學也就別想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了!”

生命中的另一半

陳景潤和所有的名人一樣,也是飽經磨難。兒時的困苦經曆自然就不用再說了,成年之後的陳景潤身體很不好,經常住進醫院。1977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同誌對陳景潤關懷之至,會議結束後,便將陳景潤送入北京解放軍309醫院高級幹部的病房中養病。

有一句話叫做“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陳景潤沒能想到,年近半百的他,會在這裏遇上生命中的另一半。

陳景潤在醫院時,他已經是國際上聲名大振的數學家了,可是生活中的陳景潤,卻是不折不扣的糊塗蟲,在日常生活中,連普通日常商品的分類都弄不清楚,一些普通的日常商品,連名兒都叫不出來,由此,陳景潤又被人們戲稱為“癡人”、“怪人”。連生活當中的小問題陳景潤都沒注意過,何況是女人呢?陳景潤當時已經44歲,在他過去的生活當中,似乎沒有想過結婚生子。

醫院裏住著這麼一位聲名不小的數學家,讓整個解放軍醫院轟動不小。醫院裏頭有不少對陳景潤崇拜的人。這當中就包括剛剛由武漢解放軍醫院分配過來進修的女醫生——由昆。當時的由昆還有些靦腆,她是被同伴拉著過去看這位大數學家的。由昆回憶道:“自己從未想過會和這位數學研究中的大家,誕生出一段感情。”

當時的陳景潤第一眼見到由昆,也是眼前一亮,很少接觸女同誌的他,客氣地請他們進屋來坐。無獨有偶,後來由昆被派到陳景潤的病房當值,這就為兩人提供了契機,陳景潤大為振奮,開始了自己的愛情攻勢。他先是放低身份,親切的和她交談,由昆也對這位聲名顯赫,卻平易近人的數學家產生了好感,兩人漸漸成了好朋友。當兩人相處日深後,陳景潤又小心翼翼的試探由昆一些私人問題,得知由昆並沒有成家後,陳景潤更是大受鼓舞。終於在連番的感情攻勢下,抱得美人歸,兩人在1980年正式結婚。

婚後,兩人生活還算美滿,隻是相聚時間比較少,陳景潤還是一如既往地,將大部分的時間奉獻給了他的數學研究。讓由昆還算滿意的是,每當早晨自己離開家上班的時候,陳景潤總是送她到門口,晚上下班回來,陳景潤便迎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