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徐霞客 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2 / 3)

二十八歲那年,徐霞客來到了浙江溫州的名山——雁蕩山。徐霞客記得,在古書典籍中曾經提到,雁蕩山山頂,有一個麵積廣闊的大湖。徐霞客覺得雁蕩山山勢雄奇挺拔,山頂上如何能有大湖呢?出於嚴謹的考察精神,加上古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訓,徐霞客決心親自攀登山頂。到了山頂,哪裏能看得到書中提到的大湖?徐霞客不肯罷休,仔細搜索後發現一處斷崖,他便借用衣帶係住斷崖絕壁中突出的石塊,而後向上攀岩,險些跌落懸崖。曆盡艱險後,他終於攀上崖頂,證實了雁蕩山頂並無大湖。

徐霞客勇於求證的精神,在當今社會又有幾人能夠做到?雁蕩山之行,他糾正了古書典籍中的錯誤。

中國有句古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五嶽名山,包攬了中國名山風景,而黃山則盡攬五嶽雄奇風光,黃山也就在徐霞客的考察範圍內。

一次,在攀登黃山時,徐霞客遇上大雪天氣,當地人好心地勸告他,山路上很多地方的積雪已經齊腰深,山路都被覆蓋住,無法攀登上去。但徐霞客完全沒放在心上,他借用一根鐵棒子探路。越接近山的半腰,山勢就越為陡峭,尤其是在山的陰麵,由於背對陽光,山路上的積雪都凝固成冰,踩在上麵又陡又滑,徐霞客便用鐵棒子在冰麵上鑿出一個個的小坑,踩著小坑上山。因為大雪封山,山上寺廟中的僧人已經被困幾個月,當他們見到徐霞客時,都非常驚訝。

武夷山,福建境內的第一山脈,要想登上武夷山,隻有三條險境:大王峰百丈危梯,白雲岩千仞絕壁,接筍峰“雞胸”、“龍脊”。徐霞客登上大王峰後,已經是月星隱淡,尋不到下山的路,膽大的徐霞客竟用手攀住懸崖上的荊棘,“亂墜而下”。

徐俠客爬了無數座山峰險脈,同時他也訪問過多條江流,甚至還為了找出長江的源頭付出實際行動。

古往今來,中國境內水資源豐富,多條長江大河浩浩蕩蕩,這些淡水資源孕育了中華文明。徐霞客對這些河道極為感興趣。他發現福建建溪和寧洋水流的發源地在黎嶺和馬嶺,並得出“程愈迫則流愈急”的結論,意思是說,水流流過的水程越短,則水流越為湍急。此外,徐霞客還考察了廣西的左右江、雲南南北的二盤江、怒江、長江等。

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對長江的起源,各家學派說法不一。

戰國時期的地理名著《禹貢》說道:“岷江導江”,也就是說岷江是長江的源頭。但是,徐霞客卻不讚成此種說法,他“北曆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查出金沙江的發源地在昆侖山脈南麓,較之岷江還要長出一千餘裏,因此認定金沙江才是長江的上流。

由於條件的限製,徐霞客未能找到長江的真正源頭,但是徐霞客的這一偉大發現,為後人尋找出長江的源頭奠定了基礎,後來,中國探險家尋找長江起源,也都是按照徐霞客的發現進行探尋。

盜賊猖狂,貴人相助

徐霞客的遊曆充滿了驚險,曾經三次遇盜,四次斷糧。

有一次,在遊曆湘江時,突然下起了綿綿細雨,這種陰雨天氣連續多日,漫長耐心的等待後,徐霞客終於見到雲開月明。當晚,無數遊人在船上賞月,月投清江,長空如碧,江水載波浮華,一派宜人之景。就在遊客們沉迷於水月交融之景時,四周喊殺聲四起。由於當時正值明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盜賊們竄到船上來劫掠,一時之間,火光掩映、刀光劍影交錯,遊人們驚慌失措,危難關頭,徐霞客慌忙跳進湘江水中,並躲進了朋友的船艙之中。徐霞客因為見機的快,躲過一劫,但是徐霞客攜帶的行李、旅費,都被盜賊洗劫一空。

當時,徐霞客的很多朋友都勸他返鄉,有人甚至資助徐霞客返鄉資費。但徐霞客不以為意,他決定繼續遍遊山澤,他跟朋友們說道:“我帶著一把鐵鍬來,任何地方都可以埋骨!”這是徐霞客第四次出行時的經曆,當時他計劃遊曆湖南廣州、雲南貴州等地,雖然沒有旅費,他毅然頑強向前。

不久後,徐霞客麵臨斷糧的危機,他解下身上頗為名貴的衣帶,換取了一些幹糧。之後又將身上所有衣物、褲襪,全都賣了。曆盡千辛萬苦,徐霞客終於完成了此次考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