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全身運動,全麵鍛煉(1 / 1)

走步用腳嗎?用!回答是肯定的。

走步心跳加快嗎?加快!回答是肯定的。

走步呼吸嗎?呼吸!回答是肯定的。

走步肌肉用力嗎?用!回答是肯定的。

……

戶外走步運動,腿腳氣血流暢,使心髒送出更多的血液,滿足全身各器官和組織因步行所消耗的氧氣,增強心肺功能。

由於新陳代謝增強,心、肝、肺、腎、胃、大腸能得到充分滋養,特別是對骨骼、肌肉和筋的強壯十分有益。

古人認為:戶外走步,陽光普照,心神俱動,周身運轉有序,升陽固本,邪不入體……

仔細觀察人在戶外走步的全部狀態,清晰地看見不隻是身體在移動,雙腳交替邁動,關節屈伸自如,腰胯合力支撐身體,雙臂前後擺動,眼睛觀察路線,耳朵聽聲音,鼻子節奏呼吸,頸椎支撐頭,小肚子一收一鼓,整個身體確實是一部精確的機器,所有的部件都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由不能站,到行走如飛

筆者認識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書畫家,由於經常在室內作畫,常常感到腿腳發涼,腳指頭發麻,心慌氣短,腸胃也不怎麼好,經常“拉肚子”,平時還特別愛感冒,一旦感冒,發燒、氣管發炎,十分受罪。所以,輕易不敢出屋,身體越來越差。

他不怕死,但是很害怕癱瘓,於是四處求醫,吃了無數好藥,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後來,他的病越來越嚴重了,冬天都無法站立畫畫了,感冒、發低燒、咳嗽、瀉肚幾個月不好。

他很煩惱,不想吃藥了,聽天由命了。

一位老中醫建議這位書畫家在繼續吃藥治療的同時,每天到戶外見一見太陽,走步1個小時。

書畫家說:“現在都無法站立了,感冒、氣管炎、瀉肚,呼吸都困難,怎麼走步呢?”

老中醫認真地說:“能走,你可以讓人攙著去戶外走,陽台上也可以走,1分鍾、5分鍾、10分鍾,最後1個小時,循序漸進,一定能見效。”

書畫家半信半疑,按照老中醫的建議,第2天上午開始走步了,先在陽台上走,今天走6分鍾,明天走10分鍾,1個月以後,竟然能走1個小時了。後來,書畫家每天出門走1個小時,1年以後竟然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神采奕奕,精神煥發,食欲大增,不僅血糖控製住了,雙腳也不麻木了,感冒也不怎麼得了,“拉肚子”的問題也解決了,腦子也好使了,書畫技藝大增,現在他逢人就說走步的好處。

國外一家康複中心研究證實,最好的全身均衡運動就是戶外走步……

古人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今人說:“生命在於運動。”

一群人之中,經常運動的人與不經常運動的人相比較,其身體健康狀況就是不一樣,前者肌肉彈性好,骨骼結實,抵抗力強;後者一般是“外強中幹”,身體“發糠”。

人身體的結構很複雜,當某些器官需要鍛煉時,一般情況下本人無法直接感覺到,所以不能針對某個器官做預防性的運動鍛煉,這很危險,等感覺到了,可能這個器官已經出問題了。

怎麼避免個別器官因運動不足出問題呢?最簡單、最實際的辦法就是戶外走步運動。因為戶外走步運動是全身運動,無形中把身體的所有器官都鍛煉了,真正能起到無病預防的作用。

戶外走步不簡單,天天堅持不畏難,預防疾病最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