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父親,從鄉下來(2 / 2)

我深知父親喜歡瓊劇。我讀中學時,每逢軍坡節期,他總是跨上自行車走村串戶去看。參加工作後,我不時回鄉下,就買幾盒新版的瓊劇磁盒帶給他。如今劇院正逢演戲,他當然高興。他向大家道過聲,就飄然出門去了。

父親一離開,我的三個同窗好友就更無所顧忌,海闊天空地聊敘起來,說什麼在婚姻上有溫暖的家庭並不溫馨,有可愛的妻子卻未傾心;說什麼在情場上隻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說什麼在官場上不論過程中肮髒爭奪,而應注重最終卓有成效的結果……絮絮休休,莫衷一是,無一而足。

時間過得真快,夜漸漸地深了;不知不覺間,子夜已過。

我的三個同窗好友起身告辭,我送出門外,忽然記起父親還未回來。這時候,影劇院早該散場了,他到哪裏去了呢?於是,我轉身回屋,找出一件大衣,出門去。

街上,毛毛陰雨仍在溟蒙地飄撒著,寒意伴隨夜幕明顯地濃重了;幾間臨街的店鋪開始打烊,回響著關門的咿呀聲,我沿著劇院的方向尋去。

遠遠的,我就看見高大的影劇院大樓已漆黑一片,門前幾盞昏黃的路燈疲倦地睜著眼睛,小商販們已收拾起夜市的攤檔。父親,你到哪裏去了?

我在影劇院門前的台階上徘徊,向四下黑暗的角落找尋。父親,你在哪裏?

忽然,我發現一個欄杆處倚著一尊佝僂的黑影。我疾步過去,哦,果然是父親。他睡著了,手裏還抓著一隻煎糊的蔥油餅,他或許來的時候壓根兒就沒在街上吃過東西……

我猶豫再三,不忍喚醒父親,他削瘦的臉孔顯得十分疲倦而蒼白。但寒意漸漸更重了,我脫下大衣,披在他單薄的身上,他卻恍然醒了,不經意地對我歉意地一笑,陡然,豆大的淚珠已漾滿我的淚眶……

賞析:在《父親,從鄉下來》裏,故事雖然發生在都市裏,可是它所表現的純樸寧靜的父愛和喧嘩囂鬧的都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說寫父親從鄉下捎帶土特產來看“我”,我問父親吃過飯了沒有,父親含糊回答在街上吃過了。當時因為要和同學聚會而把父親差使出去看戲,可是更深夜靜了,父親一去不複返。後來“我”披衣出門去找父親,竟然在電影院門口看到父親已經睡著了,手裏還“抓著一隻煎糊的蔥油餅”。“我”頓然醒悟到,父親是為了不幹擾他聚會而睡在外麵了,“來的時候壓根兒就沒在街上吃過東西……”。在到處夜深人靜的都市裏,愛的感覺滿天覆地,撲心而來。它是寧靜的,是不需要語言來表現的,它來自貧瘠而寧靜的鄉下。

在作者的構造的這個理想世界裏,他想告訴我們,“愛”無處不在,而生活在喧嘩城市中的人更應該學會發現愛,享受愛。正因為如此,父親從夢中醒來淡然一笑時,“我”的眼眶裏卻充滿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