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血染皇庭(2 / 2)

張敏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恒兒,那就依你的意思,那幾個奴才就賞給你,任由你來處置吧!”

“寫母後!”衛恒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躬身退下。

張敏閉上眼睛,沉聲喝道:“威武王!”

衛誠不由得渾身一顫,雙膝不由得有些發軟。他低聲的回道:“兒臣在!”

“你可知罪?”張敏睜開了眼睛,眼中透出一股殺機,冷聲說道,“你在威武郡胡鬧,哀家可以不管。但是你今日竟敢在此鬧事,實在是太過大膽。哀家若是不處置你,怎麼讓百官臣服?”

“兒臣知罪,請太後恕過!”衛誠知道,今日自己已然無力回天,當下顫聲回道。

“嗯,你知罪就好!”張敏輕輕點了點頭,沉聲說道:“那麼你說哀家應該怎麼處置你呢?”

衛誠默然,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一旁的衛恒剛要再次出麵,突然間聽到大殿之外傳來一個極為清雅淡漠的聲音:“太後,皇上,臣有一法,可讓百官信服!”

隨著那清雅淡漠的聲音,一個相貌清臒的中年人步履沉穩的從殿外大步走進。他身高八尺,麵如冠玉,頜下長髯輕飄,兩鬢斑白,舉止之間頗為文雅,一副讀書人的風範。但是隨著他的身形,大殿中頓時籠罩了一層濃鬱的肅殺之氣,那冠玉般的臉龐,透出一種令人莫明的寒氣。此人才一走進大殿,頓時原本有些騷亂的殿中立時安靜了下來。倨傲如樂清河這樣的人物也不禁臉色微微一變,露出尊敬神色。而張敏看到此人走進大殿,臉上立刻升起了淡淡的笑容,她緩緩的走上前去,向來人迎上前去……

衛恒站在一旁,神色安靜的看著來人。從殿中眾人的樣子,他已經隱隱的猜到了來人的身份。而帝國中能讓樂清河如此坦直的流露尊敬之意,能讓張敏起身迎接的,也隻有一人,那就是先敗閃族鐵騎於古綸河畔,後又陳兵通州,駐守帝國北方大門,北地兵馬司的總督,升龍帝國軍機處三輔之一,群輔楊陵!

楊陵,本是一介書生,三十歲遇衛奪之後,跟隨衛奪創下帝國江山,乃是名列這金殿兩旁壁畫中的肱骨重臣。他以一個參軍身份跟隨衛奪,其間奇計百出,立下了汗馬功勞。與司徒陳星並列衛奪的兩大智囊。在衛奪歸天後,張敏與衛宏力排眾議,硬是將他任命為北地兵馬司總督一職,也打破了千年來武將領兵的慣例,以文臣出任武職。

而後在當時的濟州府,楊陵不顧朝中眾多的議論,一力防守,並實施屯田,解散當時濟州駐紮的半數軍隊,著令他們解甲歸田,務農耕種。當時這一決定震動朝野,彈劾奏章連續不斷。但是衛宏始終未曾動搖對楊陵的信心。因為他看到濟州兵馬在裁減之後,戰力非但未減,反而更見強悍,而從屯田之後,濟州地方向朝廷索要的軍需糧草日益銳減,憑借其千裏屯田,已然可以自給自足……

就這樣,在十年間百官不斷的彈劾聲中,濟州兵馬司不斷的壯大,十萬大軍漸漸的發展為二十萬,不但補充了當年的兵源,而且還更加的強悍。就在去年,也就是炎黃曆二一四九年,楊陵突然一紙奏折,請求出兵。十年來,由於濟州不斷的將閃族擊退,文武大臣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安逸。當時楊陵奏折一到,立刻再次掀起波瀾,反對之聲不絕於耳。但是秉持著對楊陵的信任,衛宏大筆一揮,批準了楊陵的奏章。楊陵在冬季突然出兵,在兩個月之中,五戰五捷,一舉奪回通州,將閃族鐵騎逼回了閃族草原。

當此戰報傳來之時,樂清河仔細的看了楊陵的整個作戰過程。當時放下奏章,仰天長歎:“即使以當年天嵐帝國一代帝後,與司馬嘯天並稱兩大兵法大家的梁湛用兵也不過如此……”

但是楊陵給眾人的結束並沒有就此停止,在年初再次突然出兵,與閃族鐵騎決戰於古綸河畔,一戰盡殲閃族鐵騎主力,更擒殺閃族三軍主帥仉督翔翔,一掃帝國當年衛奪被擊殺的恥辱。

此一戰幾乎是在不可能戰勝的情況下奪取了勝利。因為楊陵所選的決戰之地,正是閃族人最為擅長的野戰。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楊陵的名字,更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北地兵馬司雖然在那一戰之中元氣大傷,但是依舊是帝國最為精銳的部隊。

樂清河雖然手中已經控製了整個中原地區的兵力,卻依舊不敢輕舉妄動,楊陵手中的精銳鐵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衛恒對楊陵更是早有耳聞,在風城時他就曾不止一次的聽母親說過楊陵這個名字。而且在六年前他入京之時,楊陵曾是他非常渴望拜訪的一個人物。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始終未能見到楊陵,沒有想到就在這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他見到了楊陵……

躬身對張敏一禮,楊陵沉聲說道:“濟州隨軍參軍楊陵見過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