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血染皇庭(1 / 2)

“樂王爺,陳司徒,你們以為何人擔此帝位方為正確?”張敏突然笑著對陳星和樂清河問道。

兩人連忙躬身對張敏恭聲回道:“太後,自然是風城王。昭德太後鎮守風城,乃是我帝國西南屏障,而風城王本身也是與先皇手足情深,帝位出他之外,無人可當,想來這也是先皇的意思……”

張敏點了點頭,她看了一眼衛恒,眼中露出一抹柔和之色,沉聲說道:“恒兒,若你登基,將要如何治理我升龍,保我帝國萬世昌盛?”

衛恒連忙一躬身,沉聲的說道:“母後,孩兒年幼,對這朝廷之事並不甚了解。但是自父皇起,樂王爺,陳司徒和楊總督,以及朝中的眾位元老重臣都是我帝國的肱骨重臣,孩兒以為還是要依靠他們,甚至包括江南王楊陀。此外,皇兄病故,孩兒心中頗有悲切,再加之當年父皇歸天,孩兒未曾為父皇守過一天的孝製,想起來頗覺對不起父皇的養育之恩。所以,孩兒想尊崇古禮,為父皇補孝,為皇兄守靈。母後在孩兒來皇城之前,曾說過要孩兒好生的聽從母後您的安排,更要遵守那人子應為的孝道。所以孩兒決定在父皇和皇兄陵前守孝三年。這三年中朝中事務,就請樂王爺,楊王爺和陳司徒三人打理……”

衛恒此話一出,不禁是滿朝的文武一驚,就連樂清河與陳星都感到一愣。衛恒此話的意思,也就是將由三人攝政三年,三年之中這三人掌朝中生殺大權。樂清河不由得心中暗喜,雖然有些不滿和楊陀同攝朝政,但是楊陀為江南王,遠離京城,也可以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自己的計劃……

倒是陳星的眼中閃過了一抹不易察覺的欣慰之色。雖然對衛恒的此一決定頗感突然,但是他已經隱隱的猜到了衛恒此計的含意。心中不由得也開始暗自的盤算,為將來做著打算……

而衛恒的守孝行為更是引起了朝中一幹衛道老臣的讚賞,在他們的心中,衛恒的形象瞬間變了許多。如此一個懂得孝行之人,又能壞到哪裏?

衛恒說道這裏,突然停住了,他想了想,臉上露出為難神色,輕聲的說道:“隻是……”

“隻是什麼?”張敏臉上帶著和善笑容,看著衛恒,輕聲的問道。

“太平嶺荒野之地,似乎無甚遮掩之地……”衛恒輕聲的說道。

此話一出,再讓樂清河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惑消散,他看了一眼張敏,突然間沉聲說道:“萬歲不用為此擔心,臣明日立刻命人趕工,於太平嶺建起行宮,以支持萬歲孝行!”

張敏點了點頭,她抬頭看著衛誠,突然開口道:“威武王,你看,朝中幾位元老重臣皆以為風城王乃是最合適的人選,你還有何話可講?”

衛誠臉色陰沉,半天也說不出來話語……

張敏臉色一肅,雙眼眯成一條縫,突然寒聲對衛誠身後幾位大臣說道:“爾等食朝廷俸祿,卻絲毫不思為朝廷效力。嘿嘿,今日竟然還敢在先皇歸陵,新皇將任隻是挑動威武王鬧事,亂我升龍萬世基業,如你等亂臣,留下必然是一個禍害,來人!”

隨著張敏驟然提起的洪聲喊喝,從大殿外應聲走進了書名侍衛……

“將這幾個該死的奴才給哀家拉出去,亂刃分屍,屍體棄於午門外,不許任何人收屍,若有人違抗哀家之命,皆以同罪連坐,滿門抄斬!”張敏寒聲的喝道。

侍衛們立刻衝上來,三下五除二的將那些大臣們身上厚厚的朝服扒下,絲毫不理會他們的淒聲含冤,架起來就向殿外走去……

萬沒有想到張敏竟然使用如此的雷霆手段,衛誠頓時驚呆了,他眼睜睜的看著那些支持他的臣子被拉出大殿,卻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不由得向站在臣班中的衛義看去。

此刻衛義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此的景象讓他想起了當年張敏擊殺卓立之時的情景,多麼相似的情形,那一天也是年關……

“母後,刀下留人!”突然間,衛恒洪聲開口說道。

張敏不由得微微一愣,看著衛恒。衛恒在滿朝詫異的目光下走上兩步,躬身對張敏說道:“母後,今日是皇兄的大行祭禮之日,實不宜殺生……”

說著,衛恒抬起頭看著張敏,輕聲說道:“母後,皇兄乃是一個仁德之人,他最恨殺戮,若是在今日殺生,恐有違皇兄的仁道,望母後三思。”

張敏看了一眼衛恒,雖不明白衛恒為何要求情,但也知道衛恒此舉必有深意,不由得看了一眼樂清河。樂清河此刻也對衛恒這番話語頗覺奇怪,生平第一次感到了一種惶恐。因為衛恒總是出人意料的行事,讓人無法捉摸,究竟是不是……

樂清河也不由得有些迷茫了。衛恒笑了笑,那笑容顯得格外殘忍,沉聲說道:“母後,不過此等奴才若是不好生的教訓,恐將來還有他人效仿。孩兒既然決定為父皇和皇兄守孝,那太平嶺上也頗為無聊,母後不妨將他們送與孩兒,讓孩兒慢慢的……”說完,他嘿嘿的笑了兩聲。

不知為何,滿朝文武聽了衛恒的笑聲,都覺得一種發自內心的寒冷。樂清河的臉色又一次的柔和了,他微微點了點頭,轉身對張敏說道:“太後,臣以為萬歲所說頗為正確,先皇仁德,卻不宜在今天殺生。不妨就依萬歲的意思,也好讓百官見識一下萬歲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