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宣誓(上)(1 / 2)

宣誓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發誓,在我們這裏,誓是不可以隨便發的,因為要是一個時辰不對的話,很容易應誓的,我們這就有這麼一個關於應誓的故事。

從前在一個地主家,每當在春末夏初的時候就把被子拆洗一遍,那會的大戶人家幹點活是要請心靈手巧的人,有時候也是請一些鄰居什麼的,一般不確定,這就看地主婆個人的愛好了。

這次地主婆請來了她的鄰居,當然,幹活不是白出力的,一般要麼給一些錢財,要麼給一些糧食,這樣的好事當然要先想著她們周圍的人了。

周娘這次應邀去給地主婆拆洗被褥本來進行的很順利,可是在最後一天的下午周娘的婆婆因為有事,就讓周娘帶著她兩歲半的孩子去地主家。周娘本來不太願意,可是想了想今天下為隻是將最後三床被子縫起來就沒事,於是就答應了。

到了地主家孩子很是聽話,地主婆也很喜歡周娘的兒子,於是就叫來自己五歲大的孩子和周娘的兒子一起玩,本來兩個孩子玩的好好地,不知怎的周娘的兒子突然被地主婆家的孩子絆了一跤從台階上滾了下去就哭了起來。

“柱子,你是不是打人家了?”地主婆故意板著臉問他兒子。

“沒有!是他自己不小心撞到我摔倒了。”柱子聽見他媽責備他很是不開心。

“奶奶,算了,小孩子本來就還沒站穩,自己摔倒也是有的,不怪小少爺。”周娘很大度的說。“再說鐵蛋也麼事,這孩子禁得住摔得,這不這麼高的台階頭也隻是擦破了一下皮,又沒流血,好著呢。”

地主婆看見周娘這麼的大度也很高興,可是周娘的孩子還是一直哭著,怎麼哄都不聽,地主婆就將頭上的銀發簪取下來逗周娘的孩子,還真別說孩子看見銀發簪拿到手後還真的不哭了,於是兩個孩子就圍著周娘拿著銀發簪接著玩了起來。

日頭見西,周娘的活計也完了,就領著孩子向地主婆請辭,順便要工錢。地主婆吩咐下人將周娘應得銀錢拿來而且多給了半升小米,又給孩子包了幾塊糕點,周娘笑的嘴快到耳朵根了,一個勁的說著吉祥話。下人將東西交代齊了周娘就行了禮拉著兒子準備回家,就在這時地主婆叫住了周娘。

“周娘,你家鐵蛋玩了我的簪子還沒給我呢。”

周娘聽到這話渾身一顫“奶奶,我家鐵蛋不是給小少爺玩了嗎?要不您問一下小少爺?”

地主婆叫過來自己的兒子一番盤問,也沒問出來一個所以然來,周娘也是急的滿頭大汗。

最後地主婆很是大度的說:“我看算了吧,一個銀簪子,也不值幾個錢,孩子願意拿著玩,權當我送給他了。”

周娘一聽這話急了:“奶奶,不會的,鐵蛋這麼小,不會亂拿東西的,求奶奶再仔細找找。”

地主婆看到周娘眼淚在眼裏打轉也是於心不忍,就吩咐家裏的婆子將家裏裏裏外外找了個仔細,婆子回來說還是沒有找到,周娘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半天一把扯過兒子狠狠的說:“你把奶奶的簪子弄到哪裏去了?”孩子本來小心翼翼的站著,猛的被他媽媽一扯,心裏一陣害怕,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地主婆見到這樣子,說:“算了周娘,別嚇著孩子了。”

本來地主婆隻是安慰一下周娘,誰知周娘竟然發起狠來:“奶奶,我敢發誓,我家孩子真的沒拿您的簪子,要是他拿了就死我家孩子。”

地主婆一看周娘發起狠來,一時無話可說,就匆匆打發了周娘出去了,然後吩咐婆子再找找,別是冤枉了周娘的孩子,婆子又是一次大排查,直到掌燈時間還是沒找到,地主婆就吩咐別找了,又對她說這件事不準說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