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便宜沒好貨,140B比LP上寫的171B便宜,我們嚴重懷疑上的不是政府經營的正規班車。一路上不斷有人在路邊搭車,弄成了個招手即停。中午到了某地,有乘客下車,有小販上車兜售食品,更離譜的是,還有一中年男人上車來宣講了一段不知什麼內容,之後捧著個大鐵缽挨個化緣。這樣的車越來越有柬埔寨風格了,在泰國還是頭一遭遇見。要不我還以為泰國的公路交通已全部實現了“國際化正規管理”,就會帶著這種片麵印象回國呢。可見任何意外都不無益處,它能使你更全麵地了解你身處的世界。
由於華欣離曼穀近,也因此成了曼穀人周末度假的好去處,同時也是西方老年人偏愛的海濱。LP上就說這裏的遊客有倆特點:①老人多;②家庭集體出遊多。到了以後一看,果然,大街上沒幾個年輕遊客。連帶的這裏的房價也是我們到目前為止見過泰國最貴的。稍微好點的客棧起價就400~600B,僅有幾家客棧有200B的公用浴室便宜房,可全都滿了員。找來找去,還是跟之前許多城市一樣,被我們找到靠近市場、有中國國營老店風格的舊旅社。這樣的旅社洋人不愛住,嫌沒氣氛。可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恰恰別有一番特別的氛圍。隨便一把椅子、轉角處的老照片,都是有來曆的,都見證了曆史,掩不住歲月滄桑。從鏡框裏鑲嵌當年開業友朋贈送的匾額看,這家店還是有它的好時光的。
收拾停當,準備去海灘逛逛。下樓時聽見幽深陰暗的大堂深處傳來老唱片絲絲拉拉的音樂:一個女聲在婉轉詠歎著似水流年,哀而不傷。此情此景,更“花樣年華”了。
海灘近在咫尺,走一條街,眼前便豁然開朗。我見過的海灘雖不多,但華欣這邊的,在我眼中並不怎麼出色。海水的顏色不夠漂亮,沙子也不夠細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腹便便的洋人在海灘上與他的愛狗嬉戲——好一部美國大片的典型畫麵。這是西人最愛的度假方式:找個海濱小城待著,白天在海灘上把自己曬得黝黑發亮,玩各種極限運動或在海浪的衝擊下沿海岸線漫步,晚上一猛子紮入酒吧,在聲犬色馬的催眠中揮霍掉最後的能量。一覺醒來,一切再重新開始……海灘生活就這樣輕易消磨掉時間、荷包、荷爾蒙,之後心滿意足地離開,算是充電完成——這便是一個典型的西方式完美假期。顯然,這種度假方式不適合我們這些以自虐為樂的騎行者。才剛在海灘漫步了一下午,兩人便不約而同覺得無聊。想想這場景轉換也忒快了點:昨天早晨我們還在享受泰北深山小鎮Pai的清甜空氣,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坐車換車之後,今天下午便在泰南的沙灘上漫步了,難怪有點找不著感覺。等又開始騎車可能就會好起來,身體下地獄的時候,眼睛怎麼都能一窺天堂。
下午找客棧時碰到一位德國人,正在路邊買水果,看到我們這輛車上馱滿行李的“怪人”,便好奇地上前搭訕,沒隔多一會兒,又在海灘遇上(可見華欣有多小)。這位老兄正一個人在沙灘上練瑜伽呢,看見我倆,很高興地問了許多關於我們騎行的事情,告別時我甚至感覺他有點戀戀不舍。看來一個人來實在太寂寞了。海灘是縱情聲色的前奏曲,寂寞在海灘無法紓緩隻能加倍。水天一色中那麼渺小的一個悠來蕩去,怎麼可能不寂寞。P說,除非像《碧海藍天》裏讓·雷諾演的那位潛水狂人,他肯定沒有寂寞問題,一個人站在海天之間,別提多自在。
華欣的夜市LP上寫得很有名。我們逛了逛,卻覺了無意趣,純粹是為旅遊者準備的。而每到一地,最吸引我們也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往往是當地人鮮活自在的生活狀態。相比之下,大城的“十裏長街”夜市就太對我們胃口、太令人懷念了。看到滿街酒吧擠滿了從海灘上撤下來的遊人,許多西人老頭手裏都挽著一位年輕泰國女孩,我不禁大發感歎:“泰國,尤其南部海灘,真是西人樂園。”
P語錄的華欣版是:沿一條路前進,你總能抵達海。
【記賬】
早飯:60B
紅薯:20B
花生:20B
中飯:50B
菠蘿:10B
車票:350B
水:20B
可樂:20B
7-11購物:39B
粥:35B
房費:2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