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26(2 / 3)

巫馬子答:“我當然認為那個準備提水滅火的是好人,而想在火上添柴的人則是需要提防的。”

墨子說:“對呀!這就說明我們議人論事不能忽視其動機。而今,我主張兼愛天下的動機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您主張不愛天下的動機則令人費解,所以我當然要否定它。”

巫馬子於是服從了真理。

但是在辯論中,有的詭辯者為了達到其詭辯的目的,也往往借助於比喻的手法,搞荒唐的比喻式詭辯。例如,某人整天喝酒,喝得爛醉如泥,遭到大家的反對,有一次,這個酒鬼對人解釋說:“多喝酒,可以長命。你們沒看見把肉放在酒精中可以保存更長時間嗎?”

由於將抽象的事理賦予形象,荒唐比喻式詭辯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但是,看出這個酒鬼在進行詭辯是簡單的。有一個10歲的小孩子看到他在詭辯,於是當場用一個反的比喻反駁道:“酗酒就會短命。你沒看見蓋酒壇的布,時間一長就會黴爛嗎?”反駁針鋒相對,尖銳有力,直叫那個酒鬼啞口無言。

所以,當我們的論敵使用荒唐比喻式詭辯時,我們也可以構造一個反的比喻加以駁斥。

〖ML〗〖BT3〗26.旁敲側擊,迂回包抄

與別人辯論時,有些事在某些情況下不能明說,但又不得不說,隻好從側麵以委婉曲折的方式來表達,以避免發生正麵衝突,這種論辯的技巧就是旁敲側擊。熟練地運用旁敲側擊的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旁敲側擊法雖好,但也要注意方式,“敲”的有理有據,尤其是連鎖式旁敲側擊法更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敲”之有據。旁敲側擊不是對論敵情況一無所知的胡“敲”亂“擊”,更不是恐嚇、訛詐,而是在已經掌握論敵部分情況的基礎上,為攻克難點、擴大戰果所作的論辯。因此,在論辯過程中,要精心籌劃,分步實施。在選準突破口的基礎上。用旁敲側擊法進行試探,當論敵狡辯、抵抗時,適時“敲”之以據,用已經掌握的情況這一武器予以回擊。

第二,“擊”之有方。旁敲側擊,顧名思義,就是在論辯過程中,先避開某個敏感的實質性話題,解除論敵的戒備心理,然後從兩翼接近目標,最後迫使對方就範。同時,要圍繞“旁”與“側”做文章,用曲語敲山震虎,不要直截了當,以免被對方摸清意圖而失去主動權。此外,還要準確地把握“敲”、“擊”的力度。要按照“分寸適宜、輕重得當”的原則,“敲”要敲到對方的要害處,“擊”要擊得恰到好處,使論敵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心理上處於劣勢,從而甘拜下風,拱手認輸。

〖ML〗〖BT3〗27.以退為進,反客為主

優孟是先秦時期的口才大師,是楚莊王麵前的善辯之人。

有一次,楚莊王十分喜愛的一匹馬得病死了,莊王命令全體大臣為死馬致哀,並要按士大夫的禮節舉行葬禮。百官紛紛勸阻,莊王大動肝火,下令如有再勸阻者,定判死罪。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優孟闖進宮來號啕大哭。

莊王問為什麼,優孟說:“這匹馬是大王最心愛的馬,以楚國之大,什麼東西弄不到1現在卻僅以士大夫的葬禮來辦喪事,實在太輕慢了!我請求用君王的禮儀來埋葬。”

楚莊王一聽甚為高興,便問:“依你之見,怎麼個埋葬法呢?”

優孟說:“最好以雕花的白玉做棺材,以精美的梓木做外槨,還應建造一座祠廟,放上牌位,迫封它為萬戶侯。這樣,天下的人就都知道,大王對馬的愛惜和重視更甚於對人的愛惜和重視了。”

楚莊王一聽,如夢初醒,說:“我竟錯到了這種地步!”

優孟首先順著莊王的旨意大談要對死馬進行厚葬,以貌似違逆本意的退卻方式,既迷惑對方又為自己累積優勢,—‘旦優勢達成,便一發而出,以“重馬甚於重人”一語給予當頭棒喝,使莊王在這種突進麵前恍然悔悟。

以退為進,反客為主辯論法不愧為“語言戰爭”中一種絕好的攻守戰術。采用這種方法的步驟是形似守而實是攻——先退讓而後發製人,先設隱語使對方輕敵而上鉤,然後曉以利害,使自己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應該說,當你“客”到最低限度時,也就是你的辯理積蓄到火候了,抓住這個玄機,你反過來給對方關鍵一擊,對方自然措手不及。

有一位市長和其夫人去視察建築工地,一個頭戴安全帽的工人衝著市長夫人叫喊起來:

“夫人,還記得我嗎?讀高中時咱們常常約會呢!”

市長回到家裏耿耿子懷地向妻子發難“看來你年輕時也隻會在沒檔次的小夥子中混。”

市長夫人先是沒說話,讓丈夫繼續說下去。市長進一步揶揄地說:“你嫁給我算你運氣好,要不你該是建築工人的老婆,而不是市長夫人。”

夫人見他的“主”的角色已到了極限,便反唇相譏:“你應該慶幸和我結了婚,要不然,市長就該他當了,”

在與別人談話時,對方有可能會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這種時候,你不必忙著替自己開脫,而是先退一步聽聽對方怎麼說,然後再抓住機會反攻,如此,對方便無話可說了。

〖ML〗〖BT3〗28.將錯就錯,出其不意

為了戰勝對方的詭辯,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對的,然後順著對方的前提進行推理,最後得出荒謬的結論,這就是論辯術中的將錯就錯法。針對詭辯自身存在著語言模糊、內容矛盾、邏輯錯誤等方麵的局限性,將錯就錯法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個小長工,針對財主荒謬的觀點,還給他同樣一個荒謬的觀點,就這樣將錯就錯地把為難自己的大財主給製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