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懶洋洋地坐在辦公桌前,望著堆在麵前的一遝遝報表,一點也提不起工作的興致來。最近,公司裏連續調整了幾次人事,與他一起進公司的幾個同事都紛紛得到了提升,而小陳卻始終窩在原崗位上動不了。想想真是泄氣:“論業績論水平,我哪點比他們差?唯一不到家的功夫就是不如他們往領導那裏跑得勤。唉,現在這個社會,溜須拍馬也是一種本事啊!”
快下班的時候,小陳被喬副總經理叫進了辦公室。年輕的副老總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麵,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盯著小陳,說:“你最近好像情緒不太穩定?”語氣中雖然充滿著溫和與關切,但小陳卻分明感到了一種難以抗拒的威嚴,他忐忑不安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喬總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輕輕地歎了一口氣,說:“小陳啊,你是聰明人。今天找你來,我隻想跟你講一段我過去的經曆,希望你聽了之後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10年前,我從山東大學讀完碩士後,通過應聘進了這家公司。當時我在公司裏年紀最輕,而學曆卻是最高的,因此,當時的總經理蔣先生非常賞識我。為了報答蔣總的知遇之恩,我工作得格外賣力,很快就成為了公司的業務骨幹,每次有重要的談判,蔣總經理都要把我帶上。於是在大家心目中,我是蔣總跟前的紅人,而我自己也覺得信心百倍,前途光明。我相信,隻要自己加倍努力,幾年內升任為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兩年後,公司的人事部經理到了退休的年齡。大家紛紛猜測新的人事經理人選,都認為最熱門的是我。就在我自以為看到了曙光的時候,董事會的決定很快下來了,辦公室的另一位姓張的秘書被任命新的人事經理。得到消息的一刹那,我真有些想不通,為什麼平時蔣總口口聲聲表揚我,還常常鼓勵我好好幹,有機會一定提拔我,而現在明明有現成的機會了,卻偏偏給了別人?
“第二天,蔣總找我談話了。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我的工作和能力,然後又說,小張的工作也是很不錯的,相比較來說,你的文字功底和社交能力更強一些,如果調你去人事部,一下子找不到合適的頂替人選,我就像缺了一隻手。而調小張去,影響就會比較小些。況且大家都知道我對你很賞識,容易給人產生偏袒親信的感覺。所以你要正確對待這次人事變動。雖然我的心裏還是有些不快,但蔣總的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我也不能再說什麼了。
“可是過不了多久,辦公室主任又另謀高就離開了公司。這下不光別人一致認為主任的位置非我莫屬,連我自己都幾乎做好了走馬上任的心理準備,可是公司卻在這時候進了一名新職員,隨即又閃電般地將她任命為辦公室主任。眼睜睜地看著又一次機會失去,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我想,看來蔣總其實根本沒把我放在心上,我再賣力工作也是無濟於事的。從那時起,我工作中產生了消極情緒,我要讓大家特別是蔣總看到,沒有我的努力,公司的工作是會受到影響的。
“結果可想而知,情況越變越糟。不久,我就得知公司打算調我到閘口經營部去任經理的消息。你也知道,閘口經營部其實隻是一個小雜貨店,而且連年虧損,調我去那裏,顯然是在懲罰我。看來這次是真的惹惱蔣總了,我開始焦急起來,想想自己這陣子的表現,也確實有些過分,我有些後悔,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那種矛盾不堪的心態折磨得我一連失眠了好幾天。最後我想要麼辭職不幹算了,雖然我很舍不得這份工作。
“就在我彷徨無助的時候,一天晚上,我的父親突然問我:‘你們總經理不是一直都很器重你的嗎?幹嗎不找他談談,把你自己的想法都跟他說說?’我說:‘我已經惹惱了他,哪還有臉麵找他談?’我父親卻說:‘真正賞識你的領導就和父母一樣,隻要你真心認錯,哪會不給你改過的機會?如果他真的不原諒你,那說明他其實並不在乎你,再辭職也不遲。’
“最後我聽了父親的勸告,主動找到了蔣總。果然就跟父親預料的一樣,蔣總不僅原諒了我的任性,還真誠地對我說,小喬啊,你跟了我這麼久,居然不知道我的想法?有些事情我是很難都跟你說明白的。提拔下屬是件很複雜的事,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有時給人的感覺的確是不公平的。年輕人嘛,碰到這種事有想法也是正常的,關鍵是要學會調整心態,正確對待。其實最近我們已經考慮要提拔你為業務部的經理了,可是偏偏你沒能挺,住考驗,給不少董事留下了不夠成熟的印象,所以才考慮讓你到閘口經營部去鍛煉鍛煉。既然你今天把心裏話都跟我袒露了,那我看你還是留在我身邊吧。”
說到這裏,喬總打住了話題,這以後的事情,小陳也知道了。喬總今天找他談話的良苦用心,更是令小陳感動不已,因為在這之前,自己也幾乎要衝動地遞出辭呈了。小陳站起身來,真誠地向喬總鞠了一躬,說:“謝謝您,喬總,請您放心,我知道今後該怎麼做了。”
喬總達到了說服小陳的目的。
用自己的類似經曆說服下屬,能使下屬產生一種親切感,常常比口若懸河地講述許多大道理有效得多。
〖ML〗〖BT3〗18.說服別人不要使用刺激字眼
在我們的話裏麵,有些字眼會引起別人的抗拒和爭論,我們要特別留意避免它。
富蘭克林曾在他的自傳裏談到他不傷和氣的溝通技巧:“當我在推動任何可能引起爭論的事情時,我總是以最溫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從來不使用絕對確定或不容懷疑的字眼,而代之以下列說法:據我了解,事情是這樣子;如果我沒犯錯,我想事情該是這樣;我猜想事情是不是該這樣;就我看來,事情是不是該如此?像這樣對自己看法沒多大把握的表達習慣,多年來使我推動許多棘手的問題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