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5(3 / 3)

最後,談判成這一項明顯有利於日方的協議。這場談判能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句俗話:“會說的不如會聽的。”開口便傷對方“元氣”,聽出門道再開口,不是很高明嗎?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故作“遲鈍”未必不是聰明人,“遲鈍”的背後隱藏著過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種“大智若愚”型的藝術——意即在商業活動中多聽、少說甚至不說,顯示出一種“遲鈍”。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少開口不做無謂的爭論,對方就無法了解你的真實想法;反之,你可以探測對方動機,逐步掌握主動權。

第六,多用“所以”少用“但是”。

為了使講話的內容充分展開,首先要給對方留下這樣的印象,即談判的對手和自己談論的是同一個內容。雙方在發言中多少有點矛盾時,也應這樣對人家說:“我和部長之間隻是表達方式和所處的地位不同,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把話引導到雙方共同的目標上來,共同努力尋找到達這一目的的最短路線。

相反,彼此耿耿於懷,各朝各的方向發表議論,雙方在心情上都會有一種蒙受了損失的感覺,於是相互抱怨自己損失的那一部分讓對方賺去了。我們並不希望這樣,因此必須給對方留下雙方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坐在一起的印象,本著“我賺,你也賺”的精神進行商談。

故此,對話中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轉折連詞。使用過多,無論怎麼解釋也會形成一種相互對立的氛圍。即使對方反駁自己,也不能用“但是”來接受。不管人家說些什麼,一定要用“所以”、“正因為如此”等順接連詞來對付。〖JP〗

人際關係的發展不見得那麼規範,那麼完善。有些表達寫進文章裏顯得文理不通,但在口頭對話中往往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比如有兩個女高中生在談話,你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聽起來有些驢唇不對馬嘴,可她們在那麼一種特定的氣氛裏就能一直聊下去。兩者之間的談話不必100%地吻合,其中有30%對不上,關係也能夠融洽起來。所以,在理論上應當使用轉折連詞的地方,即使你用了順接連詞,談話仍然可以繼續,內容也沒有意外地發生變化。比如對方在指出缺點時問道:“這種場合,你們應當如何處理?”這時可以回答“沒什麼,正在考慮對策。”也可以回答“所以,正在考慮對策。”兩者的意思都講得通,但以後者為好。因為它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我們雙方都在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經過各種考驗並能夠從跌倒的地方很快地站起來的人,往往善於使用順接連詞。不想心甘情願地接受對方的意見時也用“所以”開頭把自己的意見堅持講下去的人,應該說是強者。如果講話過程中,無論受到怎樣的攻擊也不改變自己的論點,用轉折連詞來迎接對方的挑戰,那麼,談判就在不知不覺之中誤入了歧途。〖LM〗

〖BW(S(Z-48mm,-5mm,-3)〗〖XCS.TIF〗〖BW)〗

〖BW(D(Y-48mm,-5mm,-3)〗〖XCY2.TIF〗〖BW)〗

〖BW(S(X4mm,,)〗〖JZ〗〖XCYM.TIF〗〖BW)〗

〖BW(D(X4mm,,)〗〖JZ〗〖XCYM.TIF〗〖BW)〗

〖BT2〗二、了解被說服者的性格

〖ML〗〖BT3〗1.根據對方性格采取說服技巧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老話,是很有道理的。戰爭如此,說服人也必須如此。在說服對方之前,必須透徹地了解被說服對象的有關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了解的內容主要有:

第一,了解對方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對接受他人意見的方式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是性格急躁的人,還是性格穩重的人;是自負又胸無點墨的人,還是有真才實學又很謙虛的人。掌握了對方的性格,就可以按照他的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工作。

第二,了解對方的長處。

一個人的長處就是他最熟悉、最了解、最易理解的領域。如有人對部隊生活熟悉,有人對農村生活比較熟悉,有人擅長於文藝,有人擅長於語言,有人擅長於交際,有人擅長於計算等。在說服人的時候,要從對方的長處人手。第一,能和他談到一起去;第二,在他所擅長的領域裏,談論起來他容易理解,便容易說服他;第三,能將他的長處作為說服他的一個有利條件,如一個伶牙俐齒、善於交際的人,在分配他作供銷工作時可以說:“你在這方麵比別人具有難得的才能,這是發揮你潛在能力的一個最好機會”。這樣談既有理有據,又能表明領導者對他的信任,還能引起他對新工作的興趣。〖JP〗

第三,了解對方的興趣。

有人喜歡繪畫,有人喜歡音樂,還有人喜歡下棋、養鳥、集郵、書法、寫作等,人人都喜歡從事和談論其最感興趣的事物。從這裏人手,打開他的“話匣子”,再對他進行說服,便較容易達到說服的目的。

第四,了解對方的其他想法。

一個人堅持一種想法,絕不是偶然的,他必定有自己的理由,而且他講的道理一般都符合國家政策、集體的利益或人之常情。但這常常不是他的真實想法,他的真實想法怕拿出來被人瞧不起,難以啟齒。如果領導者能真正了解他的“苦衷”,就能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一般說,影響對方情緒的因素有:一是談話前對方因其他事所造成的心緒仍在起作用;二是談話當時對方的注意力正集中在哪裏;三是對說服者的看法和態度。所以,說服者在開始說服之前,要設法了解他當時的思想動態和情緒,這對說服的成敗,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凡此種種,你都要悉心研究,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采取你說服的方式。〖JP〗

了解對方是有許多學問的。許多人不能說服別人,是因為他不仔細研究對方,不研究用適當的表達方式,就急忙下結論,還以為“一眼看穿了別人”。這就像那些粗心的醫生,對病人病情不了解就開了藥方,當然沒有不碰釘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