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4(2 / 3)

第四,改變生活習慣。

心情不好的時候,切記不要大量抽煙喝酒或蒙頭大睡。古人早就說過,“借酒消愁愁更愁”。煙和酒對神經中樞都有麻醉作用,麻醉之後,自控力更差。所謂“酒後吐真言”、酒瘋、酒糊塗,都是這個意思。自控力差,自然更容易發脾氣。睡覺也是如此。睡不著時,千頭萬緒湧上心頭,越想越煩。睡著的了,潛意識活動又占了主要地位,一旦醒來,頭腦朦朧,自控力也處於較低水平,極易發脾氣。俗話說的“被頭瘋”,就是指這種狀態。

許多領導失敗的原因就在於:濫用自己的權威,盛氣淩人,頤指氣使,像對待不懂事的孩子那樣隨意訓斥,甚至作踐自己的下屬。

15.對犯錯誤的人不可刁難

作為領導,看到下屬做錯了事,總是很生氣的。尤其這些事至關重要,領導就更加氣甚了。

“你這個人怎麼總是這樣,沒一件事辦得好!”

“連這點事情也做不好,我真不明白要你這種人幹什麼!”

諸如此類非難的話,往往不如思考地脫口而出,使下屬萬分尷尬沮喪。這種非難是絕對沒有好處的。

誰不會有失敗的時候?人生,就是由無數的失敗堆砌而成的,誰又能去責備他人呢?不是有這麼一個故事嗎?有個少女犯了罪,人們手持石塊要砸死她。這時,耶穌出現了。耶穌說:“無罪的人才能砸死她。”人們悄然無聲地散開了——沒有人是無罪的。沒有一個人能保證自己永不失敗,那也就沒有一個人有權非難失敗者。

再說,失敗者總是極度痛苦的,這個時候你再去責罵他,除了徒增他的懊喪之外,於事何補?

我們說,“不作無謂的非難”,就是說,有些非難是必要的。下屬做錯了事,不能不批評。假若下屬的失敗視若無睹,不如斥責,甚至隻有撫慰,隻說些“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話,不能引起下屬警戒,可能還會重蹈覆轍。斥責是必要的。問題是這處批評必須針對工作,絕不能損傷人格,要追究失敗的原因,促使本人反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作為下次行為的借鑒,邁向成功。

人的個性不同,對待失敗的態度也不同。有的人一味找理由,極力辯解,不肯低頭認錯;有的人喜歡閉眼沉思,默默承擔責任;有的人驚惶失措,煩惱不安;有的人則顯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隻當運氣不好罷了。

不論對哪種人,胡亂斥責一通都隻能起壞作用。不肯認錯的人,說不完會和你頂撞起來,結果鬧得麵紅耳赤,彼此都下不來台。別人已經願意承擔責任了,你再大加斥責,相形之下,倒顯得你修養不如人。煩躁的人,會因斥責而更煩躁。滿不在乎的人,你的斥責充其量也不過是耳風而已,說不定他心中還在笑你大驚小怪哩。所以,隻要是屬於“出氣”一類的於事無補的話,當領導的都不該說。這也許是當領導的一點小小的吃虧之處吧。

〖ML〗〖BT3〗16.隨便批評別人要不得

沒有人會喜歡別人的批評,在這方麵,你我他都一樣。如果感到必須要去批評人,也要用極含蓄的語言很委婉地表達出來,使被批評者在友好的氣氛中接受批評,同時又不丟麵子。

沒有什麼事情比批評人更能傷害人的感情的了,特別是粗野的批評。如果一定要批評的話,那也必須重視批評的方法和態度,注意進行批評的目的在於改正錯誤而不是進行人身攻擊,因而批評的態度應該是和善的、友好的,語氣必須委婉含蓄。千萬不可借批評別人以顯示自己的尊嚴與正確的想法。

美國總統林肯在少年時代很喜歡批評別人。他住在鴿溪穀的時候,還寫信作詩揶揄別人,把信件丟在那些肯定會被人撿到的路上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他當了律師之後,還投書給報社公開攻擊他的對手,但麻煩來了。1832年秋天,他在當地的一張小報上發表了一封未署名的信,取笑一位名叫史爾茲的自負而好鬥的愛爾蘭人。該鎮上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好笑。當然,史爾茲怒不可遏,找到林肯要求決鬥。林肯雖然反對決鬥,但為了麵子隻好答應下來。林肯隨一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練習舞劍,使用長劍作為決鬥武器。但在臨決鬥時,他們的同事阻止了這件事的發生。從這件事之後,林肯再也不寫信侮辱人,再也不諷刺任何人了。

1863年7月4日晚,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軍統帥李將軍於蓋茨堡之役失利後,在瓢潑大雨中率領南軍向南撤退。當敗軍遇到波多梅克時,前麵被一條大河堵住去路,後麵又有北軍乘勝追擊,敗軍處境危險。這時,林肯命令格蘭特將軍不要召開軍事會議,立刻發動攻擊。林肯又專門打電話給格蘭特將軍。林肯還派了一名特使,命令格蘭特將軍立即行動。但是,盡管如此,格蘭特將軍卻不執行林肯的命令。他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一拖再拖,打電話尋找各種理由,拒絕發動攻擊。這使李將軍從容逃脫了。林肯得知後,異常憤怒,於是給格蘭特將軍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

“我親愛的將軍:

我不相信你能體會到李逃脫所引起的嚴重不幸。他本來在我們的輕易掌握之中,當時如果對他一擁而上的話,加上我們最近的一些其他勝利,就可以將戰事結束了。結果現在呢?戰事可能會無限期地延長下去。既然上星期如此有利而你不能攻打李,又如何能在他渡河之後,在你隻剩下部分兵士時,不到當時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去攻擊他呢?我無法期望你能改變情勢,若要期望你能的話,也是一種不合理的期望。你的良機已失去了,因此我感到無限的悲傷。”

林肯在寫完這封信後,並沒有將它寄給格蘭特將軍,當時也沒有人知道,是在他死後從一大堆文件中被找到的。林肯為什麼不寄出這封信?外人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批評一個人無濟於事,尤其在戰爭中,情形千變萬化,將帥在外,應有他的自主權。我們都知道,這場戰爭最後仍是在格蘭特將軍指揮下給予南軍以致命一擊的。

據說,在美國,林肯成了許多人從政為官的典範。當林肯生命垂危時,作戰部長史丹頓說:“這裏躺著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元首。”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在碰到麻煩事時,總會抬頭看著林肯的巨幅畫像問自己:“如果林肯在我這種情況下,他將怎麼做?他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從林肯的待人方式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的一麵。我們沒有林肯那麼偉大,但我們可以學一點東西,即不要盲目批評別人。人都是有缺點的,因而要批評別人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有一點,我們自己同樣也不完美,同樣會遭到別人的批評。但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要批評,而是說要講方式,不要進行粗野的批評。

〖ML〗〖BT3〗17.說服絕非強迫

成功的領導者多以溫和的和富有人情味的方法管理部下,以詢問、鼓勵和說服等方法帶動他們前進。因為用獎勵或肯定的方法使某種行為得以鞏固和持續,比用否定或懲罰的辦法使某種行為得以減弱或消退更有效。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喜歡做別人請求他們所做的事而不願做別人命令他們做的事。而且從長遠觀點看,批評過多會損害他人的自尊心,使我們的工作效率下降,給個人的精神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