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搏霄說:“軍人搬運糧食,可用百裏一日運糧之法。其方法是:每人距離10步,36人就是1裏,360人就是10裏,3600人就是100裏。每人每次背米4鬥,米用夾布口袋裝好,封上印記,由一人傳遞給另一人,人不停走,米不著地。每人每天走500個來回,單人行程往返為28裏,負重14裏,空手輕行14裏,每天可以運米200石。如果每人每天供應一升米的話,那麼這3600人運一天的糧食可供100裏之外兩萬人吃一天。況且,單人行程每天僅28裏,每次負重4鬥僅行10步,往返勞中有逸,長隊傳遞,類似遊戲,決無疲師之虞。”
朝廷采納了這一建議,果然簡便易行,效率很高。
董搏霄提出士兵運送軍糧時,遭到大臣反對,他將這合理使用人力、提高勞動效率的運送方法換算成具體數字,而這一連串的數字,通過運籌巧排,化成生動的形象——排成百裏長隊的士兵,如遊戲般地傳遞軍糧的動人場麵。其計算之精確,運籌之巧妙,使反對的大臣無法拒絕這一建議。董搏霄輕十步、重十步的百裏一日運糧法的建議終於被朝廷采納。
戰國時,魏王打算修築一座高聳雲天的台壇,許綰背著畚箕,手持鐵鍬進宮,對魏王說:“聽說大王打算修建中天台,我雖然沒有力,卻能為修築中天台出主意。”
魏王高興地說:“你有什麼建議?快說出來聽聽。”
許綰說:“我聽說天與地相距15000裏,現在大王按天地距離的一半的尺度來計算,就該建起一座7500裏高的台了。高是如此,它的基礎必須是方圓8000裏,把大王全國的土地全用上,還不足作中天台的台基,古時堯舜分封諸侯,土地方圓5000裏。大王一定要修建此中天台,得先用兵討伐諸侯,占有他們的全部土地,這還不夠,還得討伐四周邊鄙之地,才能得方圓8000裏土地,這才足夠作台基。聚積眾多的建材,征召眾多的民工,消耗倉庫中儲備的糧食,數目要以數萬億來計算。另外還得在方圓8000裏以外的土地上,有種植莊稼的田地,才能夠供給修中天台的民夫食用,而且修台的條件齊備,才能動工。”
魏王遂放棄了修築中天台的打算。
許綰勸諫魏王,先假意出力出主意,然後設計天台的高度,占地麵積,以及其築台的條件。天高15000裏是當時普遍流行的說法,修築中天台就得高7500裏,高度確定之後,許綰計算出占地麵積,設計築台的條件。通過數字形象地說明修築中天台是極其荒誕的事,魏王也就無話可說了。
第三,運用經驗和例證。
我們做事受個人的具體經驗的影響比受空洞的大道理的影響要大得多。對於一個病人來說,如果醫生勸他服某種藥物,那麼即使醫生再三證明這種藥物有效,並且講了許多的藥理知識,病人總不免心存疑慮。但如果醫生說:我自己也服過這種藥,隻用了一個療程就痊愈了。聽了這樣活生生的個人體驗,病人一定不會有顧慮了。
第四,論據要真實。
什麼樣的論據才有說服力呢?這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問題。一個很基本的要求就是論據要堅實可靠,不可使人產生不信任感。向聽者提供切實的資料比提供主張更有力。但對於一個猶豫不決的人來說,資料來源也是很有影響的,並且其影響之深不亞於資料本身。這並非因為人們隻信任特定來源而不信任其他的來源,而是因為他們聽到引述的話來自十分可信的權威,便不會再為自己的成見辯護。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心理作用。不過,引述權威的意見也不宜過多。
第五,采用“威光暗示”。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同樣的話要是由專家或社會上有名望的人來說,就會輕易地讓對方接納,這種情形稱為“威光暗示”。人們聽到、看到的權威,往往是閃光的東西,並不了解它的另一麵,所以會產生盲目性。問題是人們並不很清楚這一點。你用權威的話說,人們就信服;你拿出權威的數字,人們就很少提出異議。這樣,在一定的條件下,適當引用權威的語言或材料,也能起到說服的效果。平時我們與人交談時不妨借此一用,即引用諺語或名言,使對方相信這是不變的真理,從而說服對方。
有一位演員,遇到一個糾纏不休的人,要求他發表政治演說。他說:“我們演員的老前輩說過,自古以來的演員,演得不好,並不算為害;演得好,對世上也不會有所益處,所以不必苛求過甚……”
如果這位先生直接說明自己不適合當政治家或討厭政治等,那麼對方不僅不會相信,反而會對他產生反感,認為他不識抬舉。他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引用了老前輩的話,因此給人一種好像那一番話並不是他說的,而是老前輩說的這種錯覺,從而輕易地擺脫了困境,說服也帶有某種權威性。
〖ML〗〖BT3〗12.批評別人要講究方法
領導批評指責下屬,不可采用“家庭式”的指責方法。什麼叫“家庭式指責法”呢?下麵略舉幾例:
例一,小王把一份謄寫完的報告交給科長,科長一看,便皺眉道:“你的字怎麼寫得這個樣子?蹩腳不說,還這麼潦草。去,給我重抄一遍。一筆一畫,端端正正地寫。”小王滿臉通紅。拿著文件訕訕走了。從此以後,小王遠遠看見科長就趕緊掉頭走開,唯恐躲之不及,不要說積極配合工作了。
例二,高經理一走進辦公室,便嘮叨開了:“你看你,怎麼把廢紙簍放在這裏?難看不難看?”“小王,我昨天不是讓你把頭發剪短的嗎?怎麼還是這副披頭散發的樣子?”“哎喲喲,瞧你這辦公桌,簡直像垃圾堆!”高經理一邊說著,一邊走出辦公室。眾人剛剛不約而同地舒了口氣,高經理又伸出頭來嚷道:“喂,你們都聽好,今天可不準再提早吃飯!”
例三,“小陳啊,我這可是為你好。”辦公室主任老張一麵說,一麵把沾在小陳衣領上的一小片枯葉拂掉,“這件事我已經和你談過好多次了,你怎麼就是不聽呢?這樣下去怎麼行呢?”小陳眼睛看著窗外,對張主任的話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