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學僧問歸宗智常禪師:“什麼是佛法的大意?”
歸宗禪師回答:“無人能知。”
“那麼要往何處去尋思佛法的大意?”
“可尋可思就背離佛法的玄妙了。”
學僧不甘示弱地反擊說:“無尋無思時,又是如何呢?”
歸宗禪師輕鬆地反問道:“如果無尋無思,又是誰在尋找旨趣?”
歸宗禪師見學僧茫然不解,就說:“去!這裏沒有你可用心之處!”
“難道沒有什麼方便法門,能讓人契入嗎?”學僧仍然不死心地追問。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何謂‘觀音妙智力’?”
歸宗禪師就敲著香爐的鼎蓋,“鏘!鏘!鏘!”
敲了三下,問道:“有聽到嗎?”
學僧高興地說:“聽到了!”
歸宗禪師卻說:“為什麼我沒有聽到呢?”
學僧不知如何回應,就在他不知所措時,歸宗禪師隨即一棒打下,當下截斷學僧的千思萬慮。
養心法語
歸宗禪師的“我沒聽到”,不是真的沒聽到,而是在聽的時候,沒有好聽、不好聽、大聲、小聲等等分別心。而學僧的“聽到了”,卻是耳聞之後,在聲音的好壞、大小、愛憎上攀緣。禪師用棒打的方法,就是要讓學僧不要住聲而生心。
修行,要學習如何聽聞,也就是要善聽,不論是惡聲、罵聲、吵聲、怪聲,若能像觀音菩薩一般,化所有音聲為清淨之音,將別人對我們的粗言惡語聽成是善意的讚歎,如此便修成觀音菩薩的“善聽”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