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他每天晚上一收工回家,就坐在鬆油火燈下,一幅一幅地勾影,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才把這部畫譜全部勾完。這段時間,他的繪畫水平提高得很快。
1889年,齊白石在做活的時候,認識了頗有才學的私塾先生胡自悼和陳少蕃先生。從此,他走上了專門的讀書繪畫的生活,幾年下來,齊白石的畫像技藝有了很大提高,並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之上創造了一些新技法,創作了不少富有詩情畫意的作品,30多歲時,齊白石才開始苦練製印;他拜黎鬆安、黎鐵安為師,把一枚枚印章刻了又磨掉,磨掉了又刻,學得非常辛苦,半年下來,他便掌握了漢印的基礎。
1902年,年近40歲的齊白石遊曆了大江南北,每到一處,他都要遊曆當地的名山大川,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積累了為數眾多的速寫作品,同時結識、拜訪了許多有真才實學的畫界名人,鑒賞、臨摹了許多秘籍、名畫、書法、碑拓等藝術品。這樣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提高了他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1909年暮秋,齊白石回到故鄉,購置了“寄萍堂”居住,這一住就是十年。這期間,齊白石每天除堅持作畫外,就是用功苦讀詩詞,閉門自修。通過這十年的刻苦磨礪,基本上形成了齊白石樸實、自然的創作風格。
1919年初春,齊白石已經56歲了,他決計北上,定居北京。初到北京後,齊白石的畫並不能賣出,僅靠製印以維生。生活極為貧困。但他不斷地從黃賓虹等人的畫中汲取營養,後來便來了個衰年變法,創造了中國畫工筆草蟲和寫意花卉相結合的特殊風格,終於在陳師曾的提攜下,名聲大振。並於1927年初春,被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林風眠聘請為教授。他把自己幾十年的繪畫創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著名畫家王雪濤、李苦禪、李可染等,都成了他得意門生。在十多年中他居然創作出了萬幅以上的作品。
80歲前後,齊白石的製印的篆法、章法、刀法都表現出了鮮明的特色,被譽為“印壇泰鬥”。其畫作造型簡括、神態生動、筆力雄健、墨色強烈,書與印蒼勁豪邁、刀筆潑辣、神奇趣逸。他將畫、印、詩、書熔為一爐,使中國傳統藝術水平升到新的高度。
1937年,日軍侵占北平,北平淪陷之後,齊白石憤然辭去了北平藝術學院教授的職務,從此緊閉大門,充分表現了這位藝術老人的民族氣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才公開露麵,1946年初恢複了他的賣畫生涯。
1957年9月16日,齊白石大師走完了他將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曆程。1963年,他被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