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貢茶》
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禦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煮土茶歌》
洪希文
論茶自古稱壑源,品茶無出鍾靈泉。
莆中苦茶出土產,鄉味自汲井水煎。
器新火活清味永,且從平地休登仙。
王侯第宅鬥絕品,揣分不到山翁前。
臨風一啜心自省,此意莫與他人傳。
《阮郎歸·焙茶》
洪希文
養茶火候不須忙。溫溫深蓋藏。
不寒不暖要如常。酒醒聞箬香。
除冷濕,煦春陽。茶家方法良。
斯言所可得而詳。前頭道路長。
《阮郎歸·詠茶》
譚處端
陰陽初會一聲雷。靈芽吐細微。
玉人製造得玄機。烹時雪浪飛。
明道眼,醒昏迷。苦中甘最奇。
些兒真味你還知。煙霞獨步歸。
《瑞鷓鴣·詠茶》
馬鈺
盧仝七碗已升天,撥雪黃芽傲睡仙。
雖是旗槍為絕品,亦憑水火結良緣。
兔毫盞熱鋪金蕊,蟹眼湯煎瀉玉泉。
昨日一杯醒宿酒,至今神爽不能言。
5.明代茶詩
明代的詠茶詩比元代為多,著名的有黃宗羲的《餘姚瀑布茶》、文徵明的《煎茶》、陳繼儒的《失題》、陸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如高啟的《采茶詞》: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采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嚐,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詩中描寫了茶農把茶葉供官後,其餘全部賣給商人,自己卻舍不得嚐新的痛苦,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生活極大的同情與關懷。又如明代正德年間身居浙江按察僉事的韓邦奇,根據民謠加工潤色而寫成的《富陽民謠》,揭露了當時浙江富陽貢茶和貢魚擾民害民的苛政。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後來都因賦詩而慘遭迫害,高啟腰斬於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
明代茶詩選讀:
《送茶僧》
陸容
江南風致說僧家,石上清香竹裏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煙茶暈滿袈裟。
《伯自子惠虎茗謝之》
徐渭
虎丘春玟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穀雨,紫砂新罐買宜興。
卻從梅月橫三弄,細攪鬆風灺一燈。
合向吳儂彤管說,好將書上玉壺冰。
題《品茶圖》
唐寅
買得青山隻種茶,峰前峰後摘新芽。
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鬆風朕自嘉。
6.清代茶詩
清代也有許多詩人如鄭板橋、金田、陳章、曹廷棟、張日熙等的詠茶詩,亦為著名詩篇。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愛新覺羅·弘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後人傳誦的是《觀采茶作歌》詩: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皇帝寫茶詩,這在中國茶葉文化史上是少見的。
清代茶詩選讀:
《采茶歌》
陳章
鳳凰嶺頭春露香,青裙女兒指爪長。
度澗穿雲采茶去,日午歸來不滿筐。
催貢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
《坐龍井上烹茶偶成》
乾隆
龍井新茶龍井泉,一家風味稱烹煎。
寸芽出自爛石上,時節焙成穀雨前。
何必鳳團誇禦茗,聊因雀舌潤心蓮。
呼之欲出辨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禪。
《荷露烹茶》
乾隆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
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
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
李相若曾經識此,底須置驛遠馳求。
乾隆皇帝不但到茶區觀看采茶,他對烹茶也頗有研究,非常講究水質和茶具。他在1759年遊無錫時作了這首詩,詩作不但讚賞用無錫第二泉水衝泡的玉乳名茶和唐宋官窯越瓷茶具,也指斥了漢武帝妄想成仙以秋露為飲之事,更譏諷了李林甫不識玉乳,為討好皇上而千裏勞累選送荔枝的愚蠢。
《餘姚瀑布茶》
黃宗羲
簷溜鬆風方掃盡,輕陰正是采茶天。
相邀直上孤峰頂,出市都爭穀魚前。
兩筥東西分梗葉,一燈兒女共團圓。
炒青已到更闌後,猶試新分瀑布泉。
《謝南浦太守贈雨前茶葉》
袁枚
四銀瓶鎖碧雲英,穀雨旗槍最有名。
嫩綠忍將茗碗試,清香先向齒牙生。
7.現代茶詩
中國現代也出現了一些愛茶者寫的詩歌,有不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茶興都不淺,在詩詞交往中,也每多涉及茶事。1926年,毛澤東同誌的七律詩《和柳亞子先生》中,就有“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的名句。1941年,柳亞子先生還在一首詩中說:“雲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品茶。”
現代茶詩選讀:
《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向渝州葉正黃。
二十一年歸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華,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嚐勝利茶。
隻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稱延安景物華。
《和柳亞子先生》
林伯渠
駭浪驚濤四海嘩,新時世界歎花花。
百年歲月流如矢,幾度興亡話與茶。
士到危時方見義,國無淨土忘為家。
巋然南社風流在,珍重文章報國華。
《茶詩論長壽》
朱德
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
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
朱德一生日夜操勞國家大事,仍然能活到九十多歲,其長壽的密訣取決於諸多因素,其中喜歡飲茶是重要原因之一,他尤其喜歡廬山雲霧茶,他曾在廬山上寫了這首飲茶詩,表達了飲茶與長壽之間的關係。詩句淺顯易懂,卻清楚體現了廬山雲霧茶的優點及性能。
《訪梅家塢》
陳毅
會談及公社,相約訪梅家。
青山四麵合,綠樹幾坡斜。
溪水鳴琴瑟,人民樂歲華。
嘉賓鹹喜悅,細看摘新茶。
《初飲高橋銀峰》
郭沫若
芙蓉國裏產新茶,九嶷香風阜萬家。
肯讓湖州誇紫筍,願同雙井鬥紅紗。
腦如冰雪心如火,舌不豆丁眼不花。
協力免教天下醉,三閭無用獨醒磋。
《茶詩入禪二首》
趙樸初
(一)吃茶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詩中,趙樸初化用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意,引用唐代高僧從諗禪師“吃茶去”的禪林法語自然貼切、生動明了,既是詩人領略茶葉的寫照,又是體現茶禪一味、茶禪相通的佳作。
(二)中國——茶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