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梁之海-26(2 / 2)

這下,可不妙了……

唐衛軒暗暗有些擔心,若是方才倭軍繼續不斷湧入狹窄的鳴梁海峽,剛剛因一舉撞沉敵方八艘鐵甲船而士氣大振的朝鮮水軍,一定可以乘勝進攻,消滅更多陷入海峽內埋伏的倭國戰船,但正如方才程本舉和程子頤二人所言,也許是敵方主將心中膽怯,也許是其已經留意到了第一波八艘鐵甲船擱淺的原因,總之,並沒有輕易地再次上當。因此,在消滅幹淨最初的八艘鐵甲船後,朝鮮水軍也一時沒有了敵人,在李舜臣的指揮下,直接停在了原地,不進也不退,與海峽外漂浮著的數百艘倭國艦船遠隔相望……

而隨著此時水麵停止了下降,眼看很快便會慢慢上升,埋設在水下的那些障礙到時都將全部失去作用,朝鮮水軍也就白白錯失了一次在漲潮之前擴大戰果、消滅敵軍更多戰船的寶貴機會……

同時,就在此刻,仿佛是同樣發覺到了海峽中水位的細微變化,在等待了許久之後,坐視八艘己方鐵甲船一一被撞得七零八落、並很快全軍覆沒的倭國龐大船隊,終於又有了新的動作!

隻見又有八艘倭軍的鐵甲艦,緩緩地駛出了倭軍船隊的陣型,朝著鳴梁海峽的入口而來……

“哼!這些家夥,看來還是不長記性,準備再次試一試李舜臣的厲害了?!”程本舉鼻子裏噴了口氣,如此評點道。

但是,出於眾人意料的是,這八艘戰船在即將到達海峽入海口後,忽然整齊地調轉了船頭,開始轉舵向著海峽一側的珍島而來!

很快,從陸續靠岸的八艘戰船上,跳出來為數不少的倭軍,在登上海岸之後,便紛紛在幾個武士頭目的帶領下迅速整隊……

而幾個隊列所列陣的方向,竟全部朝向了珍島之上靠近海峽岸邊的袁校尉等威海衛官兵所在的位置!

“全軍準備作戰!”眼看形勢有些不妙,唐衛軒立刻下令道。

一聲令下,埋伏在島上高處山林中的錦衣衛們紛紛抄起早已備好的鐵炮,對準了無遮無攔的岸邊。

不過,見倭軍尚在整隊當中、並沒有急於發動進攻,同時為首的幾名武士也在不斷地打量著島上茂密的山林,似乎也在隱隱擔心著山林之中是否會有什麼埋伏。見此情形,唐衛軒便隻叫麾下錦衣衛們點燃鐵炮的火繩,作好發射的最後準備,但卻遲遲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

“子頤,”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中,唐衛軒忽然頭也不回地喊了聲程子頤的名字,而後吩咐道:“你先去珍島北麵的岸邊,確認一下接應我們的小船是否已備妥。”

“這……”已經掏出了那柄奇特鐵鐧的程子頤不禁為之一愣,似乎很不情願、也不太理解唐衛軒為何會如此下令。

“你的鐵鐧隻能適於近戰,但這次情況特殊,你的鐵鐧可能根本沒有發揮其威力的機會。”唐衛軒看了眼程子頤,又朝著北麵的岸邊方向望了望:“對於鐵炮你又並不熟悉,留在這裏反而不如去北麵岸邊為大家確保好撤退的船隻。快去吧!確保退路同樣重要,速速依令而行!”

聽到唐衛軒這樣講,程子頤似乎還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但在張了張嘴後,看著已經箭在弦上的危急形勢,最終還是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拱拱手行了一禮,便立刻抄起武器,直奔北麵而去。

而在程子頤走後,程本舉隨即開口輕聲說道:“唐兄,他想說的大概是,他所用的那件兵器其實並不是鐵鐧。而應該叫做鐵鞭才對。在你還沒蘇醒之前,我一開始也給叫錯了……”

“啊?!那東西不是鐵鐧,而是鐵鞭……?”唐衛軒皺了皺眉,不解地問道。

“嗯。”程本舉點了點頭,又聳了聳肩說道:“這臭小子還搬出什麼宋代的《武經總要》,說什麼‘有人作四棱者,謂之鐵鐧,謂方棱似形,皆鞭類也。因而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我仔細注意了下,他手中的那家夥還真的是六角形,的確應該叫做鐵鞭才對……”

“原來還有這樣的區別……他居然連《武經總要》都知道……”唐衛軒沉思了一下,又猛然想起,好像一路上的每天夜裏,程本舉幾乎都會掌燈夜讀,一邊翻著幾本好似是其伯父程衝鬥所傳的武書,同時也在不斷地於一旁的空白書本上寫著什麼,自從安徽出發以來基本天天如此。但也不知道其到底在記寫著什麼東西……

正在回憶之時,忽然間,身邊的程本舉猛地碰了碰出神的唐衛軒,低聲言道:

“快看!岸邊的倭軍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