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梁之海-26(1 / 2)

“關鍵,在船底。”

看著海峽中乘勝進攻、將倭軍鐵甲船一一撞破的大好戰局,唐衛軒似乎也多少鬆了口氣,同時揭曉了眾人迷惑不解的關鍵所在。

“船底?”程本舉皺了皺眉,似乎還沒有完全明白。

“朝鮮的板屋船,其船底的構造多為平底;而倭軍的戰船則多為尖底,因此更容易碰觸到水底埋設的木樁與鐵索。”唐衛軒望著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不斷被撞裂、沉沒的一艘艘倭國鐵甲艦,緩緩地解釋說明道。

“這李舜臣,心倒是夠細的!”恍然大悟的程本舉狠狠地一拳擊在了自己的手掌上,半是驚奇半是佩服地感慨道:“看那些耀武揚威的鐵甲船紛紛成了動彈不得的死靶子,而李舜臣自己的戰船卻依然是來去如飛、往來自如!中了這一招,那八艘鐵甲船就算是三頭六臂,恐怕也難逃覆滅的命運了。不得不說,這李舜臣的手段,實在是高!”

一旁的程子頤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氣,低聲嘖嘖讚同道:“是啊,李舜臣不僅連退潮的時機、水位,甚至居然連船底的結構都能想到並充分利用,專門準備了隻針對影響倭船行動的水下障礙……唉,我雖然也能根據此處狹窄的地形,想到在此迎敵便可遏製住倭軍戰船的數量優勢,但是,卻遠遠不及其想得如此縝密。對倭軍戰船的結構都了無指掌、頃刻間便將八艘看似堅固無比、刀槍不入的敵船一一撞破,真不愧為一代海上名將!水上遇到這麼一號難纏的強敵,也算倭軍實在是倒黴!”

聽到二人所言,唐衛軒也沒有多說什麼。但其實,心裏卻十分清楚,李舜臣計劃的周詳,還遠不止於此。就在這最後幾日裏,為了防止在這至關重要的第一輪攻擊中出現什麼意外,李舜臣一直在加緊改造麾下的十二艘板屋船,使得其船身重量又減輕了不少,這樣吃水會更淺一些。不過,船體雖然被減輕了一些,最尖端的船頭卻是反而再次加固。因此,在朝鮮戰船的猛烈衝撞之下,縱有鐵皮防護、刀槍不入的倭軍鐵甲船,才會頃刻間便被撞得七零八落!

想到這裏,又回想起李舜臣當日那周密嚴謹的作戰計劃,唐衛軒心中原本還多少微微提著的那塊石頭,也算是基本落了地。接下來的,隻要順著李舜臣的計劃進行,此戰興許就能創造奇跡、大獲全勝!

想到這裏,緊盯著戰局變化的唐衛軒不禁說道:“看著吧,好戲這才剛剛開始。李舜臣的本事,應該還不止於此。”說到這裏,唐衛軒又想起了什麼似的,不再關注海峽內那敗局已定的八艘鐵甲船,而是搭起手來,望了眼停留在海峽南口外的那支龐大的倭國船隊。

雖然,很明顯,海峽外的倭軍船隊肯定已經注意到了海峽內己方的八艘戰船被李舜臣一通劈頭蓋臉地猛攻,覆滅隻在旦夕之間,但是,卻竟視若無睹一般,久久未有作出任何救援的動作。見此情景,唐衛軒不禁皺緊了眉頭,情不自禁地說道:“不過,看來倭軍那邊,也比想像中的要難對付……”

“哼!雖然不知道對方主將是誰,但眼睜睜地看著己方人馬被全殲,卻始終見死不救的這種家夥,實在是膽小如鼠,又有什麼可懼!?”程本舉瞥了眼海峽外按兵不動的其他倭軍戰船,不屑一顧地說道。

“可能未必……”程子頤也低聲跟著說道,但意見卻相左:“程大人請看,如今依然處於落潮之時,水位始終保持著低位,海峽內現在依舊極不利於倭軍戰船行動。一旦貿然出戰、派出更多戰船闖入海峽,恐怕隻會重蹈覆轍,淪為新一批被水下木樁、鐵索所卡住的犧牲品,非但救不了友軍,反而會白白搭進去更多的兵力。晚輩雖然不才,卻覺得倭軍主將這樣做反而是明智之舉。等待漲潮之時再駛入海峽、發動進攻,到時勝算豈不是更大……?”

見被噎了一下的程本舉狠狠瞪了程子頤一眼,正欲反駁,唐衛軒立刻製止道:“你們二人都安靜一些!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很可能馬上就該輪到咱們出場了!”同時,唐衛軒又厲聲地轉回頭去提醒著所有的麾下錦衣衛:“提高警惕!現在隻是初戰告捷,殲滅了敵軍第一波的八艘戰船而已。海峽外至少還停泊著十餘倍於咱們的敵軍戰船,切不可大意!全部做好準備,時刻準備應戰!”

“諾!”眾人齊聲領命,收斂了一些剛才的輕鬆與驕傲,再次安靜地俯下身子,耐心地等待著戰局進一步的發展。

果然,雖然潮水暫時依然沒有上漲的跡象,海峽中的潮水也依舊持續保持著低位,但是水位已不再下降,海浪也漸漸地越來越大,甚至,模模糊糊得,水位似乎又有了些許即將上漲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