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說,如果可以在珍島多阻擊倭國水軍一日,就等於為陸上漢城前線的友軍多爭取到了一天的寶貴時間!對於迫切需要時間集結兵力的明、朝聯軍而言,也就等於多了一分勝算!
這小小的珍島,或許不守也罷,但是舉重若輕、事關戰場全局的漢城,卻是萬萬不能丟!
而如今放棄珍島、就等於是打開了海上的通道,也就基本上是間接放棄了漢城,甚至是賣掉了守在漢城的數萬明、朝聯軍將士……!
可是……
如果堅守此地,兵微將寡、僅有十二艘戰船的自己這方,即便全軍戰至最後一人,又能為漢城的友軍多爭取到幾個時辰、甚至區區幾炷香的時間呢……?
想到這裏,每個人的臉上,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就連原本發言最為積極的程本舉,也是一臉峻色、沉默不言。
畢竟,無論是戰是走,都幾乎沒有看不到什麼希望……
就在帳中眾人皆有些皺眉不展之時,一個身影忽然湊上前來,指了指珍島和陸地之間的那道狹長的海峽,輕聲說道:
“此處水道極為狹窄,恰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處。縱有千軍萬馬,在這狹長的海峽間也難以施展得開。倭軍若是從此進攻,每次最多也不過隻能有五、六艘戰船並排向前,巨大的數量優勢如果難以發揮,那麼……我們未必沒有勝算!”
噝——
聞聽此言,眾人當即倒吸一口冷氣!
先是看了看地圖上那狹長的鳴梁海峽,又不禁看向了說出此話的——程子頤。
就連心中早已知曉李舜臣作戰計劃的唐衛軒,也不由得再次打量了一番麵前這剛上戰場不久的年輕人,心中暗暗驚訝,沒有想到,這小子的想法,竟然和海戰名將李舜臣的思路不謀而合!
雖然很多細節還考慮得遠不及李舜臣那樣周詳,用兵的謀略和能力更是相差甚遠,但是僅從這一大膽而又可靠的初步想法上,程子頤也確實讓唐衛軒頗有些刮目相看……
當然,很多關於李舜臣的具體作戰計劃,因為事關最高機密、甚至將決定戰爭全局的發展,唐衛軒並不打算現在便講述出來。但是,隨著眾人的目光集中在那絕佳的作戰地形——鳴梁海峽上時,還是不由得紛紛多了幾分希望與勇氣。
抬頭看了眼目光堅定的主將唐衛軒,大家似乎也已能從其神色中看到此戰勝利的信心。因此,幾個人也就不再固執地堅持原本反對一戰的意見。
“那就好好大幹一場吧!不能讓朝鮮人說咱們天子親軍錦衣衛是孬種啊!”即便是之前最為反對的程本舉,如今也積極表態,第一個開口道:“反正也基本上是誤了漢城會合的限期,若是能再次成一大功,也就當功過相抵、將功贖罪了!”
“嗯,朝鮮水軍救了咱們一次,這也算是咱們還他們個人情吧!”
“倭國水軍恐怕必然想不到咱們敢在此迎戰,措手不及之下,想必又是多了幾分勝算啊!”
……
見眾人終於紛紛支持在這鳴梁海峽與倭軍拚死一戰,唐衛軒不禁大為欣慰。簡單地布置了幾日後在珍島之上布陣、與海峽中的朝鮮水師遙相呼應、掩護其側翼安全的基本作戰計劃後,便立即吩咐眾人各去分頭準備。至於作戰的細節,唐衛軒隻是鎮定自若地說了句已有安排、見機行事,便也不再多說。
商量已定,接下來的數日,便是緊鑼密鼓的準備與焦躁不安的等待。
原本唐衛軒以為自前不久所乘坐的那艘威海衛的艦船沉默之後,鐵炮和彈藥也都已化為了泡影。但沒有想到的是,好在,當初艦船雖然觸礁,但是在得到朝鮮友軍的接應後,程本舉和袁校尉等人還是及時地將不少寶貴的火藥、彈丸,以及所帶的鐵炮大多搶運了出來,沒有隨著那艘艦船一同沉沒。這一回,也算是可以真正地派上用場了……
就這樣,在忐忑不安地又等了足足兩日之後,在第三天太陽升起之時,與朝霞一同出現在鳴梁海峽南端海麵上的,正是密密麻麻、黑壓壓的無數倭國艦船!
放眼望去,就如同一座由數百艘戰船所組成的漂浮在水麵上的巨大移動堡壘一般,勢不可擋、旁若無人地開進了珍島和陸地之間的這條狹長水道——鳴梁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