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加藤清正提前一步趕到,已經率軍攻下了全州城?
這是眾人的第一反應,不過,小心翼翼地走入城中後,卻沒有發現任何作戰或劫掠過的痕跡,實在是有些不合常理。尤其是不太符合加藤所部的一貫風格……
唯有騎在馬上,臉色平淡的小西行長,冷冷地打量著城中所留下的匆匆撤離時的些許痕跡,臉上偶爾泛出一絲冷笑。
隻是不知道,麵對著這座被明軍幾日前便棄守的城池,小西行長是在嘲笑前幾日尚還被困在南原城中的楊元於絕望之際,還在期待著此處早已人去樓空的援軍前去相救。還是,不由得聯想到了當年同樣已空空如也、不辭而別的鳳山大營,觸景生情,對於昔日在平壤城中同樣期盼著援軍的自己,也是一種苦澀的自嘲吧……
默默地在這清冷的城中街道走了一陣後,小西行長忽然忍不住向著身後的小西櫻子問道:“櫻子,你說……倘若有朝一日我們再次被圍困於某座孤城之中。是否還會是當年平壤城時的下場,誰也不會冒死前來相救呢……?”
看了看小西行長凝重的麵色,小西櫻子一時也不知到底該如何回答,沉默了一陣後,忽然想起了什麼,於是在馬上答道:“雖然島津大人和我們沒有太深的交情,但他前幾日不是說過,有朝一日若您再遇困境,他願意率部前來舍命相救嗎……?”
“島津義弘啊?”小西行長猛地一愣,“哈哈,你不說這個事,我都快忘了他曾莫名其妙地說過這樣的話!不過……如果真的會有誰來救援的話,大概也就隻有這個沉默寡言、看起來腦袋裏隻有一根筋的島津義弘,會傻到前來舍命相救了……”苦笑了幾下,小西行長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頗為不吉利的話題,也沒有將這番話記在心裏。更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的這番話,竟然會一語成讖……
而此時,大多數行走在全州城中的倭軍士卒,也完全不像小西行長這般回憶起昔日被友軍遺棄的苦澀經曆,而是一個個自信滿滿地對此戰更加充滿了樂觀的情緒。
明軍在全州的不戰而退,不僅說明了南原之戰已經對敵軍起到了巨大的震懾作用,令當年不可一世的大明軍隊連連主動棄守城池、望風而逃,根本不敢與倭國大軍正麵對陣。與此同時,全州城兵不血刃地落入倭軍掌中,也為繼續通向漢城的大道,敞開了又一扇大門……
按照這個趨勢一路北進,最快要不了五、六天,便可將兵鋒直抵漢城附近!而此後的一路上,也已幾乎沒有什麼難以攻克的堅城!任誰都看得出,如今已是勝利在望!
不過,尚不清楚前方情況的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長,在進駐空空如也的全州城後,還是謹慎地選擇了先在全州觀望幾日,等候其他各支軍團的消息。如果明、朝聯軍依舊傻等在烏嶺一線,如今已經繞到烏嶺側後的這支倭軍就可以直接斜插到守軍的背後,前後夾擊,將其一舉殲滅。如果明、朝聯軍業已撤防,也應等待其餘各軍團齊頭並進,以防孤軍深入後被狗急跳牆的明軍忽然集中兵力發動反擊,反而會被人數較少的明軍趁機各個擊破。畢竟,根據線報,即便不算上後續將要到達的明軍主力人馬,如今在朝鮮的明軍現在也很有可能總數有兩、三萬之多,且有不少騎兵。若是不慎遭遇了明軍集中起來的全部人馬,對於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長來說,也將是一個不小的威脅。與其冒險,不如再看一看形勢,更為穩妥。
果然,僅僅兩日之後,加藤清正的第一軍團也趕到了全州城,同時帶來了駐守烏嶺的明、朝聯軍紛紛北撤漢城的消息。而一個更加令人振奮的消息則是,黑田長政的第三軍團,以及毛利秀元所率的擁兵足有三萬以上的第八軍團,也已從另一個方向正在朝著漢城不斷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