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看似普普通通、甚至連封口都沒有的信函中,竟然敘述了兩件極其重要的軍情:
其一,是朝廷已經新指派副總兵劉綎,調集五千川兵,押送著大量糧草補給,正在星夜兼程地準備馳援朝鮮。甚至連劉綎所部將於何時到達朝鮮前線的大致時間,都寫得清清楚楚。
其二,是關於李如鬆的用兵計劃,也是現在議和之事尚未有明確答複的真正原因:在劉綎的援兵到達之前,李如鬆打算先借著議和,穩住漢城的數萬倭軍。待援軍和糧草一到,即刻發動總攻,一舉殲滅漢城之中饑腸轆轆的敵軍,一勞永逸地解決後患……
一時間,握著手中這薄薄的紙張,唐衛軒忽然感到手中似有千斤之重……
待從頭至尾又再次通讀一遍後,唐衛軒的心中更是升起了無比的憤怒:
如果這封信中所說的全部屬實,能知道這種重要消息的,必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而居然有這樣的朝廷重臣,背地裏派了眼前的這個家夥不遠千裏來到朝鮮送信,而且還是刻意繞開明軍的盤查,趁夜從小路向漢城而去。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打算暗中給倭軍報信!
原本以為,會抓到個倭國的細作,卻沒想到,陰差陽錯地得到了這樣一封向倭軍主動透漏重要軍情的信函……
隻可惜,寫此信者看起來相當的謹慎,信的開頭和結尾都沒有寫明收、寄人的任何信息。連筆跡也非常得普通。唯一的線索,就隻有眼前這個被五花大綁、氣焰囂張的黑衣人罷了……
見讀完信的唐衛軒怒目而視地盯著自己,黑衣人大概也是有些心虛,雖然依舊強裝鎮定,但卻已經不敢再直視唐衛軒的雙眼……
唐衛軒正打算好好問個究竟,這個時候,程本舉卻忽然提前一步,向著帳內的兩個侍衛吩咐道:“把這個倭國細作的嘴巴立刻給我塞嚴實了!然後頭部戴上布袋,沒唐試百戶的命令,不許任何人靠近他,明白了嗎?!”
兩個侍衛一愣,見程本舉突然如此說,隻好略有些局促地用目光詢問著一旁的唐衛軒……
唐衛軒也很好奇,程本舉為何冷不丁冒出這樣一道奇怪的命令,正有些疑惑。但,見程本舉的臉色極其認真,也就點頭示意兩個侍衛依令而行。
待侍衛們給那黑衣人塞住嘴巴、戴上頭套、押出帳外,帳內隻剩下唐衛軒和程本舉二人時,程本舉沒有做任何的解釋,隻是一臉嚴肅地將剛剛從那個繳獲的包袱中搜出的一塊腰牌,遞到了唐衛軒的麵前。
這……?!
隻看了一眼,唐衛軒立刻多少明白了程本舉剛才支開侍衛、將黑衣人以倭國細作名義押下去的真正用意:
因為,那居然是一塊東廠廠衛的腰牌……!
這家夥……居然是東廠的廠衛?!
唐衛軒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更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唐衛軒看來,盡管對東廠之人從來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些陰險狡詐的家夥,似乎時刻隱藏在暗處、冷冷地探查著周圍的一切,暗殺、搜捕、用刑,也都是這些家夥的拿手好戲,更不用提總是依仗皇帝的寵信和可怕的權力、明裏暗裏一直壓著錦衣衛一頭。但畢竟,出賣如此重要的軍情給敵國,這似乎也不是東廠的一貫作風。之前的很多細節也充分證明了,在這場戰爭中,東廠似乎也在和錦衣衛較著勁、為李如鬆輸送著大量關於倭軍的重要情報。比如平壤城議和回來時,東廠就比自己先一步將消息送到了李如鬆那裏,還把韓千戶氣得夠嗆。之後幸州之戰的關鍵時刻,那用潤物弩射中敵軍主將肩膀、一舉扭轉了局勢的,似乎也是東廠派在自己隊伍中的暗探。另外,甚至那描畫詳盡的龍山地形圖,也是出自東廠之手……即便對東廠一直存有反感,唐衛軒也不得不承認,對於這場戰爭,東廠也是出了不少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盡管,其所用的手段不一定光明正大。
而眼前的這封信,和那塊紮眼的東廠廠衛的腰牌,卻在證明著,東廠居然會主動向敵國傳遞關於大明軍隊戰略部署的重要情報!
唐衛軒腦海中一時一片空白,無法接受眼前的這一切,甚至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搞錯了……
但程本舉隨後從包裹中又找出了一本東廠簽發的通關文書,更是確鑿無疑的證據。至少,這黑衣人東廠廠衛的身份,基本可以說是確認無疑了。
如此一來,為何對方對錦衣衛如此了解,派他送信之人為何會對劉綎的動向與李如鬆的計劃了如指掌,這一切,倒也都解釋得通了。
隻是,如果此人真的是東廠的廠衛,那東廠又為何要做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