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經常會遇到客戶因購買的數量多而一再要求降價的行為,這些客戶有著一整套看似完美的說辭,比如“我覺得你們的產品真的是非常好,我肯定會給周圍的朋友介紹的,但是你得給我再便宜點才行!現在不是都講薄利多銷嗎?”“你看,我一下子購買了這麼多,也應該算是大客戶了吧,所以說你在價格上一定要再優惠點啊!”甚至有的客戶以“你如果不降價的話,我就一件也不買了”為要挾,迫使業務員降價。銷售新人們麵對這種情況總是束手無策。如何麵對這種情況呢?(1)讓客戶明白你在盡力在向客戶解釋時,業務員應該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讓客戶感覺你的確是想為他們降價,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實現,這樣客戶就不會怪你了,反而覺得你是一個事事為他們考慮的業務員,從而不再因為價格問題過於難為你了。(2)不要痛快地接受降價一開始就不要輕易接受客戶的降價要求。一些銷售新人為了做成生意,就會比較痛快地接受客戶的降價請求,結果往往是雖然生意成功了,但獲利微薄,並沒有達到銷售的最終目的,讓人有種得不償失的感覺。做銷售就是和客戶鬥智鬥勇的過程,隻有咬緊牙關,才能走到最後。(3)變相為客戶降價有些時候,客戶購買的產品數量確實是比較多,這個時候,如果業務員堅持己見,不讓利分毫的話,很有可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但是若答應客戶的要求呢,又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利潤。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采用變相降價的方法。比如,贈送客戶一些優惠券或精美的小禮品。如此一來,客戶雖然是原價買到產品,但是又能從心理上得到平衡,從而順利實現成交。
業務員張峰做了五年的銷售,麵對各路客戶的不合理要求,他總是能出奇製勝。一天,又有一位客戶嚷著讓他降價。客戶:“我這次的訂貨數量可不少啊,總共兩萬元,在價格方麵上能不能降點呢?”張峰:“對不起,沒有給您高價,這已經是我們的底價了,不可能再降了。”客戶沒好氣地問:“數量這麼多也不能嗎?”張峰:“真是不好意思,的確是不能再降了,價格都是公司統一定的,我剛剛為此給經理打了幾個電話,都沒能把價降下來。其實,您也知道,我們的產品是從沒有過降價活動的……”客戶:“人家公司都答應我有折扣,你們為什麼不給優惠呢?”張峰:“其實,我們知道那些答應你的優惠已經攤到了價格上去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不會這樣做的,我們現在的價格已經是最低價了,決不在價格上弄虛作假。”客戶仍然不死心:“看在我購買這麼多的份上,還是再給些優惠吧。”張峰微笑地說道:“真的是很抱歉,在價格上我們確實沒有什麼辦法了,謝謝您對我們產品的一貫支持,但是對於降價實在是讓我們很為難。如果還能降價的話,肯定會給您最低的折扣。不過,我們可以贈送給您一份價值100元的精美禮品,在這份禮品中有很多可以和此產品共同使用,您覺得如何?這樣的話就相當於給您降價了。”客戶聽了,點了點頭。就這樣,張峰的這筆單子掙了2000元。
很多客戶在之前和業務員的博弈中,因為業務員一味地降價,於是認為業務員有利可圖,久而久之養成了還價習慣。這種現象的發生隻能說是沒有經驗的業務員給自己挖的坑。雖說客戶是上帝,但是業務員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一味地遷就客戶,因為客戶的要求是無止境的,有了這次的讓價,就會有下次的讓價,業務員是應付不完的。俗話說,“貨賣有緣人”,對於那些觸犯自己價格底線的客戶,業務員就應該當機立斷及時告知客戶,合適的產品隻有賣給適合的人,才能發揮出產品自身的最大效益和體現你的銷售價值,拖延時間對買賣雙方而言都是不可挽回的損失。
4.記住:“唯唯諾諾的”是無法讓人信賴的
很多銷售新人在麵對客戶時,總是表現得唯唯諾諾,對客戶所說的任何話都言聽計從。他們常常這樣想:“如果我不對客戶尊敬有加,如果我不是每時每刻都順著客戶的話去講,客戶就不會下訂單,不會買我的產品了。”但是,很多時候,事實表明,即便他們對客戶再怎麼低眉順眼,訂單也拿不到手。筆者認為,唯唯諾諾是無法讓客戶信服的。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看不起,別人又怎麼會看得起我們呢?如果我們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別人又怎麼可能對我們的產品有信心呢?
銷售新人周慧向一家保險公司的胡經理推銷電腦,期間不斷討好對方,這種行為讓這位經理十分反感。雖然他知道,她所推銷的電腦質量確實不錯,一開始他說自己要考慮考慮,但是最終他並未購買。周慧不解:“胡經理,我們公司的電腦質量真的很好,你買一台吧,不然我完不成銷售任務了。我給你打九折怎麼樣?”經理嚴肅地回答說:“你用不著這樣謙卑,你推銷的是你的產品,而不是同情。你這樣子,誰還會信任你,買你的東西呢?”一句話說得周慧啞口無言。
熱情會傳染,而不自信的狀態也會傳染,當我們以一種唯唯諾諾的姿態麵對客戶時,客戶會很快感受到我們這種不自信的狀態。即便他本來想要買的,但是最終也會產生拒絕的念頭。如果我們總是以一種唯唯諾諾、低三下四的姿態麵對客戶,不僅會使商品貶值,也會使企業的聲譽和自己的人格貶值。所以,不管麵對什麼樣的客戶,我們都應該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至少應該與客戶平等相待,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贏得客戶。
孫小柔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銷售新人。一次,她走進一家小型超市。麵對貨架前那個女店員冷冷的麵孔,她唯唯諾諾了半天就是不敢開口。經曆了一番思想鬥爭,孫小柔終於慢慢騰騰地來到她麵前,囁嚅著說:“你好,我是化妝品公司的業務員。”女店員轉過頭來,瞪了她一眼問:“什麼事?”“我,我來向你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我沒空聽你說話,快走吧!”沒等孫小柔說完,女店員就很不禮貌地把頭扭了過去。
孫小柔的臉一下子紅了,慢騰騰地走出去了,後來幾天,孫小柔又跑了十多家店,都是這種“沒麵子”的結局。她有些氣餒,打電話告訴經理,說她要辭職。經理聽了慢慢地告訴她:“銷售不是一種卑微的工作,業務員與其他人一樣,都是用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你千萬不要表現得唯唯諾諾,也不要灰心喪氣,隻要堅持下來,肯定會取得優秀的業績。”孫小柔把經理的話牢牢地記在心中。從那以後,她每周都要光顧那些小超市幾次,並大方地和他們攀談,她沒有口若懸河地誇誇其談,沒有談利潤問題,沒有用花言巧語來蠱惑他們,也沒有表現得低三下四、唯唯諾諾,僅僅靠自己正直的人格,換取了店員的喜歡和信任。時間一長,這些店員便與孫小柔成了“老朋友”,接著就把店裏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孫小柔。就這樣,孫小柔的化妝品很快被擺在了三十多家超市的“黃金”貨架上。
大多數的銷售新人,在銷售過程中,一旦和客戶交談起來,就會產生一個自我認定的自卑心態,他們認為在推銷過程中,是自己在求助客戶,甚至是認為自己在麻煩客戶、騷擾客戶,以至於在客戶麵前變得唯唯諾諾、畏手畏腳,甚至坐立不安、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完全不敢展示出自己的真實麵貌與風采。從而讓很多原本可以談下來的訂單,因客戶對他們的印象大減而付諸東流。有經驗的業務高手在推銷之前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每一個顧客都很樂意購買我的產品,每一個顧客都很樂意購買我的產品,每一個顧客都很樂意購買我的產品。”時間久了,自信便會產生。他們從不過分遷就客戶降低產品價格,而是想盡辦法提升產品價值。
現實中有很多業務員害怕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於是在客戶麵前表現得唯唯諾諾,甚至低價促銷,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作為一個業務員,如果你想得到客戶的認同和信賴,那麼你必須有立場,有原則,堅信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
5.你不賣,客戶偏要買
有研究發現,人的心理就是: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吃不到嘴裏的永遠是最香的。在消費行為過程中,我們也經常能夠發現這樣的情形,業務員越是苦口婆心地把某商品推薦給客戶,客戶就越會拒絕,相反,業務員越是百般阻撓,不讓客戶購買,客戶偏要買。我們不妨先看下麵一個例子。
一家小酒店生意總是不見起色,為此老板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妙計:老板讓人在離他酒店不遠的大街上蓋了一所漂亮的小房子,並且在房子牆壁四周打了一些小孔,房門上寫著四個大字:“不許偷看!”很多路人因為好奇,都要對著小孔看看。看進去,映入眼簾的是:“美酒飄香,請君品嚐”,鼻子下麵正好放著一瓶香氣襲人的美酒。於是,聞到酒香的人紛紛走進了這家酒店。越來越多的人“偷看”了小屋裏的美酒,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老板的酒店。
“不許偷看”四個字,使客戶對商品強烈的好奇心受到了阻礙,而導致客戶的心理逆反。於是客戶的欲望被禁止的程度越強烈,抗拒心理也就越大。你不讓我看,我偏偏要看。所以,在銷售中,業務員不妨利用一些客戶的這種心理傾向,相信你不但能把那些“頑固”的顧客軟化,還能讓他們的態度發生360度的大轉彎。
帕克斯基先生的小轎車,已經被使用了十多年,經常出故障,於是他決定換一輛新車。某汽車銷售公司得知了這一消息,派遣了很多業務員向他推銷轎車。剛開始,每一個前來推銷汽車的業務員一進門,就向帕克斯基先生誇耀自己公司的轎車性能多麼好,多麼適合他這樣的公司老板使用,有的甚至還嘲笑帕克斯基先生說:“您的車老掉牙了,再繼續使用,隻會有失您的身份。”“當您的車穿行在馬路上時,隻會讓人投來鄙夷的目光,對於您這樣尊貴的人物真是莫大的諷刺!”這些話讓帕克斯基先生心裏特別反感和不悅,同時也增加了他的防禦心理。“哼,這群家夥隻是為了推銷他們的汽車,還說些不堪入耳的話,我就是不買,我才不會上當受騙呢!”他憤怒地想。有一天,又有一名汽車業務員登門造訪,帕克斯基先生對自己說:“就算這家夥說得天花亂墜,我也不買他的車,堅決不上當。”可是這位業務員一進門並沒有向他推銷汽車,而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讓帕克斯基先生頗感意外的話:“親愛的先生,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您的這部老車質量還不錯,起碼還能再用上一年半載的,現在就換未免有點可惜,還是過一陣子再說吧!”說完隨手送給了他一張名片,並迅速離開了。這位業務員的言行一下子消除了帕克斯基先生心理防禦,因此其逆反心理也逐漸地消失了。看著這位業務員遠去的背影,帕克斯基先生認真思量一番之後,還是覺得應該給自己換一輛新車。於是五天之後,他撥通了名片上的電話,向那位業務員訂購了一輛新車。
一般來說,客戶本能地對業務員存有戒心,業務員越是熱情,越是把自己的產品說得好,客戶越是覺得他虛情假意,隻是為了騙自己的錢而已。那麼客戶的這種逆反心理在具體消費過程中,到底是怎樣表現的呢?(1)駁斥客戶往往會故意針對業務員的說辭提出反對意見,讓業務員知難而退。(2)沉默在業務員苦口婆心地介紹和說服的過程中,客戶始終保持緘默,態度也很冷淡,不發表任何意見。(3)我知道不管業務員說什麼,客戶都會以一句台詞應對,那就是“我知道”,意思是說,我什麼都知道,你不用再介紹。(4)無情拒絕在業務員向客戶推薦時,客戶會堅決地說:“這件商品不適合我,我不喜歡。”很多銷售新人不懂得客戶的逆反心理,在銷售過程中,總是片麵地、滔滔不絕地介紹產品,而不顧客戶的感受,結果隻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客戶的拒絕。
逆反心理既會導致客戶拒絕購買自己的產品,也會促使其主動購買自己的產品。關鍵是要學會反其道而行之,從相反的思維方式出發,消除客戶對自己的逆反心理,從而使客戶主動購買自己的產品。
公司有兩套位於海邊的別墅房,由於定位高端,很長時間鮮有人前來購買。有一天,一位客戶看中了這兩套房,一直猶豫不決。當時孫紹陽正在推銷這兩套房子,為了把第一套房子賣出去,他對客戶說:“您看的這兩套房子,第一套已經有人預定了,他讓我幫他留著,您還是看看第二套房子吧。”這位客戶一聽心想:“聽你這意思,第一套房子肯定是比第二套房子好啊!我幹嘛要買一套不好的房子呢?”於是對他說:“我還是再看看吧。”孫紹陽說:“那行,您要是決定買的話就打電話告訴我一聲。”一周之後,客戶突然接到孫紹陽的電話。在電話裏,孫紹陽對客戶說:“您還想買房嗎?現在兩套房都沒人要了。原來那個客戶遇到了一點兒小麻煩,資金一時周轉不過來,所以就不買了,您要是想買的話,就再來看看吧!”客戶一聽這話,樂了心想:嘿,自己的運氣還真不壞,可以把第一套房子買下來了。”這單生意就這麼被孫紹陽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