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學習無止境,眼睛出金來(1)(3 / 3)

老翁一個又一個字把他個人的背景吐出來,小夥子漸感尷尬,他剛才在老師麵前班門弄斧,難得老師耐心細聽,沒有點破。

劍橋可愛之處,正在於此。老教授沒有半點兒架子,也不會指指點點。他們會讓年輕人有時不妨作出自我膨脹的舉動。

年輕人的傲氣與豪情,教授的謙厚誘導,在劍橋構成一種獨特的學術氣氛。

人生感悟

在謙虛和自誇之間,要懂得掌握分寸。過分的謙虛等於自誇,過分的自誇離真正的謙虛會越來越遠。

食髓知味

尼泊爾一名頗具經驗的獵虎專家艾默特裏,告訴了我一個有趣而又恐怖的事實:一般活動於叢林中的老虎,喜歡捕食肉質豐厚 的動物,如斑馬、水牛、鹿兒等等,它們對於人類興趣不大,狹路相逢時,隻要人類不主動采取攻勢或是驚慌奔逃而引起誤會,老 虎通常是不會撲而噬之的。然而,奇怪的是:一旦老虎吃過人肉之後,卻會樂此不疲,見人就吃。像這類“食髓知味”的老虎,是 危險性最高的。鑒於此,尼泊爾的野生動物如果發生老虎噬人的意外事件,有關當局一定會派遣這位獵虎專家去把這頭老虎生擒回 來,放到動物園去,關進鐵籠子裏,以策安全。

我好奇地反問:尼泊爾國家野生動物園裏有七八十隻老虎,他又如何辯識哪頭老虎曾噬人肉。

艾默特裏答道:曾噬人肉的老虎,一旦嗅到人氣,看東西的眼神和走路的動作,都會起著明顯的變化,有經驗的獵虎者一看便 知,一知便立刻發射麻醉針,百發百中。

瞧,瞧啊,叱吒林中的老虎之所以會淪為可憐兮兮的“籠中客”,全因為那眼神那動作在無意識中出賣了它。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人生感悟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不找借口

世界上最容易辦到的事,就是找個借口。

狐狸吃不著葡萄,它就找出一個美麗的借口:葡萄是酸的。

我們都譏笑狐狸的可憐,但我們卻又不自覺地為自己找借口。

“要是我有機會讀大學,我早就成了風雲人物。”這是我沒受到高等教育的借口。

“我要是身體好,早就下海經商,說不定也成了百萬元戶。”這是找身體差的借口。

“如果我年輕20歲,我會創辦自己的公司,也許早就可以橫行天下。”這是找年齡的借口。

“要是我運氣好一點,哪裏還會是一般員工,總經理位置是我的。”這是找運氣的借口。

總之,找借口不費力氣,而且可以輕描淡寫地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

於是,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可以安於現狀,可以為自己解脫。

然而,借口又不太穩當。

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的最高學曆是初中,且還有一年沒讀書。

富蘭克林·羅斯福患小兒麻痹症,下肢癱瘓,但他卻連任四屆美國總統。

“蚊帳大王”楊百萬,66歲才開始擺小攤做生意。

盛田昭夫以經營電器做起,經曆過無數的挫折和失敗,最終把“索尼”推上世界名牌的寶座。

他們不喜歡為自己找借口,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最終他們成了世人矚目的風雲人物。

由此,我們說借口是美麗的謊言,是一種連自己也騙不過的“掩耳盜鈴”。

不找借口就是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