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圓明園,各有各的打算(1 / 2)

同治親政後抓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重修圓明園。

圓明園本是康熙賜給當時四阿哥胤禛(雍正)的一座明代花園,在雍正即位後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後來成為雍正的主要辦公地點。在隨後的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圓明園不斷被擴建,在投入了巨量的財力和人力之後,終於形成了一座占地五千三百餘畝的超級皇家園林。這座園林,中西合璧,園內建築堪稱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裏麵還收藏了無數的文物、珍寶及圖籍,幾乎相當於大清王朝的博物館和圖書館。

鹹豐在世時,慈禧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伴隨著自己的丈夫在圓明園居住,如今鹹豐早已去世,而圓明園也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被毀於一旦。同治親政後,便在慈禧的授意下,在朝議中提出要重修圓明園。此議一出,朝野為之一震。事實上,早在同治七年時,慈禧就曾想重修圓明園,但遭到了王公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加上當時戰亂剛平,國庫也實在沒有富餘,慈禧也隻好作罷。同治大婚後,小皇帝也曾提議重修圓明園(估計是慈禧撮弄),但被自己的師傅、大學士李鴻藻以“不應以有用之財,置於無用之地”而否決掉了。

當時大臣們最擔心的是,以當時大清的財力,有能力去重修圓明園嗎?畢竟,這個工程用度浩大,最保守的估計也需要耗費白銀一千萬兩以上。當時清廷和各地都在搞洋務運動,到處都要錢,如今要增加這樣一筆巨款,本就不寬裕的國庫根本就拿不出來。

不出所料,大臣們很快就提出反對意見,禦史沈淮、遊百川首先上疏,要求緩修圓明園。同治見大臣們反對,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這是慈禧太後的意思,讓他們不要進諫了。誰料沒過兩天,遊百川再次上奏停修園工,這下把小皇帝惹惱了。

隨後,同治怒氣衝衝地召見了遊百川,其破口大罵道:“你難道沒有爹媽嗎,豈有父母想要的,你非要故意違抗的?”遊百川早有準備:“皇太後想頤養天年的話,不如就近增飾西苑,作為臨幸之地,一來容易建造,二來費用也低很多。”同治冷笑道:“你說得很好。那你現在就寫個奏章,朕交上去給皇太後看。”說完,同治把禦筆丟給遊百川,讓他當場就寫。

遊百川沒想到小皇帝如此失儀,他哪敢動皇帝的禦筆,隻能戰栗道:“不敢。”同治不耐煩地說:“朕讓你寫,廢話那麼多幹嗎?現在就寫!”遊百川不得已,隻好當場寫好交給同治。同治收後,哼了一聲,道:“你這個奏章就是證據。以後要修西苑的話,你少跟我那麼多廢話。”第二天,同治便以阻擾皇帝“盡孝之心”的名義將遊百川革職,以警告群臣不要再行反對。

在小皇帝的嚴旨之下,重修圓明園的工程很快開工。由於庫帑不足,同治隨後向王公以下京城內外的大小官員伸手要錢,美其名曰“捐獻”。作為群臣之首,恭親王奕訢倒是帶頭捐了兩萬兩銀子,但出於何種心態,卻不得而知。隨後,同治下令立刻清理慈禧太後原來居住的“天地一家春”建築廢墟,共拆除一千多間倒塌的房屋。緊接著,同治又命人采辦木料,準備正式開工。在此期間,慈禧和同治還多次催促建築工程的設計人員趕緊將燙樣(建築模型)送來,慈禧還給燙樣提了很多意見,並在原鹹豐時期的“天地一家春”舊址上重新規劃了一個萬春園,成為慈禧今後居住消閑的場所。

不過話說回來,慈禧歸政以後,在皇宮中也是百無聊賴,這才動了要重修圓明園的念頭。也許當時的慈禧認為,好歹自己辛苦了十幾年,這大清帝國如今和平安寧,頗有中興之象,既然皇帝親政了,自己退居二線,享享清福也是應該的;何況,圓明園曾經有過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如何打發歸政後平淡而寂寞的生活,最好的辦法恐怕就是重修圓明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