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課 發生自然災害時的自護自救(1 / 3)

引導問題

1.怎樣預防地震帶來的危害?

2.如何躲避雷擊?

3.遭遇水災如何避險?

自然災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風等自然現象給人類造成的災害。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能力,人們還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也無法完全抵禦自然災害的破壞。但是完全可以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地減少損失。

一、如果遭遇地震,你該怎麼辦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裏氏8.0級特大地震,此次地震已至少造成6萬9千多人遇難,3萬7千多人受傷,1萬8千多人失蹤。麵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一)準備好緊急備用物品

①飲用水;②食品、嬰兒奶粉;③急救醫藥品;④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幹電池;⑤現金、貴重物品;⑥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二)地震突然發生時,應該如何緊急避險

1.就近躲避

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采取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

為什麼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這是因為:

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根本來不及跑到樓外,反倒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踩踏造成傷亡。

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

大地震時,人們在房中被搖晃甚至拋甩,站立和跑動都十分困難。

2.因地製宜,選擇安全合適的避震地點和方法

(1)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①床沿、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②內牆牆根、牆角;

③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2)在大型公共場所遭遇地震怎麼辦?

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如果你在商場、書店、地鐵等處:

首先要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如果你在行駛的車內:

盡量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如果你在學校:

不要向教室外麵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牆角,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麵轉移;

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3)身處高層建築中遭遇地震怎麼辦?

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麵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在高層建築中一旦遭遇地震,千萬不要乘坐電梯。因為這時的電梯一般都會斷電,逃生者進入後會被困在其中,反而處於更危險的境地,給救援工作增加難度。逃生時應從應急通道有秩序通行。

不可盲目跳樓。相對安全時,可考慮用繩索(沒有繩索用撕開的床單等連成繩索)通過窗口、陽台下滑到下麵樓層,再尋找安全通道逃生。

可從陽台或臨街的窗口向外部發出求救信號,比如白天揮動鮮豔的物品、向樓下拋物、擊打東西發出聲響,夜間可用發光的手電、應急燈等。

(4)在電梯中遭遇地震怎麼辦?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製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係、求助。

(三)強震過後如何自救

穩定生存空間,保存體力,克服恐懼,等待救援。

1.保持呼吸暢通

設法將雙手從壓塌物中抽出來,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開身邊的較大雜物,以免再次被砸傷和倒塌建築物的灰塵嗆悶發生窒息;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頭部。

2.保持存身空間

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擴大活動空間,設法脫離險境。記著朝向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3.保持體力

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製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4.維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5.遇到火災時

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待搖晃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轉移時要彎腰或匍匐、逆風而行。燃氣泄漏時,同火災時一樣,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用濕布捂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四)地震之後若多人被掩埋,如何來互救

(1)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

(2)要根據房屋結構,先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再行搶救,以防止意外傷亡;

(3)先搶救建築物邊沿瓦礫中的幸存者,及時搶救那些容易獲救的幸存者,以擴大互救隊伍;

(4)外援搶救隊伍應當首先搶救那些容易獲救的是醫院、學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員密集的地方;

(5)救援需講究方法。首先應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塵土,防止窒息,再行搶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對於埋壓廢墟中時間較長的幸存者,首先應輸送飲料,然後邊挖邊支撐,注意保護幸存者的眼睛;

(7)對於頸椎和腰椎受傷的人,施救時切忌生拉硬抬;

(8)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後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采取包紮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對於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傷員,應盡可能在現場進行救治,然後迅速送往醫院和醫療點。

避災自救——地震

1.在室內如何藏身?

(1)立即躲到牆根、牆角或遠離窗戶的室內門道裏。

(2)身體應緊貼牆根、牆角,頭部盡量靠近牆麵。

(3)可隨手取些被褥、枕頭,掩住自己的頭部。

2.發生燃氣泄漏時如何逃生?

(1)切斷總電源,迅速離開現場。

(2)千萬不要使用明火。

(3)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處。

(4)若被倒塌物砸壓,應設法將臉朝向通風口,等待救援。

3.被塌落重物壓住身體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