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課 生活安全常識(3 / 3)

2.已在微波爐中解凍之肉類及家禽,不可再冷凍。因在微波爐中解凍,事實上己使外麵一層開始低溫加熱。在這種低溫下,細菌可能已繁殖到危險的數量。雖然再冷凍可使繁殖停止,卻不能將活細菌殺死。所以,已用微波爐解凍之肉類,必須加熱至全熟,如不吃,再收入冰箱。

七、異物進入氣管的處理

氣管是人呼吸的通道,如果誤將異物吸入氣管,就有可能引發咳嗽、呼吸困難、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怎樣預防異物進入氣管呢?

(1)氣管異物一般是從口腔誤食進入的,所以不要將紐扣、玻璃珠、圖釘等物含在嘴裏。這樣既不衛生,又容易發生危險。

(2)吃東西時不要同時做別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鬧,以免將口中的食物誤吸入氣管內。

現場急救

食物或其他異物嗆入氣管後,即出現刺激嗆咳、氣喘、胸悶和麵色青紫。此時應立即從背後抱起病人,一手握成拳頭,大拇指伸直頂住病人上腹部(心窩部),另一手手掌壓在此拳頭上,然後雙臂用力作向上、向內的緊壓、緊縮動作,有節奏地一緊一鬆,直至將異物衝出。如果病人已仰臥在地,搶救者可兩腿分開騎跨在病人腰部,同樣地一手握拳,用大拇指對向病人上腹正中部,另一手壓於此拳上方進行推壓。一些小異物如米粒嗆入氣管時,可讓病人取頭低位並用力咳嗽,另一人拍擊病人背部,異物可隨氣流排出。如果異物較大,不易咳出,病人麵色已青紫,此時應托起病人下頜,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火速將其送醫院五官科或呼吸科,作氣管鏡手術將異物取出。

八、異物入眼的緊急處理

眼睛是人類最重要的生理器官之一。眼睛受傷,輕則損害視力,重則導致失明。異物入眼處理不好,會使眼睛受到傷害。常見的異物入眼包括沙粒、灰塵、小蟲、酸堿液體和其他藥水等。

(一)沙粒、灰塵、小蟲等物吹入眼中時

沙粒、灰塵、小蟲等物吹入眼中時,千萬不要用手搓揉或用手帕等物亂擦,以免損傷角膜,同時也不要用手馬上去觸摸眼部,以免引起細菌感染。

(1)可用清潔的水洗眼,或是將清水裝入壺內,用水流衝洗眼睛。然後仔細察看是否能看到眼瞼中的異物,如能看到,就用幹淨的手帕或紗布將異物粘出,不能太用力,也不能用太硬的布,否則易擦傷角膜。

(2)異物入眼時,如果不能馬上找到清水,則閉上眼睛,低頭,或是將上眼瞼拉下蓋在下眼瞼上,使產生較多眼水,以便將異物溶化或衝出。

(3)也可以請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眼皮的外緣,輕輕向外推翻,找到異物,用嘴輕輕吹出異物,或者用幹淨的手帕輕輕擦掉異物。翻眼皮時要注意將手洗幹淨。

(4)如果用以上方法仍未能取出異物,或是眼中總是有異物感時,就要到醫院去檢查治療了,因為角膜可能已經受到了損傷。當眼部受到外來撞擊而有眼鏡玻璃等危險物進入眼睛時,就要用消毒紗布蓋住眼睛並速至醫院治療。自己不能試圖將異物取出。

(二)酸堿液體和殺蟲水、農藥等進入眼睛時

酸堿液體(如氨水、石灰水、清潔劑等)和殺蟲水、農藥等進入眼睛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衝洗患處,絕對不能亂揉。如係石灰水濺入眼睛,要先剔除石灰顆粒,再用水衝洗(如果是生石灰入眼,更應注意不能立即用水衝洗)。酸性物燒傷,可用2%~3%小蘇打水衝洗;堿性物燒傷,用稀食醋或1%醋酸衝洗,然後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九、異物入耳的緊急處理

異物入耳包括小蟲、水及一些小物品(如小石、豆類、紙片)塞入外耳道。小蟲和水入耳一般人都有可能碰到,小物品入耳則大多是由玩鬧中造成的。小蟲爬進耳朵裏時,不要急於用手去摳,也不要用鑷子等物去夾取,因為這樣會促使小蟲在耳內亂爬,以致傷害耳膜。處理方法有兩種:

(1)用電燈或電筒接近耳邊照射外耳道,蟲子多有趨旋光性,看見燈光後一般會自動爬出來。

(2)往耳中滴入一滴油(花生油、豆油、橄欖油、甘油均可)將蟲子殺死,然後將耳傾斜一邊,讓殺死的小蟲跌出來。最後用棉簽或紗布將耳內的油擦幹淨。(醫生建議第二種方法較為有效)

遊泳或淋浴時常有人不慎將水灌入耳內。發生這種情況時可將頭側向耳朵進水的一邊,然後單腳跳幾次,或是用棉簽輕輕塞入耳中,將水分吸幹。

用以上方法都未能將耳中的異物或水弄出時,應到醫院診治,以免耳膜受到損傷或是引起發炎。預防的辦法是在遊泳時戴上耳塞或在外耳道塗些凡士林。

十、魚刺卡喉怎麼辦

魚類是營養豐富的食物,許多人都愛吃魚。但是魚一般都有魚刺,有的同學在吃魚時不夠細心,來不及將魚刺剔除就囫圇吞下,常發生魚刺卡喉的現象。而魚刺卡在喉中,有些還深深紮到肉裏,咽不下,吐不出,很是痛苦。並且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嚴重的連水也咽不下。如果魚刺停留時間較長,或者損傷了咽壁或食管粘膜,造成局部發炎,還可能會有發燒、全身不適等症狀。炎症要是向周圍擴散,還能並發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以往人們常用一些土辦法治療魚刺卡喉,如喝食醋、吞咽飯團或饅頭等,這樣做並不科學,反而有可能加深紮傷。也不能用手指去挖,否則會把魚刺推向深處,造成局部更嚴重的損傷,同時給取魚刺帶來更多的困難。正確的做法是到醫院讓醫生治療,以保安全。平時就餐要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既是為了更好的吸取營養,也是為了安全。

十一、家庭清潔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家庭清潔用品可謂琳琅滿目,根據用途,這些產品大致可以分為衣物清潔用品、蔬果清潔用品、廚衛清潔用品、牆地清潔用品幾大類。如果使用不當,這些化學合成物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某些化學物混合後還會發生化學反應,引起人體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家庭清潔用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接觸較多的化學產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十分重要:

(1)不能使用洗衣粉洗滌餐具,洗衣服時也不能用量過多。洗衣粉的安全劑量為10克左右。如果濃度過高,洗衣粉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對人的肝髒和心血管係統產生不良影響。誤服洗衣粉,可出現胸痛、惡心、嘔吐、腹瀉、吐血、便血、咽喉疼痛等症狀。由於洗衣粉具有較強的去汙性,能把人體的油脂洗掉,引起皮膚幹燥,部分人有刺痛的感覺和其他過敏症狀,所以一次使用洗衣粉不能過多,更不能用洗衣粉洗頭、洗澡。

(2)使用專用的洗滌劑洗滌蔬菜、水果、餐具時,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洗後要用流水衝洗幹淨。有些人誤以為蔬果、餐具洗滌劑有消毒作用,在最後衝洗時隻是馬馬虎虎地涮幾下,致使蔬果、餐具上殘留有洗滌劑。

(3)使用任何一類清潔用品時,都不要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混合使用,以免產生化學反應。

課外資料

觀賞花木應防毒

無論是在美麗的大自然裏,還是在人們舒適的居室環境中,我們都能夠看到成百上千種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的奇花異木。美麗的花木陶冶了心情,美化了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安全帶來隱患。因為,在這些美麗的花本裏麵,有上千種是有毒的。其中有一些還是人們常見和樂於栽培的品種。

花木含毒分為幾種情況,有的全株都含有毒物質,有的則隻是集中在根、莖、葉片或花朵裏。一些花本雖不含毒,但其花粉卻能致病,過敏性體質的人的鼻粘膜接觸到這些花粉後,常引起過敏反應,導致咳嗽、氣喘、鼻炎的發生。不過,含毒花木的有毒物質並不向空氣中擴散,隻要我們不去采折和玩弄有毒花本的枝、葉、莖、花、果,一般都不會發生意外。家庭和公園所常見栽培的花木中,以下品種是含有有毒物質的:

一品紅 全株有毒,白色汁液能夠刺激皮膚紅腫,誤食莖、葉後有中毒死亡的危險。

黃杜鵑 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如果誤食就會中毒。

水仙 鱗莖內含有拉可丁,誤食會引起腸炎、嘔吐。葉和花的汁液能使皮膚紅腫。

含羞草 體內含有含羞草堿,過多的接觸會引起人的毛發脫落、眉毛稀疏。

花葉萬年青 花、葉內含有草酸和天門冬素,誤食會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腸胃腫痛,甚至傷害聲帶,使人變啞。

仙人掌類植物 刺內含有毒汁,人體被刺後易引起皮膚腫痛和搔癢等症。

小常識

燃放煙花爆竹如何保證安全?

煙花爆竹在許多城市已經明令禁止燃放了,但在有些地方仍然是允許的。北京市從2006年開始實行春節期間限放規定。在明令禁止的地方,同學們要認真遵守當地的有關法規;在允許的地方,燃放煙花爆竹時該如何注意安全呢?

(1)兒童燃放爆竹時應該由大人帶領。

(2)煙花爆竹應該存放在遠離火源的安全地方,不能放在爐火旁。

(3)為了防止發生火災,嚴禁在陽台、室內、倉庫、場院等地方燃放鞭炮。也不允許在商店、影劇院等公共場所燃放。

(4)嚴禁用鞭炮玩打“火仗”的遊戲,這樣做很容易傷人。

(5)燃放時,應將鞭炮放在地麵上,或者掛在長杆上,不要拿在手裏,這樣做很危險,容易發生傷害。

(6)點燃鞭炮後,若沒有炸響,在未確認不存在安全問題以前,不要急於上前查看。

(7)燃放煙花爆竹,不要橫放、斜放,也不要燃放“鑽天猴”之類的升空高、射程遠的難以控製的品種,以防止引起火災或炸傷人。

思考題

結合親身經曆說說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