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課 消防安全常識(2 / 3)

(4)生火時千萬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以防猛烈燃燒發生火災。

(5)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

(6)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

民用液化石油氣分瓶裝和管道兩種,通常以液態形式在常溫高壓下貯存,是易燃易爆的有毒氣體,一旦人們不小心導致漏氣並遇到火源,即會發生火災或爆炸,因此,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

(1)裝有液化石油氣的鋼瓶,必須存放在符合安全規定的廚房裏,鋼瓶與爐具之間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室內不能同時放置其他灶具(火源),並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

(2)室內液化石油氣爐、熱水器使用時,注意通風排氣,防止二氧化碳中毒及液化石油泄漏時積聚過多而引起爆炸。多次點火不著時,要停止片刻,待泄漏的液化石油氣體逸散後再重新點火,以防止液化石油氣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濃度而引起爆炸。

(3)使用液化氣時,要有人看管,不可遠離,隨時注意調節火頭的大小,防止湯水外溢澆滅火焰或被風吹滅火焰,引起跑氣。

(4)液化氣罐應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開水泡或火烤。

(5)如發現有氣漏出,應立即采取措施:打開門窗,用扇子扇,以便通風換氣(但不能用電扇吹),然後查找漏氣部位。

(6)要經常檢查膠管是否老化、破裂,檢查角閥和減壓閥的接口處是否漏氣,發現問題要及時更換。

(7)使用管道液化石油氣的用戶不能擅自改裝管道。

(8)如發現液化石油氣泄漏,要及時關閉角閥,立即打開門窗,加強通風,使液化石油氣體逸散。千萬不能觸動電源、電器開關或點火照明查看。

(9)氣瓶內殘液(渣)應由充裝單位統一回收,嚴禁用戶擅自處理。

3.用電防火注意事項

家庭電氣著火往往是由於家庭使用的電氣線路出現短路、過載運行、接觸電阻過大等問題,產生火源而造成的,做好電氣防火,應注意如下幾點:

(1)家庭用電表宜選擇10安培以上,並安裝漏電保護開關。

(2)安裝電源電線要嚴格按照安裝規範,禁止非電工人員安裝,嚴禁亂拉亂接。

(3)發現電線、開關、插座有殘舊或老化現象的,要及時更換。

(4)不要同時在同一插座上使用多個電器,大功率電器要有專線供電。

(5)安全使用各種電器裝置,並做到人離斷電。

(6)電氣裝修要選用經消防部門鑒定合格的產品,藏於牆內或天花板內的電線要有鋼管或硬塑料管保護,開關、插座應避免裝在木板或其他可燃材料上。

(7)日光燈要選用質量可靠的低溫鎮流器,不準將升溫高的鎮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天花板上,其電容量必須與燈管一致。

(8)電氣起火時,滅火前應首先切斷電源開關,以防觸電。

(9)如家用電器或燃氣灶起火,應迅速關掉電源或爐灶開關,千萬不能往電器、電線或燃氣灶上潑水。

4.停電之後應注意哪些防火問題

(1)有條件的,要用應急照明燈,盡量不用明火照明。若條件受限而用油燈、蠟燭等明火照明時,要遠離蚊帳、門窗簾、書、報紙等可燃物。

(2)使用油燈、蠟燭應急照明必須有人看管,做到人離開或睡覺前將火熄滅。

(3)不要拿著蠟燭、油燈在床底下、櫃櫥內以及狹小的地方找東西,以免不小心掃著可燃物引發火災。

(4)要將電熨鬥、電烙鐵和電熱毯的電源插頭及時拔掉,防止來電後長時間通電,溫度升高而引發火災。

(5)要將電視機、收錄機、組合音響的電源插頭及時拔掉,防止來電後長時間通電,使絕緣層被擊穿發生短路而引起火災。

(6)對於油燈,盡可能采用有玻璃罩的油燈。

二、滅火基本知識

1.火災類型和滅火器的選擇

火災分為五類,應使用相應的滅火器材。

一類指含碳固體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等燃燒的火災。可用水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幹粉滅火器;

二類指液體(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燒的火災,可用幹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

三類指可燃燒氣體,如煤氣、天然氣、甲烷等燃燒的火災,可用幹粉滅火器;

四類指可燃的活潑金屬,如鉀、鈉、鎂等燃物的火災,可用幹沙式鑄鐵粉末;

五類指帶電物體燃燒的火災,可用二氧化碳、幹粉滅火器(禁止用水)。

2.滅火器使用方法

三、火險報警

法律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規定:“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阻攔報火警或者謊報火警的,處警告、罰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擾亂公共秩序、妨礙公共安全……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以往一些假報火警者都曾分別受到行政拘留、罰款、警告等處分。

報警要注意以下幾點:

(1)撥打“119”火警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2)要說明失火單位或住戶所在的區(縣)、街道或鄉、村。有重名時,要區別開來,以免找錯。地名或單位名稱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強調,說得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