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遊樂設施的安全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檢驗合格標誌。按照國家規定,遊藝機和遊樂設施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凡經過安全檢驗合格的遊樂設施,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安全檢驗合格標誌,並粘貼在遊樂設施的醒目地方,遊客不要乘坐未檢、檢驗不合格或超期未檢的遊樂設施。
2.注意乘坐須知。在遊樂設施醒目的地方都張貼有“乘客須知”,要仔細閱讀後再行乘坐。乘坐前,乘客一定要在安全柵欄外等候,人多時要排好隊,切不可翻越柵欄。
3.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乘客按照工作人員的指揮順序上下。上下時,注意頭上和腳下,以免磕碰或跌倒。在遊樂設施未完全停穩或工作人員沒有通告以前,不許自行走出座艙。有門的遊樂設施在運行中嚴禁乘客自行開門,不許故意搖動座艙。
4.乘坐時注意係好安全帶,並檢查是否安全可靠,運行時要兩手緊握安全把手或其他安全裝置,安全帶絕對不能解開。
應急策略
乘坐過山車發生突然停電或故障時,不要驚慌。因為過山車裝有防倒裝置,保持車不下滑。即使停電、發生機械故障,過山車也不會脫離軌道。工作人員趕來後,將逐個為遊客開啟安全棒。遊客要按照工作人員安排,一個一個沿著步行梯撤離到安全地帶。
四、冷靜應對恐怖事件
背景資料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機在美國的上空飛翔,然而這四架飛機卻被劫機犯無聲無息地劫持。當美國人剛剛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之時,紐約世貿中心、華盛頓五角大樓連續發生撞機事件,世貿中心的摩天大樓,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造成了3000多人喪生。這就是轟動全球的“9·11”事件。整個美國都為之震驚,人們陷入了極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這是美國曆史上遭遇的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
2005年7月7日,在倫敦剛剛獲得第30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還不到20個小時,倫敦金融城地下的幾個地鐵站相繼發生劇烈爆炸,同時在地麵上的一輛雙層公共汽車也發生了爆炸,造成56人死亡,700多人受傷的慘重後果。7月21日,又是一個星期四,倫敦地鐵和公交車再次發生爆炸,所幸沒有造成嚴重損失,隻有1人受傷。
此外,發生在伊拉克、埃及、約旦、印度等國的恐怖襲擊事件也不斷造成人員死傷和持續的社會心理影響。
恐怖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突發性和後果的嚴重性。恐怖犯罪是一種嚴重影響公共秩序和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雖然恐怖襲擊事件似乎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但是掌握必要的防備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們在公共場所遭遇恐怖襲擊,首先要記住一點:冷靜。然後再根據不同的恐怖事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化學恐怖事件
災害性化學事故或化學恐怖事件的發生往往出乎意料,一旦發生,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有毒有害氣體的泄漏,引起爆炸、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可致人死亡,給救援工作造成極大困難。
化學恐怖事件發生後,有毒有害氣體通過擴散汙染空氣、道路、水源和設施,在短短幾分鍾內可廣泛擴散,在短時間可出現大批有同樣症狀的傷病員。
化學恐怖事件發生後,由於化學毒性的作用可引起人體皮膚、組織糜爛,呼吸困難,驚厥、昏迷,並可以破壞生態環境,使生物死亡,樹木枯萎,而且在短時間內不易清除。
應急策略
當發生化學恐怖事件時,要立即有秩序地迅速向事故區上風方向疏散,同時撥打110電話。
(二)爆炸性事故防護
(1)立即在短時間內利用就近地形、地物,采取正確的防護動作隱蔽。
(2)空曠地沒有隱蔽物時,立即俯臥,腳朝向爆炸方向,臉朝下,雙眼緊閉,雙手交叉,額頭枕在臂肘處,盡量不讓皮膚裸露。
(三)氣體狀事故防護
減少人體與毒物接觸,戴上口罩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害物被吸入,在空氣不流通處應防止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
(四)液體狀事故防護
皮膚、眼、鼻和口腔黏膜染毒時,要用大量清水衝洗,同時對受汙染的衣物等進行清洗。
(五)易燃品泄漏防護
常見的易燃品有汽油、原油、苯、酒精等,在其泄漏時或恐怖分子潑灑時,在現場應防止出現火花,以免引起火災。
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還可能發生矛盾衝突、甚至暴力事件;偷盜、搶劫事件;以及傳染病傳播的危險,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防身知識與方法》、《飲食衛生安全常識》等章節中會有詳細介紹。
思考題
學習以下這首《平安歌》,並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平安歌
路上安全第一,上車下車莫擠;少在中途留停,盡量結伴同行。
遇險注意避讓,莫要失措驚慌;學會自我保護,切勿逞能好強。
病從口入牢記,飲食衛生注意;遠離假冒偽劣,包裝要看仔細。
杜絕安全隱患,嚴禁違章用電;預防勝於救災,遠離爆竹香煙。
防盜其實不難,養成良好習慣;發現異常情況,護好現場報案。
防騙容易成功,遇事需要冷靜;不貪一時小利,天上不掉餡餅。
首選食堂就餐,莫去小攤吃飯;確保飲食安全,過個健康假期。
酗酒害己傷人,莫要樂極生悲;切莫聚眾賭博,不上非法網站。
假期不忘學習,提高自身能力;適當放鬆身心,張弛結合有益。
以上字字句句,同學切記切記;平安方得幸福,家人師生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