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雜謀雜智,見仁見智(3)(2 / 3)

接著,王佐又趁別人不在的時候,對陸文龍講述了他的身世,一開始陸文龍不相信,要把王佐殺了。於是,王佐叫出來藏在一旁的奶娘,讓她作證。陸文龍頓時痛苦萬分,情急之下,便要去找兀術報仇。但被王佐拉住,讓他不可輕舉妄動,先隱忍一時,伺機行動。

這個時候,金兵運來了一批轟天大炮,準備深夜轟炸嶽家軍營,幸虧陸文龍趁人不注意時,用箭書報了信,才使嶽家軍免受了損失。當晚,陸文龍、奶娘及王佐便投奔到宋營。

雖然王佐斷了臂,但是卻使嶽家軍又多了一員猛將,在日後的抗金戰爭中,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由於陸文龍武藝的實在是太高強了,在戰場上,嶽家軍沒有人能夠戰勝他。於是,王佐便想到利用戰場外的一些活動來控製戰爭時局,這個苦肉計便因此而生。可見,很多時候功夫在戰場之外。

在競爭中,有很多人並不是因為能力不夠或是實力不濟被打敗,而是因為自己在競爭之外的功夫沒有做夠。

94運用“演戲”,“指桑罵槐”

人的一生有諸多無奈,諸多阻礙。有些事想做不能做,有些話欲發卻又不能發。但當發還得發,當做還得做,隻是需要選擇方式而已。生活中最常借用的方法是“指桑罵槐”。至於某些善於“演戲”的人則會“掛羊頭賣狗肉”,隻要有人買,他就賣。

明憲宗成化年間,宮中有一位演員,由於他善於扮演滑稽角色,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阿醜”。阿醜是一個聰明機敏,正直無私的人,他經常以演戲的方式勸諫明憲宗朱見深。

在當時的朝中有一個大宦官,他權傾朝野,煊赫一時,名叫汪直。這個汪直十分狡黠,善於迎奉,很討明憲宗的歡心,憲宗便讓他掌管西廠。於是,他便更加囂張跋扈,為所欲為,對朝中忠臣視為眼中釘,對奸佞小人則委以重任。一時朝廷上下人人自危。對於這種情況阿醜大為不滿,由於他地位低下,便想以演戲的方式向明憲宗勸諫。

一次,阿醜和同伴們為明憲宗演戲。阿醜裝扮成一個酒鬼,一步三搖,東倒西歪地走上戲台,隻見他手中提著酒壺,對著嘴大口灌酒。這時,一個人騙他說:“內閣大學士來了!”本來是想讓他有所畏懼,不得放肆。但是阿醜卻如同沒有聽見,繼續作佯狂濫飲的樣子。那人又嚇唬他說:“皇帝駕到!”阿醜聽後仍然是無所顧忌,照舊大口灌酒。那人突然又說:“汪太監來了!”阿醜一聽裝作大吃一驚,連忙扔掉了酒壺,畢恭畢敬地準備迎接汪直。這時那人裝作不解,故意問道:“萬歲爺來了你都不怕,為何一聽汪太監來了就嚇成這樣子?”阿醜以酗酒者的口吻說:“我隻知道有汪太監,不知道還有萬歲爺。”

又有一次,阿醜在演戲的時候,裝扮成汪太監的樣子,隻見他手執雙铖,大搖大擺地上場。這時有人過來問他,為什麼拿兩把斧頭。阿醜回答說:“這不是斧頭,這是铖!我全靠這兩铖呢!”那人又問:“這兩铖有名字嗎?”阿醜回答說:“有。”他舉起左手說:“這是王越!”然後又舉起右手說:“這是陳铖!”(王越和陳铖是汪直的左膀右臂)說罷,便把兩铖在手中舞弄了一番,逗得明憲宗捧腹大笑。

雖然在當時明憲宗哈哈大笑,但是回去後仔細一琢磨,卻總是感到不是味兒。這時,又加上一些正直官員不畏強暴,繼續給憲宗上書彈劾汪直,說他勾結王越和陳铖,欺君害民,“天下隻知西廠,不知朝廷,隻怕汪直,不怕皇上。”於是明憲宗便下令關閉西廠,將王越和陳铖削籍為民,將汪直貶謫出京,調任南京禦馬監太監。從此,汪直地位便一落千丈。

阿醜不但以演戲這種方式彈劾了汪直,為民除了一害,還曾以演戲方式彈劾過保國公。保國公朱永是皇親國戚,曾任總兵官,又掌管京軍團營。有一次,朱永私自命令手下大批士兵給自己營造府第。阿醜知道後,便通過演戲的方式,在明憲宗麵前揭露了這件事。

有一天,阿醜在給明憲宗演戲時,裝扮成一個儒生,高聲吟誦道:“六千兵散楚歌聲。”旁邊一人糾正道:“楚霸王是八千子弟兵,不是六千。”阿醜故作不服,堅持說是六千,那人卻堅持說是八千。如此一來一往,兩人爭論不休。最後阿醜說:“你難道不知道,那兩千人去保國公家蓋房子去了。”明憲宗看了這出戲之後,馬上派人去進行調查,嚇得朱永連忙把兵士都撤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