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欲擒故縱,巧妙設局(3)(1 / 2)

接到母親的密信後,太叔就派兒子滑到衛國借兵,而自己則率領兩城的士兵,揚幡出城。公子呂先派人進城作內應,見太叔起兵,便在城樓上放了一把火。公子呂看見火光,立刻殺過來。城中之人便開門放進公子呂,於是不費大力便得了京城。進城後公子呂立即出榜安民,盡數莊公仁孝、太叔背義之事,當時滿城都說太叔的不是。

出兵不到兩天,太叔就聽說京城失守,於是趕忙帶兵回城,想要奪回京城。可是手下士兵有人接了城中家信,紛紛耳語:“莊公太厚道,而太叔太不仁義了。”如此一來,士兵便一哄而散,走了大半。

而正在這個時候,莊公的大軍也趕到了。被迫無奈之下,太叔隻能逃向他的封地共城,閉城自守。但是,一個小小的共城,哪裏能夠承受兩軍的夾擊,很快就被攻破了,太叔聽說莊公就要來了,歎道:“武薑害了我,我還有什麼臉麵見我的兄長啊!”於是,自殺身亡。

莊公到了之後,撫著段的屍體哭道;“你為什麼這麼傻啊!”然後把武薑謀反的書信找了出來,派人送去給武薑看,命人把她安排在偏遠的潁地。這個時候,武薑也自知羞愧,覺得沒有臉麵再見莊公,便離宮而去了。

77讓對方自己領悟

有些人非常不講道理,對於這種不進鹽醬的人,是不是就沒有辦法說服他們與你合作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隻要能把握分寸,摸清底細,思路再開闊一點,頭腦再靈活一點,說話時語氣再柔和一點,就一定能把這種人扳回頭。正話反說就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春秋時期,齊景公很喜歡打獵,並且讓人養了很多老鷹和獵犬。

有一次,負責養老鷹的人在飼養老鷹的時候不小心讓老鷹跑了一隻。齊景公大怒,要把這個人殺掉。相國晏子聽說之後連忙說:“這個人有三條大罪,不能輕饒了他。讓我先數說他的罪狀再殺吧?”

於是,晏子就當著齊景公的麵,一邊指著這個人,一邊扳著手指數說道:“你替大王養鳥,卻讓鳥逃了,這是第一條大罪;你使大王為了一隻鳥的緣故而要殺人,這是第二條大罪;殺了你,讓天下諸侯都知道我們大王重鳥輕士,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條大罪,不殺不行!大王,我說完了,請殺死他吧!”

聽著聽著,齊景公聽出了晏子話中的話,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說:“不要殺了,我已聽懂你的話了。”

晏子列舉的三大罪狀,實際上就是說給齊景公聽的,這三大罪狀,暗示了如果因此而殺人會給齊國帶來不好的影響。晏子就這樣直話悠著說,讓齊景公明白了若殺了養鳥人弊大於利的道理。

這種正話反說的事例有很多。下麵這個故事發生在五代時期後唐的開國皇帝莊宗李存勖身上。

一次,李存勖突然來了打獵的興致,於是就縱馬奔馳。等到了中牟縣,老百姓田地的莊稼被他踐踏了一大片。中牟縣令為民請命,擋馬勸阻。莊宗大怒,要將縣令斬首示眾,隨行的大臣當中沒有一個人敢進諫言。

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叫敬新磨的伶人從背後轉到莊宗馬前,押著將被砍頭的縣令,憤怒地指責說:“你身為一個縣官,難道還不知道我們的天子喜歡打獵嗎?你為什麼縱使老百姓在田地裏種莊稼來交納國家的賦稅呢?你為什麼不讓你們縣的老百姓餓著肚子而空著地,好讓天子來此馳騁打獵取樂呢?你罪該萬死!”

當他怒斥過縣令之後,他還請求對中牟縣令立即行刑。

看到眼前的一切,莊宗明白了敬新磨的意思,然後哈哈一笑,就免了中牟縣令的罪,讓其回府了。

敬新磨這種指桑罵槐,指東說西,正話反說的行為,不僅保全了莊宗的麵子,而且還讓他明白了這一切完全是自己的過失。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把一個剛正廉潔、冒死為民請命的縣令的命也保住了。

78抓住對方的要害,反客為主

在對方迫使自己陷於某種被動境地之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迫使對方沿著自己給他鋪設的道路走回去,而沒有一點反擊的餘地。這一招的特點是,婁子是對方捅的,再用同一方法給對方捅回去,讓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有苦說不出。也就是說,要抓住對方的要害,反客為主。用這種方法,不但可以避免尷尬的處境,在某些關鍵時候還可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戰國時候,燕王懸賞一百兩銀子要殺一個叫張醜的人,張醜得到消息之後,便立即想要尋機逃走。可是,張醜還沒有逃出邊境,就被燕國一個官吏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