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笑裏藏刀,熱情背後藏的是陰謀(4)(2 / 2)

劉瑾為了投武宗所好,專搞一些聲色犬馬的勾當。胸無大誌、厭倦朝事的明武宗隻知道逍遙自在,對大臣們費盡心機書寫的奏折,僅畫上“聞知”二字,便再也沒有了回音。武宗在劉瑾等人的縱容下縱情淫樂,連例行的上朝之事也行同兒戲。

當劉瑾被升為內官監,總督團營,控製了兵權的時候。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對朝政的現狀就十分憂心。內閣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多次進諫,皇帝置之不理。他們與尚書張升、韓文、許進等人還是繼續上書,懇請皇帝懲治劉瑾等奸佞之徒。曾經有一陣子,武完被他們說動,同意把劉瑾等“八虎”處死。然而,這一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瑾的耳中,劉瑾慌忙進宮,鼓動他那如簧之舌,居然使明武宗改變了初衷。劉瑾等人不僅大難不死,反而更受重用。劉健、謝遷等一大批忠臣被迫憤而辭職,朝政由此更加黑暗。

劉健、謝遷等人被迫辭職後,朝廷中的許多忠貞之士不斷為其伸冤,並冒死犯顏直諫。他們對劉瑾等人的罪行曆數一遍,並且還引經據典,向皇帝指出曆朝曆代宦官專權所帶來的危害。這一舉動使大權在握的劉瑾勃然大怒,把53位反對者都列入奸黨,製造了明朝一大冤案。他們中多半被逮捕入獄,施以酷刑。劉瑾為懲治反對他的官員,還獨出心裁地違製使用新刑具。明律規定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枷”,最重不得超過13公斤,可是,劉瑾所發明的枷竟然重達75公斤,有不少官員當場就被枷死。

為了徹底地在百官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劉瑾在特務機構東、西廠已經存在的前提下,又請示皇帝設立了內行廠,並由他親自主持。內行廠用刑尤其慘烈,朝野之中,人人動輒得咎。劉瑾還下令驅逐在京的外地人,強令寡婦再嫁,焚燒死人屍體,一時之間,京師幾乎陷入混亂。

在排斥異己的同時,劉瑾還極力扶植自己的勢力。那些奸猾之徒紛紛投靠劉瑾之流,借閹黨之勢,青雲直上,作威作福。閣臣焦芳就是劉瑾的得力之人,他為了取代謝遷,賣身投靠劉瑾,以學生自居,直呼劉瑾千歲,最終得任尚書並授文淵閣大學士,與劉瑾互為表裏,作惡甚多。劉瑾為了扶植同黨,大批提升投靠之人,所委派的官吏數不勝數,都指揮使以下的官員請求升遷者,隻要投靠到劉瑾的門下,劉瑾草寫一張紙條,上寫授官人名稱及所授官職,吏部即照準。就是用這種方式,劉瑾所繪製的閹黨網遍及天下,勢力無所不及。

對於不是自己親信的官員劉瑾總是吹毛求疵,還派特務隨時偵察他們的行為。為了顯示出自己的威風,劉瑾所控製的錦衣衛經常無故拘捕、刑逼官員,手段之殘酷、行徑之無恥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有人用匿名的方式向武宗告發劉瑾,昏庸的武宗竟然把信交給劉瑾。氣急敗壞的劉瑾矯詔百官,讓他們在酷夏之時整日跪在奉天門外,想逼迫寫信人自首。官員們多人渴昏,三人當場渴死。餘怒未息的劉瑾把五品以下的三百餘官員全部關進獄中。劉瑾的為所欲為源於武宗的縱容。武宗曾經荒謬地說:“我把天下交給劉瑾也無不可。”

劉瑾的專權大大削弱了明朝的統治。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安化王以誅殺劉瑾為名,舉兵造反,至此武宗再也不能坐視不理了,他重新起用都禦史楊一清、太監張永為總管,討伐叛軍。

楊一清因為不歸附劉瑾而多次受到劉瑾迫害,辭職之後還被劉瑾誣告而入獄。張永則是因為劉瑾在宮中專橫跋扈而與其多有嫌隙。楊一清認為,隻有像張永那樣可能隨意接近皇帝的人才可能相機勸諫皇帝鏟除劉瑾。因此,楊一清曉以大義力勸張永道:“公公也是皇上寵信的人,這次討伐叛賊的任務不交付他人而交付公公,就是最好的證明。如今功成奏捷,請您在彙報軍情時,乘機揭露劉瑾奸情,極力陳說由於劉瑾擅權使海內愁怨、人心思變的嚴峻形勢。皇上英明,必定能聽從您的意見,誅殺劉瑾。劉瑾被誅殺,公等用權,全部矯正以往的弊政,施惠天下,收買人心,曆史將記載您的功德。”聽了這一番話,張永慨然許諾。

首先張永必須要把武宗的工作做通。昏庸的武帝竟然不了解大臣們為什麼要彈劾劉瑾,當他看罷張永彈劾劉瑾的奏章後,糊裏糊塗地問:“劉瑾要幹什麼?”張永回答:“劉瑾要的是大明天下。”武帝又說:“就將天下給他好了。”張永應答:“將天下交給劉瑾,把陛下放在什麼位置上呢?”

其實,張永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有位術士曾經預言劉瑾的子孫日後會位極人臣,對占卜星相之說深信不疑的劉瑾由此產生了非分之想,他秘密地趕製了龍袍、玉帶,私刻了玉璽,並確定了發動宮廷政變的時間。有所覺醒的明武宗親自率兵搜查了劉瑾的住宅,從中搜出了一批違禁物品,盛怒之下的武帝下令把氣焰囂張的劉瑾關進了監獄。

當劉瑾入獄之後,朝中許多大臣紛紛上書,要求把劉瑾誅殺。在劉瑾集團的內部也發生了分化,有一部分見風使舵之徒也起來揭發劉瑾。最終,武宗下令把劉瑾碎屍萬段,其族人和黨羽大多也都被處死。就這樣,不可一世的權宦得到了應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