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阿諛奉承是一種詐騙(1)(2 / 3)

宋王及其寵臣都是好諛者,到最後弄得國破家亡。

28醉心恭維必然要付出代價

“讚美”和“恭維”兩個詞有本質上的區別,前者大都出於真心,後者大都出於違心。我們可以接受別人的讚美,但決不可以接受別人的恭維,一旦你接受了別人的恭維,往往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軍閥並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17歲,是一個年少有為的人,他繼承父誌,勢力逐漸強大。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占據盧江的軍閥劉勳勢力強大,野心勃勃。孫策當然知道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於是,他就和眾將商議,想出了一條妙計。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貪財又喜好被恭維的特點,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說劉勳功名遠揚,令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勳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如果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就決定發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然而劉勳哪裏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和甜言迷惑住了。

對於劉勳的行動孫策時刻監視著,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已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占據它的老窩吧!”於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抗,就十分順利地控製了盧江。劉勳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經攻占了盧江,於是知道中了孫策的計謀,但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隻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關羽也是一個好大喜功、驕傲自大的人。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占領了荊州,又奪取了巴蜀,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麵。當時關羽留守荊州,時時有吞並東吳的野心,又自恃自己武藝高強、兵強馬壯,連連向北邊的曹操發動進攻。這完全破壞了劉備當年東聯東吳、北拒曹操的戰略。

魯肅在世的時候,以大局為重,主張聯合西蜀,蜀吳之間雖然也有一些戰鬥,但為了對抗魏國,關係仍然十分緊密,倒也相安無事。魯肅死後,由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孫權把魯肅的手下全調給他統領,並封他為漢昌太守。呂蒙的轄地正好與關羽的守地相連,呂蒙深知關羽英雄蓋世,又有吞並東吳的野心,而且他又占據了吳國的上遊,這樣分而治之的形勢不能長久。當時孫劉聯合是為了抗抵北部強大的曹操。而現在,西蜀逐漸強大了,三國相互吞並已成為事實。於是,呂蒙便上書孫權:“我們應該先奪荊州,再派征虜將軍孫皎守衛南郡,潘璋守住白帝城,蔣欽率領遊兵萬人,巡行長江中下遊,哪裏有敵人就在哪裏對付。我再帶兵北上占據襄陽,那時就完全控製了長江,聲勢就更大了,還怕他曹操和關羽嗎?”

孫權說:“關羽把守荊州,士氣很盛,為什麼不攻打曹操的徐州呢?”

呂蒙說:“現在曹操在河北與袁熙、袁尚等人作戰,無暇東顧。徐州境內的守兵不足掛齒,一去就可以攻克。但是那裏的地形是個四通八達的平原,易攻難守。你今天取得徐州,但卻要用七八萬人馬守衛它。何苦呢?還不如乘機奪取關羽的地盤。”

孫權便接受了他的建議,為了奪取荊州,孫權首先派使者去向關羽提出要結親,娶關羽的女兒為兒媳,卻被關羽一口回絕,他認為自己兵多將勇,可以抵抗孫權,北伐曹操。很快,他便帶兵攻打曹操的樊城,但又怕東吳乘虛而入,奪他的荊州,所以留下重兵把守各個要塞,並在三十裏或五十裏的高地之上置烽火台,直到他的前線營地,便於聯絡。

呂蒙見關羽防守嚴密,毫無空隙可鑽,於是為了麻痹關羽,解除他的後顧之憂,便上書孫權說:“關羽兵伐樊城,留下重兵把守要塞,是害怕我奪他的後方地盤。我想以生病為由,分一部分士兵回建業。關羽隻害怕我,聽說我走了,一定會撤出防守的兵力,全力增援作戰部隊。這樣我們就可以乘他們毫無準備時突然進襲,那麼南郡就可以攻下,關羽也就能捉住。”

孫權問他:“那誰代替你呢?”

呂蒙說:“陸遜才智廣博,有學有識,他可以承擔這個重任。而且他並不出名,關羽一定不會重視他。這樣,我們就有機可乘了。”

孫權就讓他以治病為由回來,然後派陸遜去接替呂蒙職務。陸遜上任後,立即寫信給關羽,一方麵吹捧關羽,另一方麵表白自己的年輕無能,借以麻痹關羽,讓他更加驕傲了。關羽並不把陸遜放在眼裏,也完全相信呂蒙是回去治病了,因而把兵力都調去增援樊城了。頓時,關羽的後方兵力空虛。陸遜馬上把這樣情況及時報告了孫權,孫權便派呂蒙馬上出兵。

由於關羽有烽火台相互聯絡,呂蒙認為出兵必須十分隱密,不能讓關羽得到消息,以防關羽軍隊回撤,自己無功而返。他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精兵全部安排在大船中扮作商人的樣子,讓士兵穿著白衣,扮成老百姓搖櫓,然後日夜不停地趕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