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對奸臣阿合馬的重用,令朝廷中的忠勇之士日夜擔憂。國子祭酒許衡曾經當麵對忽必烈說:“阿合馬實屬奸佞,陛下何以寵信他呢?所謂‘大奸若忠’,陛下萬不可被他的諂媚之言欺騙了。”
聽了此話,忽必烈臉上頓時不悅,說道:“朕一生英明,何人能騙得了朕?阿合馬雖有小過,卻有大功,你言過於偏激,莫非你與他有仇不成?”
許衡連連叩首道:“陛下當知,國家事權,兵權民權財權三者而已。阿合馬管民與財,其子領兵權,他們父子三者皆據,陛下就不以為憂嗎?”
忽必烈問他說:“你是擔心他們會造反?”
許衡直言說:“他們即使不造反,也已違反正道了,陛下不該坐視不理。”
忽必烈對阿合馬的信任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又自覺離不開這位巧言善辯的理財能手,所以,他雖然覺得許衡言之無誤,卻依然對阿合馬施以重用。
當阿合馬得知許衡進諫之事後,十分惱怒。不久又有中書左丞崔斌彈劾阿合馬,阿合馬更是坐立不安。他的死黨盧世榮建議說:“大人屢受詆毀,如不懲治他們,此風必長,大人還是當機立斷吧。”
阿合馬強壓著心頭的怒氣,憂慮說:“我何嚐不想把他們治於死地呢?隻是許衡等人,皇上並不猜忌他們,他們又素有名聲,若無端加罪,反讓皇上生疑,皇上必然怪罪於我。”
盧世榮點頭說:“大人所慮極是,但也不能放過他們,容待日後計較吧。”
宿衛長秦長卿是一個忠義之人,他也對阿合馬的惡行非常不滿,想彈劾他。他剛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他的好友家人便驚恐失色,反複勸阻,且直言對他說:“你地位卑微,如何能鬥得過權傾朝野的阿合馬呢?皇上也不會相信你說的話啊,你這是自不量力。”
秦長卿浩然正氣地說:“我雖職小官微,卻也有盡忠上諫之責。奸臣在朝而不諫,這決不是仁人誌士所為。”秦長卿義無反顧,於是大膽上書說:“古有趙高之奸,今有阿合馬之害。古有董卓之凶,今有阿合馬之惡。阿合馬欺君亂國,專橫跋扈,貪得無厭,他的子侄遍布朝野,親信黨羽眾多,其為所欲為,一般人都能親見。這樣的亂臣賊子不得鏟除,終是朝廷之大患,我冒死上諫,不是擔心陛下不知阿合馬之罪,卻是擔心陛下信其媚言,不能痛下決心將他法辦重懲。”
消息傳到阿合馬那裏,阿合馬就失去了耐性,他咆哮著說:“小小的一個宿衛長,也敢指責於我,且口不擇言,難道我真的這麼好欺侮嗎?我一定要殺了他。”
盧世榮見阿合馬的情緒失控,忙勸慰他說:“此人不知死活,死不足惜。我有一計,既可殺他,又不影響大人清譽,遭人非議。”
盧世榮詳陳之後,阿合馬轉怒為喜。
幾天之後,忽必烈見阿合馬上奏書說:“秦長卿忠直敢言,雖事多虛有,然其忠可嘉。他才華過人,宜堪大任,臣特此保薦,望陛下恩準。”
忽必烈心中驚訝,他召來阿合馬,問他說:“秦長卿屢屢彈劾於你,你卻薦舉他,難到你們和好了嗎?”
阿合馬巧言道:“臣一心為國選拔人才,豈敢因私廢公?臣之所奏全出於公心,望陛下明鑒。”
忽必烈龍顏大悅,對阿合馬為國舉賢、不計私怨的行為大加讚賞,遂任命秦長卿主管冶鐵事務。
深知阿合馬為人的群臣,對他的這個舉動無不驚怪,他們雖然不明白他真正的用意是什麼,卻斷定阿合馬絕不會懷有善意。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阿合馬的險惡用心便暴露了:阿合馬指使黨羽誣告秦長卿貪汙,秦長卿遂以這個罪名被逮捕入獄。後來,阿合馬又和獄卒串通,把秦長卿害死在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