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晶瑩的童話世界
——邂逅第七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詩人張曉楠
一日,我到市裏開會,會後遇見了詩人張曉楠,他將詩集《葉子是樹的羽毛》遞給了我。我接過書後,如獲珍寶,準備拿回家作為禮物送給孩子。之前我就知道了,他的詩集《葉子是樹的羽毛》曾獲第七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文學獎、齊魯文學獎——全省優秀兒童文學獎榮譽獎。
初見張曉楠時就感到他的陽光和儒雅的氣質,感到他的低調平和、不慍不火的性格。身穿雪白襯衫、白淨的麵龐和開著的那輛雪白的本田雅閣,使我感到他純淨的內心世界。棱角分明的臉上、眼睛透出那份真誠,笑起來留下的那深深的酒窩,更增添了他的魅力,讓每一個接觸他的人都會感受到他具有的當代知識分子的智慧、內涵和親和力。
生活中的曉楠為人熱情、實在。平時話語不多,但一談到文學他就會顯得神采飛揚,常常是妙語連珠。在單位、在文壇、在社會、尤其在小朋友那裏,你會聽到讚聲一片,但他又是個淡泊名利之人,榮譽、鮮花和掌聲對他來說就像是一縷清風拂過頭頂,他沒有絲毫的架子,依然默默地走自己的路,那份淡然和明淨、從容和幹練,讓他那溫和的表情中折射出一種儒雅和風度。去年我偶然在一本雜誌中讀到了他的詩《七月的脖子怎麼歪了》,即被那純美的意境、被那活潑的童趣所深深吸引,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時的許多難忘而有趣的場景,久久地沉浸在那種快樂中,沉浸其中,讓人回味……?
“我知道,全是/老想著出人頭地的蓮蓬/引起的/說好的,為了躲避/青蛙的搗亂/和魚蝦的嬉戲/大家全潛到泥下去/用三個月的耐心/泡出來/一節節驚喜
誰讓你招呼不打/就竄上水麵呢/碩大的荷葉,也沒有/壓住你的風頭/當蓮花,支起/粉色的屏障/你倒象嬌氣的嬰兒/躺在搖籃裏
蓮蓬,你肯定不知/七月的脖子怎麼歪了/當那片小舟/輕盈地,將你采去/那麼多心/全都空了”
後來又讀到了他更多的詩,每一篇都精彩而新穎,讓我頃刻間就打開了童年記憶的閘門,我忽然意識到自己的童年是那樣的幸福無慮。想想自己十年來,人世的蒼桑、世態的炎良、一些世俗的汙濁之氣曾讓我困惑不已、煩躁不安,加之家庭的變故、生活的失落讓我對未來前途幾乎失去了信心,也沒什麼理想和奢望了。消極焦躁的情緒不時向我襲來,衣服一天天漸寬、額頭也有了幾根銀絲……而張曉楠的詩讓我深受觸動,真正扣響了內心深處那純淨無暇的靈魂。我漸漸意識到,原來純真就是我的本性,讓我如此快樂,而一旦內心深處失去了那份純真,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充滿活力的源泉。他的詩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並找到了純真年代,回到了自然,回歸了本真。那才是真正的我啊,純真快樂、天真無邪、那個充滿無限幻想的年代。
張曉楠的詩,不僅兒童喜愛,大人也喜歡,童心未泯應該是人一生都需擁有的。讀曉楠的詩可以淨化魂,為你打造一個雪白純真的世界,帶你走上真善美。作品如人品,他的詩作裏彰顯著作者內心的純淨和博大,他那份操守和純真更令我敬佩。從他那淡而清純的詩句中,使我看到了一個品質高潔、境界高遠之人,一個不顧周圍環境如何都有著心靈的美好寄托,始終堅持自己操守的人,一個不入俗套、不隨波逐流之人,一個為自己追求理想而孜孜以求的人,而且始終如一堅持了20多年的寫作之路,那份韌性和持久,那份字裏行間流淌著善良和愛心的美好情感讓我感動不已。
詩人通過作品給鄉村的事物鍍上了一層童話色彩,於是泥土芬芳裏便多了一種奇妙的情趣,《和田鼠一塊回家》這組詩非常能代表曉楠的風格。它被評為2007年中國最佳兒童文學作品。其中《剝玉米》這首詩會將你帶入一個妙趣橫生,生動形象,讓人充滿著無限想象的童話世界:
“扯斷臍帶,剝去/一層層胞衣/我發現,那麼多/還散發著/胎氣的嬰兒/相擁著,低聲啜泣
“這是一群/幸福的小人兒/為了迎接/你們的到來/玉米家族,燃起/遍野的禮花/倔性的棒子/熬出了胡須“
“現在,把你們/一個個分開/並以勞動的名義/為你們的/獨立,揭幕/揭幕的主題是:/從粉麵人生/到玉一樣的米”?
此時,你禁不住會覺得自己已沉浸在被詩人幻化成玉米田的意象裏,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
晚上,將那本詩集帶回家後,四歲的兒子一手捧著書一手指著書上的字,高興地念道“葉子是樹的羽毛”,然後指著封麵裏的照片說:“是這個叔叔送給我的嗎?”我說:“是的,叔叔說因為你最近表現得很棒,所以送你一份禮物!”兒子眨著天真的眼睛笑起來,然後用稚嫩的聲音朗誦著:“一棵果樹/就是一隻鳥兒/一片葉子/就是一根羽毛……”
四歲月流聲
在夢境中體驗快樂
一直喜歡莊子的關於莊周夢蝶的段章,每次讀來都有新的感動,每次體會都是一種美好的精神享受。有時也不自覺地信手塗鴉,幾筆勾畫出的“莊周夢蝶”便躍然紙上。欣賞著自己的“傑出”,內心是無比暢快,仿佛畫中的莊周是自己一樣,在美妙的夢境中體驗快樂,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莊子齊物論》中有一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其大意就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在這裏,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和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