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總是美好的,美好的相遇總是短暫的,轉眼間到了4月19日,吃過晚飯你就準備回六安了,因為你已經定好了夜間十點半的火車票。我送你。在你坐上出租車的那一刻,我隻感覺喉嚨裏一陣哽咽,伴著如泣的小雨,向你揮手道別。忽然想起了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這句,複雜的心情難以說清,隻知道對於姐姐,我深懷歉疚。
當進入馬鞍山風景區時,好奇的我隻顧欣賞沿邊美景,於是擁擠的人流將我們衝散,那時我沒有發現你的身體有何異常狀況,也不知道你在爬山的途中突感不適,落在半山腰,並在下山的途中幾次摔倒在石階上,幸虧有其他文友熱心幫助,你才平安無事。你總是那麼堅強,總是把陽光的一麵展示在別人的麵前,把你最溫暖的一麵給我。這件事,如果不是其他文友告訴我,你甚至不會和我提起。你知道嗎?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簡直震驚了,沒想到平日笑容滿麵的你竟然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麵。正像姐姐說的那樣,有些外在的現象很容易蒙騙人的雙眼,所以看問題不要輕易相信表象。我怨自己當初沒能陪在你身邊照顧你,我為自己的粗心愧恨和自責,可這疏忽現已無法挽回,所以我隻能默默為你祈禱,真誠祝福你健康平安。
出租車消失在這傷感的煙雨中,此時,我已淚眼模糊……
??發表在《中國文學》(2009年第5期)
?附:碧宇贈詩
淄川行
——致張紅梅
?
雨斜落在淄川的瓦沿上
一隻狐尾隨在蒲鬆齡的往事中
我們被一群梨花追趕
被一朵花仙子輕輕迷惑
我把一樹櫻花當作紅梅來愛
你站立花叢中
在我的相機裏永遠不能走出來
?
煙波裏暗藏著妖媚
仿佛《聊齋》裏的某個場景
我們在人群裏尋找
想知道某位書生的身旁
鑲嵌著的是狐還是仙
?
滿眼的身影,知己很少
朋友走散,或許
是朋友正在巧遇神奇
隻有我倆自始而終,一路上
做著彼此的影子
?
走過蒲家大宅,你猜測不透
裏麵深埋的曆史
我更猜不透
你搖一搖手裏提著的書籍
珍惜裏麵的人鬼傳說
我撫一撫懷抱著的這隻白狐
它真實得讓我感到心痛
在離開這個鬼魅神奇的地方後
車上,我的旁邊空空蕩蕩
就像我那時的心空空蕩蕩一樣
?
我提前離開淄川
因為我怕麵對空空蕩蕩的心情
你為我送行
我們揮手告別
在我駛向細雨深處時
回頭的刹那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空無
就像讀完《聊齋》合上書
《中國文學》(2009.05)
相望·相忘
忽然想起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至今仍感動不已。這首詩收錄在他的詩集《飛鳥集》裏,它堪稱是泰戈爾創作生涯當中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全詩語言樸實優美、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且意境深遠。泰戈爾真是一位富於思辯的偉大詩人,一語道破人間的真諦。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裏;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裏,卻還得故意在愛你的人麵前,掘了一道無法跨越的溝壑。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所寓意的愛是靈魂之愛。即是靈魂之愛,就超越了物質世界的具體形態,是純粹的精神之戀,是兩個靈魂之間的對話,是人們深埋於心底的情愫,沒有功利,沒有世俗,隻是,隻是一種甘苦自知的感受,死都不能釋懷。因為距離才會有遺憾,才產生美,有了缺陷之美,也就產生了千古絕唱的詩篇,而完全沉醉於幸福之中的人是不會感受到這一點的,也不會創造出這種震撼人心的詩句。像陸遊與唐婉、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賈寶玉和林黛玉……那些浪漫而淒美的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及詩篇就是在那種遺憾傷感中產生的,假如最終結局圓滿,假如王子和公主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就不會給人間帶來那麼多感動了。
詩中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 。又使我想起莊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莊子·大宗師》曰:“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濡以沫,相掬以濕,不若相忘於江湖。”據說出自莊子與惠子的一次談話。不明白他們當時來到橋頭是怎樣的心情,兩人靜默地注視著橋下的幹涸之河,見證了兩條小魚兒的愛情。於是我知道這句話最初是一些關於愛情的文字,簡而言之,與其在幹涸的旱地相濡以沫,相互照顧,相依為命,還不如讓潮水帶走彼此,將我們帶入江河之中,各自緬懷曾經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美好時光,時間將彼此遺忘,忘記了那段相濡以沫的種種,相忘於江湖。
對於小魚兒而言,這相濡以沫是一種無奈和痛苦,與其在貧瘠的環境中繼續彼此的愛情,相互依靠,哪怕彼此是那麼的相愛,而兩條小魚兒最渴望的是河水早些漫上來,忘掉愛情,回到屬於自己的天地。同樣讓人想深思的對話:
“水裏的魚多快樂啊!”
“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是啊,水裏的魚應該是快樂的,他們不再需要相互以口中濕沫滋潤對方而生活,而是自由自在地享受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再相濡以沫的兩個曾經的戀人,如今不再知道對方的生活,卻能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呼吸和脈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正是莊子回答惠子“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那句話的真正涵義。
茫茫人海之中能夠相遇,倘若經曆相濡以沫,是一種緣分,亦是一種刻骨銘心,也許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倘若相忘於江湖,得到的確是一種無奈,一種幸福,也許是愛情的真正謎底。看來莊子真的好灑脫,如果一切都是劫數,何必強求。
從頭再來
前兩天,一位美發師為我設計了個發型,叫紋理燙,就如大海的波浪一般,說是今年在韓國較流行的發型。十年來,我一直紮著馬尾辮,信奉樸素自然才是美,很少在意過自己的外表。但朋友見我日漸憔悴的樣子,勸我適當改變一下形象,緩解壓力,調整心態,也變換一下心情。
親戚朋友見了,都因我發型的改變而歡呼,說我變漂亮了,風格和氣質與從前判若兩人。在大家的認可和鼓勵下,我一下恢複了往日的自信。對著鏡子,自言自語:這才是我!
人生中究竟有多少不如意,誰也難以預料。也許命中注定,我要經受社會的考驗與生活的磨礪。本該憧憬夢想、富有詩意的豆蔻年華卻過早地透視出現實的冷酷。看到魯迅筆下“麻木”的人群,目睹著眼前的不良現象,我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從小衣食無憂、天真浪漫的我在成長的最敏感期卻與整個家庭遭遇了難以承受的意外波折,家庭的變故造成高考失利,大學所學專業並非所選,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同所學專業又不對口,剛參加工作時又麵臨父親意外去世的沉重打擊,生活的磨難與困境一次次打擊著我,深深刺傷著我。工作和生活的曆練漸漸將棱角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