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獨語3(1 / 3)

詩意的天空

不同的地域環境、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人生軌跡的兩個人,因為一次文學筆會共同相聚在這物華天寶的淄川,喜悅相逢,一見如故,暢所欲言,感慨萬千。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拉近了我們的距離,相似的性情和理念將彼此的心貼得更近。這似曾相識之感緣於我們追求靈魂的寧靜和純美、內心的祥和安逸,緣於我們擁有著同一夢想,我們企盼著一份美好人生。

記得在我剛剛敲開賓館房間的一刹那,你笑意盈盈地將我迎進屋,豐潤的體態,圓圓的臉龐,淨白的膚色,讓我想到了牡丹的“花開富貴”,感到你是位很有福氣的人;你那溫柔的舉止,陽光般溫暖著我,讓身處異地的我有一種賓至如歸之感。第一次獨自來到這陌生的城市,一路上,膽怯的內心免不了有幾分焦慮和慌亂,然而,見到你之後,曾經的顧慮蕩然無存,換來的是心底的舒暢和愜意,我已認定了你這個姐姐。你說我很像你以前的好友,當時還嚇了一跳,誤以為你的朋友也來了呢。這是一種巧和,也是一種機緣,也許冥冥中注定我們是要相逢的。“緣份天注定”、“有緣千裏來相會”、“十年修得同船渡”……這緣,或許就是前世修來的吧。

碧宇姐,你的言談舉止、個人經曆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也不得不重新來審視一下自己。你深刻的思想、堅毅的性格、純淨的內心、善良的品行,坦然的心境,還有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懈的那頑強的毅力,無不鼓舞著我、感染著我,好幾次我都感動得流淚。

手捧著《大別山詩刊》,發現封麵很漂亮,黑底色,配圖是皖西書畫院院長劉傑老師的攝影作品《瑞雪兆六安》,亭台樓榭,北塔印雪,(內頁所有插圖為趙春秋風雪畫),讓人身臨其境,久久沉浸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信手翻閱著,盡管我不大懂詩,但它讓我感到很親切,很真情,加上碧宇姐對詩獨特的領悟和細心講解,讓我從詩的字裏行間中體驗一種讀詩的快樂,感受 陣陣情感的共鳴,我竟有些愛不釋手了。我深知手中這部刊物的分量,是你用血和淚鑄成的,裏麵寄托著你的思想、品味、理念和夢想啊!

你是《大別山詩刊》的創始人,可有誰知道,你辦刊的艱辛和困苦呢?萬事開頭難。一個新事物的產生之初,必然麵對無數的艱難限阻,必然會遭受世俗的冷嘲熱諷,一個個困難像一個個小山,重重地壓在你柔弱的雙肩,但你沒有氣餒,沒有被嚇倒,你境界高遠,你仁義慈善。最初為創辦詩刊,麵臨資金極為短缺的困境,你用自己的血汗錢無私地投入進去,從那一刻起,《大別山詩刊》已融進了你的血液,與你的理想、事業甚至生命緊緊相聯。一項用全身心投入,並為之孜孜以求的事業,想不成功都難啊。可就在刊物創辦的最關鍵時刻,無情的上帝又將你帶入可怕的病魔中,當你知道自己得了那種可怕的病之後,你卻沒有被這突來的病患嚇倒,你寫了的那一組牽動著廣大讀者心靈的詩《生命在醫院裏暴光》,在那個黑暗的瞬間,你曾經決定離開論壇,關閉網絡,丟下自己熱愛的詩歌事業。但最後你還是迎難而上,同病魔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同時你心愛的詩刊也同您一樣在向世俗做著較量,一場艱難的求生鬥爭開始了,於是你勇敢地走上了手術台……

手術成功了,你和你的詩刊以勝利者的姿態向眾人展示,親人為你欣慰,朋友你歡呼,讀者為你雀躍。你勝利了,你用山一樣的情懷和水一樣的韌性,向世人展示了魅力,實現了你的人生價值。你說過,“麵對磨難不要抱怨和悲傷,要把磨難當作是上蒼對你的考驗,當作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其實我希望自己能夠足夠堅強,足夠努力,最終有所成就,以此來充實我有限的生命時光,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和光亮,哪怕這份快樂和光亮遊絲般微弱,我也要遊絲般的快樂和亮下去”;“我隻是一粒塵埃,我隻能回到塵埃中去……”你還告訴過我,隻有把自己放小了,你的世界才會變大……

大別山是革命聖地,《大別山詩刊》是詩歌愛好者的精神家園,是詩歌聖地,是人們向往的心靈的“桃花園”和“瓦爾登湖”,是在喧囂繁雜的工作生活中得以棲息的不可或缺的繽紛的精神世界。而你為這一神聖的使命輾轉東西、四處奔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你的那篇《給市長的一封信》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市長,你讓當地政府和廣大讀者文友敬仰和欽佩,你讓世俗為你折服。著名詩人、作家、評論家謝幕老師欣然為你寫了十四首組詩《凝望大別山的刹那——再贈青年女詩人碧宇》,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著這首飽含深情、飄逸俊美的長詩,靈魂為之洗禮,心胸陡然遼闊,一種美好的精神享受襲上心頭,看著眼前一路坎坷、幾多磨難仍沉著堅定、樂觀灑脫的碧宇姐,淚水竟不自覺地奪眶而出。

與你促膝長談了這幾個夜晚後,我豁然發現自己也是位愛詩的人。擁有詩的人生該是一個多麼美妙的事情,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單位,都離不開詩意,否則,思維會枯竭,工作會呆板,生活會乏味。像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陶淵明等許多讓人耳熟能詳的大詩人,詩意徜佯在困苦的生活中,從現實生活的失意到精神世界的詩意,從中參悟出人生哲理,回歸了自我,實現了自身價值,從而體驗到了獨特的快樂。可見詩性對於一個人是多麼重要。?

我們攜手參觀了蒲鬆齡故居裏、蒲鬆齡風景區、柳泉等地,穿越曆史的長河,踏著先人留下的腳印,共同感受著這位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彌留下來的蹤影,探尋著他曾經曆過的遺跡。古典溫馨的宅院裏,幽雅神秘,加上這綿綿的細雨,使這裏猶如籠罩著一層薄紗。煙雨彌漫,狐仙鬼詭,這裏便多了份朦朧和玄妙。《聶小倩》《畫皮》等《聊齋》中一個個生動神奇的小故事瞬間蹦入腦際,仿佛我們就是置身於這神話之中。一束束絢麗的紫藤花熱情地召喚著我們,爭著向我們訴說著這裏曆經的往事。簡陋的臥室讓我們看到了當前蒲公的清苦淒涼,看到了封建社會科舉製度下文人的悲哀,想到當時不被眾人理解的蒲鬆齡,一個人躲在寂靜的宅院書房於燈下案邊奮筆疾書的瘦弱身影,隻有那些善良的鬼狐仙女倍伴他完成這部巨著時,內心竟有幾分感歎和痛心。若是這位蒲翁知道幾百年後,這些後人們對他這般崇拜敬仰,他也該含笑九泉了。追古溯源,我們展開了討論:今天的教育製度是否有問題呢?雖然目前提倡的是素質教育,那種多年遺留下來的一考定終身在當前還是存在的,我們都認為:積極向上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所以對孩子的上進心教育很重要,對孩子的怎樣做人教育很重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自理能力和愛心很重要, 這些都做得好,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也差不了。我們都認為考得上考不上一流大學並不是衡量孩子優秀的的標準,所以孩子的快樂、健康、德才兼備很重要……

細雨如絲,輕灑在蒲鬆齡故居,靜立在淄川這片古老大地,也滋養著我們的逐漸加深的情感,我們彼此為對方拍照,在這綠意蔥蔥、花香葉茂、古韻尤存、層次分明的小院裏,把那一刻美麗瞬間化為永恒,同時碧宇這位堅強的女子,也定格在了我腦海中。我們各自帶走了那隻富於靈性的白狐留作永久的紀念,帶走了這部《聊齋誌異》,也帶走了一份真摯的情誼,我們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