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同事當時回來後精神幾乎恍惚了,痛苦得不行,自己來帶孩子吧,迫於生活壓力又不行。她說她滿腦子就是女兒那痛苦的眼神,連工作都無心了。後來我給她支了幾招,才得以緩和母女關係,她才好受了一點。
我說你要多給女兒打電話,讓她知道遠方有個人一直在牽掛著她,這個人就是她媽媽。要多和孩子講媽媽不是不愛你,隻是現在有工作脫不開身,還得賺錢,要不哪來的錢給你買好吃的買玩具啊。更要跟她講現在姑媽對你也很好,陪你吃,陪你喝,陪你上幼兒園,要聽姑媽的話。讓她在心靈安寧的同時,想起還有一個你在和她說這些。
其次要經常郵寄照片給女兒。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母愛還是存在的,即便是一張照片,對她也是一種安慰,這也比著從她姑媽身上去偷媽媽的愛要強,這樣可加強她的母愛記憶。當然過一段時間也讓她給你郵寄照片,讓她在照片上寫一點想媽媽的話,哪怕一個符號,從心理上進一步強化這種母愛記憶。
最後下次再去看的時候,要履行給孩子買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的承諾,最好讓孩子把媽媽的禮物帶到幼兒園裏去,讓孩子炫耀一下媽媽的好,增加她的自尊心。
其實,兒童時期正是依戀母親最濃厚的時期,可以說正確的母愛在孩子以後良好的性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母愛是其他任何女人都不能給予,也不可能取代的。母愛的缺失輕則給孩子帶來孤僻冷漠,重則也嚴重扭曲著孩子的心靈。
一個從小就缺乏母愛的男孩會深深陷入痛苦的尋求母愛之中,這就是所謂的“俄狄浦斯母愛情結”。因為缺乏母愛,所以他就格外渴望母愛,尋求母愛,如果這種尋求遲遲未果,天長日久就會習慣性地在心理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最終導致他在一生都有尋找母愛,去把母愛偷來的變態行為。他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去找那些比他大的女人來談戀愛。在這些他心裏感覺類似母親的女人中尋求他小時候缺失的那種母愛情感。從而使得他在對所有的女人麵前都有一種撒嬌、害怕、自卑的感覺。
我們心裏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個概念:好媽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盲目的。因此,不要等到孩子被迫去偷媽媽的愛的時候再去補救,不論你再忙,不論你身處何方,我相信你那淳樸的母愛總會施予到你那童真的孩子身上,讓孩子生長在一個沒有痛苦被母愛包圍的樂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