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仙阿姨:
您好!
上次我在報紙上看到了您的事跡,很是感動,您的頑強毅力和執著的風格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努力學習的。我會以您為榜樣,爭取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致禮
祝健康、快樂
注:很對不起,此信信封不慎丟失,無法注明地址。
孫君仙同誌:
請原諒我冒昧地給您寫信,我在《婦女之友》1995年第一期雜誌讀到介紹您的情況文章,深深的為您的坎坷身世和事跡感動,到書店購買您的小說《白雪》,說這裏沒有此書,特寫信想讓您給郵寄一本,書費會給您按地址郵寄過去。
我是一個離休幹部,我們夫婦都喜歡文學,請能滿足我們的這一要求,或者來信告訴我們地址,我們到西安去拿,麻煩了。
敬祝
萬事如意
君仙大姐:
接到您的信及照片高興極了!短時間的相處,我們之間已非常知己,說心裏話,我非常尊重與敬佩你,你在逆境中奮鬥的精神,足以教育我,做我的楷模。你實在太直率而不世故,這在世風險惡的環境中盡管可能會遇到種種不快,但卻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我寧願與你這樣的大姐保持友誼――讓我們互勉。
我愛人在電視上看過你的事跡,對你一點不陌生,他和我都非常歡迎有機會你到家裏做客,我們見麵再好好敘敘。來之前最好先打個電話。
我非常慚愧無書奉送給你,害得你自己花錢跑街上買了一本拙作。我不知道你買的是不是盜版書?因為北京、山東、西安等地已出現盜版書,我也是上周才真正見到了印刷低劣,錯別字百出,一個山東讀者給我寫了封很憤怒的信。假如你買的不是這種“海盜版”,那就太幸運了。
《白雪》我一直等著拜讀,什麼時候才能如願?――我等著再版――書為媒,加深我們的友誼。
夏祺!
冷夢: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報告文學《百戰將星》《滄海風流》;中篇報告文學《黃河大移民》《高西溝紀事》等。
孫老師:
您好!
我是您的忠實讀者。看了您的小說《白雪》,知道您身體不好,您現在身體好些了麼?我請責任編輯孫見喜老師將這封信轉給您,特別想知道您的病情,我為您的身體擔憂。
我是一名軍人,單位在西安東郊。4月份來北京參加為期四個月的司務長轉幹培訓。前不久經朋友介紹從西安借寄為您的小說《白雪》。愛不釋手,抱著手電看通宵,曾一次又一次地為白雪不幸流了淚。
孫老師:您的身體不好,一定要治好病,您的堅強能幫助您戰勝一切。
此致
軍禮
祝您身體健康
君仙同誌:
請恕我不習慣先生、小姐稱呼,還是以同誌相稱為好。
收到您的書我們很高興,我原以為信可能轉不到您那,會原信退回哩,沒想到,寄來了書還附了封信,真讓人喜之不盡,真是萬幸。我老伴看了書皮後,說這小姑娘長得挺漂亮的,說你先看,看完我看。當天夜裏我看到三點,怕第二天早晨起不來就沒敢再看,我已看了一半,覺得書寫得很好,文字也很好,哪像上了五年學的人寫的,感情很豐富細膩。我隻看了一半,不好發表意見,我隻覺得白雪太苦,太懦弱,她向惡勢力鬥爭的勇氣還不夠,等我看完後再給您寫信談看法。
您現在情況怎樣?工作問題、住房問題、生活情況、是否再婚,望能來信談談,免得惦念。您女兒情況怎樣?
我從小當兵,1969年複員到工廠,當過工人、采購員、支部書記等職,1992年離休,我們有三個優秀的孩子。我老伴當過小學和中學教師,也已退休。我們這裏離華山很近,請您有空來華山旅遊。
敬祝
萬事如意
孫同誌:
您好!
據江西《信息日報》1994年8月13日第七版報道,您的大作已由陝西人民出版社於1994年“三?八”節前出版。
此書,我江西龍南買不到。孫女士,如您身邊還有您的這本書,請收此函後寄來。每本書多少錢?我會收到書後速彙錢給您的。
此致
崇高敬禮!
再此:我是1988年4月才從縣政府退休回家的。現在家養蠶和種有橘子樹一百多株。請複信為盼。
孫阿姨:
現將發表在《陝西成人教育》1995年第四期上的李榮國寫的文章寄予您,請查收。
您的不幸經曆是罕見的,但沒有它就不會有《白雪》的問世。不是嗎?近看是災難,遠觀卻是寶貴的財富。眼下您的遭遇種種,正是上帝為了使您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提供的素材,有與眾不同的經曆才會有與眾不同的作品,這樣看,不就釋然了嗎?
祝堅強依然!
您若和作者諸朋友見麵、聚會,我樂意同您一道,請及時同我聯係。
孫大姐:
您好!
我看了《江西日報》1995年9月8日《詠歎滄桑》後,很受感動,迫切購買《白雪》一書,苦於不知住址,抱著試試看看。如相信,可將此書先郵寄於我,我定會郵款來,請相信我,我是一名銀行幹部,因我們江西小縣城沒有《白雪》此書。
孫君仙阿姨:
你好!
在一百八十七期的《江西日報》上讀到了你的事跡。知道你以頑強的毅力,克服艱難困苦,筆耕十三年,終於完成了長篇小說《白雪》,我震驚了。
找遍縣城這唯一的書店,卻沒有《白雪》這部巨作,這縣城實在是太小太小了。這使我不由自主地給您寫信,看能不能通過郵局購買灌注了您全部心血的《白雪》?
高三還沒念完我就休學了,至今身患疾病已五載。現在是一名企業工人。企業麵臨著倒閉,可我還很年輕,很想學門手藝或是考取某類技術證書,而後出外打工或自己幹。可是,頭痛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時困擾我,阻撓我實施計劃的進程;加上看到同事、同學事業、生活的成功;心裏時常失落。
讓您和《白雪》做我的支柱,使我堅強、不氣餒,在生活這五彩大道上不斷揚帆前進。謝謝!
祝健康!幸福!
孫老師:
您好!
您泣血筆耕十三年寫出了長篇小說《白雪》。您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曾是個流浪漢,1986年9月在某老人和有關單位的重視下恢複了我的廠籍,得到退休待遇。
1993年,我又開始寫《苦難人生路》小說稿。目前正在進行修改,約十三萬字。這是從人物出發,從人物的性格出發去設計情節的。走了五十四年的彎路,因為五十一年以前過著近三十年的乞丐生活,為生活奔波,沒有握過筆。我的文化又低,又沒有文學功底,完全靠自己從頭開始摸索出來的。
……小說是塑造,我是認識到的。
孫老師,您的《白雪》一本多少錢?拜請孫老師在回信中說明,以便迅速彙款給您。因為托孫老師代購代郵的目的――拜請孫老師在《白雪》上簽字留念。願意這樣做嗎?您這本長篇將給我帶來莫大的啟迪和鼓舞。
還有,1990年年底,我妻生了一個男孩子,今年9月開始上幼兒班了。挺漂亮,挺活潑。在此,我代表孩子向孫老師(因為小孩喊您什麼我不懂北方的風俗,暫且這樣喊您罷,錯了,請您回信指正)問好,並祝孫老師身體健康!
祝您乘勝前進,創作更上一層樓!
說明:此信共五頁,在此摘錄小部分以示他的不易和要求上進。信中他提問的有關事宜在9月13日收到信後的第二天已回複,同時,因他求購的頭版《白雪》當時已脫銷,二版還在研究,我無書,隻好把友人的書要來同信一並寄給了他。
君仙同誌:
您好!
來信收到,謝謝您為我們預訂《白雪》,我們除了向鄧州全體高中、初中師生推薦外還要向作家周大新(鄧州老鄉,也是我市名人展的對象)、北京國家教委原副部長楊蘊玉(是我的親姑母)和南京一位女軍官(也是鄧州市人)推薦(書由我們寄),因為我們認為《白雪》是當前對青少年的一部好教材。
關於我們的“名人展”因為規模較大,到本年第四季度才正式開始展出第一部分(將來陸續展出)。關於鄧州市“名人傳略”則是展出後彙編成書,到時候一定給您寄去一冊,請放心。
《白雪》的價錢決定好了及早告訴我們,我們好向市教委、一高、四高、二高、三高及有關訂購單位籌款。好了。
祝您健康
《莫愁》雜誌編輯部同誌:
你們好!
我是江蘇常州市一農村婦女,平時我看過好幾次您們的雜誌,因大隊婦女主任那裏訂有一份《莫愁》,有空總是借來看看。在今年上半年我看到該雜誌上一篇題目叫做《寫長篇小說的病退女工》,內容是介紹一位病退中年女士在創作長篇小說《白雪》的過程中付出的心血和她的坎坷的人生,尤其是我被那種生活極度貧困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感動得流出了眼淚,我把這篇文章讀了五六遍,幾乎是讀一遍流一次淚。
我沒有讀到《白雪》的內容,可我與《白雪》的作者特別有感情,因為我的童年和青年遇上的苦難是絕非“黃連”兩個字可以代替和表達的。與你們雜誌中介紹的《白雪》作者經曆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她成功了。
今天之所以要給你們《莫愁》編輯寫信,一方麵想通過你們幫我找到那位《白雪》的作者,好使我認識這位好大姐……
我很敬佩那位大姐,她成功了!希望她是個長壽的女人,長壽應該屬於她!
……感謝你們給我當紅娘,早日找到那位作者。
注:此信隻用三分之一,請諒!
尊敬的孫大姐:
你好!
近日我從有關雜誌了解您堅持創作十多年終於完成長篇小說《白雪》的事跡及您不平凡坎坷的一生,真催人淚下和同情。您是位了不起的女性,是我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是千千萬萬婦女的學習榜樣。
我是您同代人,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並有個幸福家庭和稱心如意的工作,也有一段光榮的曆史……
孫大姐,今去信懇求得到您的佳作長篇小說《白雪》一本(書款一定彙去)。
最後望您多保重身體。
此致
敬禮!
注:此文有省略,諒解!
孫女士:
您好!
郵上《象山聯苑》雜誌一份,請提意見,並望寫詩歌、對聯郵來。
您的大作我已全部拜讀,並借給十幾名相好者閱讀,非常佩服。如有新的作品,請來信告訴我。
順致
秋安!
尊敬的孫老師:
您好!
謝謝您給我送來了溫暖。您的《白雪》尚未看,先給孫老師寫封回信。我兒子已在9月1日上幼兒(中)班,我代表孩子向阿姨問問好,祝阿姨身體健康,並祝阿姨乘風前進,創作創作再創作!
《苦難人生路》尚在修改、謄抄。我準備十月中旬改好後寄給孫老師閱稿,拜請孫老師指正。您願意接納我這個小學生嗎?
我沒有父母,因我已經五十八歲了。妻子是在流浪討飯途中碰到的,生活無法自理。這一切,在《苦難人生路》中都有,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因從小酷愛文學,所以一直在黑暗中摸索著走。
您的近況如何?還在幹點什麼工作?
好吧,我就開始讀《白雪》了,如饑似渴地想鑽進《白雪》堆中去欣賞一會兒。
您在信中的幾點看法,很老練。我就是防止出書後,避免對號入座。孫老師,請您多多來信教育我。
祝萬事如意!
尊敬的孫老師:
昨天下午,發出掛號信一封,我實在太興奮、激動了。激動得昨夜整宵未寐。如饑似渴地讀了您寫的《白雪》。一字一滴淚,字字句句,都看到您少女時代那火一樣的熱情與活潑,雖然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粗粗讀了前麵十五個章節,一直讀到後半夜,三點才躺下去。我喜歡說老實話,《白雪》給了我很多啟迪。
首先感到您寫的筆法活潑、細膩、具體、生動。我看出您在寫這部小說時,心靜得很。現在,看了您寫的,我又想推翻自己這篇東西,準備再重新來一次大修改、大返工。但這次的改寫還想繼續改下去,隻不過當作比較細的“寫作提綱”而已。竭力壓抑住我自己,把心靈靜下來,細細地刻,靜靜地描,把形象站起來。
還有,看了孫老師的大作後,我準備把大的時代背景不變動,從省、縣、鎮、村以及廠名、校名、街道名、人名,全部是假的。變成我自己設計出來的一個“地盤”。您說是這樣嗎?
看了您的大作,勝讀十年書。今天,我能認識孫老師,是我晚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祝精神愉快!
注:此信隻摘用一半,請諒!
孫君仙同誌:
您好!
前些天在《浙江日報》周末文薈上看到《從流浪女到作家》的文章,讀來深深受感動。因為我雖然從沒有作品可稱為發表問世,但是也愛好了某一項習作活動(主要是習作歌曲),在那個工農兵自己寫自己、自己演自己的年代,從部隊到工廠,至少在本單位起了一些宣傳作用,因而對自學成才、學有成效的人常常有一種欽佩和敬愛之情。
當然,我也極喜歡看書、買書,收藏蓋章。現在的書確實也多,免不了買一些,但常常報上介紹的評論的新書等一下子是買不到的。
看過報道,我很願意拜讀您那本大作《白雪》,好書能使人感動,使人落淚,這我相信,因為我有這種體會和經曆。可是目前這裏看不到這本書。
去年6月,我在報上看到陝西省一個業餘作者寫了一本自傳體小說《一個偷兒的命運》,說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我曾直接去信給作者本人延永東,希望購閱這本書,並要求作者在書上簽名贈言,他都一一照辦了,一方麵我也不知書價,所以書是他直接先寄來的,我於收到的當天下班,即將書價及郵費都寄了回去。
我今天寫信給您也同樣是這個意思,因為,一這裏買不到,二不知書價,三希望作者在書上簽名贈言(我多次向北京作家吳越郵購電腦打字的書,並幫助廠裏十幾個同事買這些書,他也都一一簽名贈言蓋章的),書到之日,即寄回所有費用。
從報上了解,您的身世確實很苦,其實處在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都差不多,當然比較起來,我要好得多,雖然隻有父親一個人工作,但總是有個穩定的家。隻是負擔重,當年十個人,父母、弟妹共六人,外婆、祖母,所以1958年十六歲便早早地工作,1961年至1965年去了部隊,回來後一直在工廠工作。
或許由於生活上沒有您那麼多的坎坷經曆,也就是沒有那麼大的決心和毅力,奮鬥目標不堅,因而在自學習作的道路終於沒有什麼成績。不過我也不後悔曾經花去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所做的終究不是於社會無益的事情,自己終於在愛好的這方麵提高一些知識,至少對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起到了調色劑的作用。
好!就寫到這裏!也可先來信告知書款,寄款後再郵書來。
此致
敬禮!
孫君仙女士:
在個偶然機會,讀了9月21日的《企業周報》刊登的《一個女人的血淚奮鬥史》一文,讀後淚水溢滿了眼眶。該文之所以能動了我的心弦,因我亦有與你相同的命運。
我很想見見你,與你談談,如何?如果你願意的話請來信告知,你方便的時間與地點。
孫君仙大姐:
您好!
我在上幾個月從雜誌上看到發表了你寫《白雪》的經過,內容是你的坎坷一生,我看了很感動,但是為了能詳細看到你的《白雪》內容,我在寧波市內各書店都買不到,叫人到上海帶也買不到,寫了一封你原來出版的陝西人民出版社,至今也沒有給我一封回信。今在《報刊文摘》上又看到了你的《白雪》介紹,在報上寫了你以前工作過的地方,我順根地今又寫了一封信,但是不知這封信你是否收得到。如果有幸運收得到,請給我代買一本《白雪》好嗎?收到後鈔票我從郵局寄給你,放心。
為什麼我千方百計地也要看到你的《白雪》書,因為你的命運與我相連,都是同病相憐。我要看你的苦處比比我的苦命,雖然我已經退休在家,但是我被一生的不幸身體已經折磨得殘疾了,不能另外再去掙錢,疾病折磨著我,我很痛苦,有病的丈夫已經去世七年了。
祝好
孫阿姨:
請允許我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如此稱呼。
我看了《報刊文摘》(1995年9月25日星期一):
《從流浪女到作家》――“《白雪》作家孫君仙的滄桑”一文引起我太多的感慨,我激動得難以自已!
您受盡磨難,飽經滄桑,您隻有小學程度,筆耕十三載,終於向人們展示了《白雪》這本好書。
來信的目的,除了對您的敬佩,無非是想要一本《白雪》(隨信夾上二十元)。
打擾您的休息了,真是內疚。但我翹盼《白雪》。
專此祝您老
身體健康
孫老師、君仙大姐:
你好!真不知怎麼稱呼你,首先祝你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近日從《報刊文摘》報上閱讀到報道您的文章很受感動,你這種超人的毅力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實在讓人敬佩。
上午拿起筆來給你寫信,但又擱下來了,因為我考慮你是位作家很繁忙,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你……
說句心裏話,我多麼想拿起筆來寫呀!寫呀!把我的一生全都訴出來,遺憾的是,文化程度低,文學功底淺,實在怕丟人!
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啊!我渴望著,我用筆把我的經曆寫成一本書。
孫大姐:是否請你在百忙之中給予指點指點,我是多麼想寫作,文化雖然低我可以學啊!我一定像你那樣去刻苦,我隻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人老心不老,上次我寫的一篇小文章在《徐州郵電報》發表,不知我多高興!
十三年來,你是在作品中生活,在創作中奮鬥,我雖比你小不了幾歲,但我是多麼想向你學習!請予指教!謝謝!
祝幸福!
注:不慎損傷了信頁中間幾行,有幾句不能完整成句。請諒!
君仙女士:
近日接到你來信,知道你對我的走訪同意接待,在此表示感謝。
我於10月4日上午去你家訪問,如果這個時間你不方便的話,可來信另選時間。
因我在10月4日去東郊一個單位采訪。
至於談的內容,隨便談談,主要是了解一下你那部作品的創作過程。別那麼緊張,別把我當什麼“客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吧,隨便些,別那麼嚴肅,我們都是凡人。
孫同誌:
您好!國慶愉快。
首先祝賀你曆盡坎坷與艱辛,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克服了精神、文化和生活中的苦難,用血和淚寫就了自己的驚世之作――《白雪》。作為陝西人,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和自豪。
人生是一本難念的經,人皮本來就難披,我雖然隻在人世上生活了四十個春秋,但卻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應該說我們的命運頗有相同之處。因此,我很想得到您的大作,但到書店裏跑了多次,也都未能如願,所以特寫信向你求援,請您滿足一個在異域外鄉人的小小心願,我期待著、企盼著……
致禮
尊敬的中國同胞――孫君仙同誌:
首先允許我向您致以誠摯的問候!
在《報刊文摘》上看到崔姓記者從《江西日報》星期刊作者李代的文章《從流浪女到作家――〈白雪〉作者孫君仙的滄桑》的摘錄報道,讀後甚為感動。
是啊!人世滄桑,遭遇各異,“老天爺”乃是如此的不長眼,社會如此的不公平!“誰人曾與評說?”
君乃河南省人,父親早逝,母親領著乞討,流落他鄉――。
成年後自己相中的如意郎君不得而失,與工人結婚又無意遭難,後因其殘暴而帶女謀生,中年患病,靠微薄的一點薪水度日,苦處、難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