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淺談鄧州變化(3 / 3)

15.最令人痛心、惋惜和無法接受的是鄧州的內外兩道城河慘不忍睹的現狀。兩道城河的嚴重汙染是前所未有的。整條繞城一周、已幹涸的外城河河底及兩岸充塞著垃圾。個別河槽裏流淌著黑色或綠色的汙水。蚊蠅亂舞,臭氣衝天,令人作嘔、倒胃。例如:南橋店兩側的外城河的惡臭和肮髒現象實在引起了公憤更使人無法容忍!這與有小橋流水、亭榭假山、有江南水鄉韻味的花洲書院及才子雲集的“鄧一高”那莊嚴聖潔的景象正成對比(從造紙廠東邊的外城河至李家橋到北城至東城的外城河和南橋店兩端的外城河髒勁一個樣。還有化肥廠橋頭南邊的大溝及該橋頭北邊公園北側的外城河的肮髒也不例外)。

當你登上花洲書院、“鄧一高”東南角的大堤(城牆遺址)遊覽時,透過堤兩旁青枝綠葉的鬆柏,觀賞一眼堤內花洲書院的美景,吸一陣“鄧一高”的紙墨香,再厭惡地瞥一眼堤外外城河堆積的贓物,聞聞城河裏的惡臭是何心情?

再如東城四高中東、北邊的外城河除成了個垃圾溝外,從南邊及西邊李家橋方向排來的汙水隔段時間通過東頭那道排汙水閘排出後,通過往東一道同樣髒臭不堪的垃圾溝經過五初中南邊再排入下遊的七裏河。這道溝不但汙染了附近的環境,也汙染了七裏河。水到渠成,汙水放任自流,流到哪裏哪裏就遭了殃。從美德、全局、人道及下遊人民利益著想,鄧州人民渴望根治鄧州內外城河的汙染和治理湍河遊覽區(七裏河)鄧州河段上遊的汙染源,造福鄧州人民,造福下遊人民。

16.再說說內城河:昔日使鄧州人民引以為榮的兩道護城河,尤其是內城河(前邊已簡述,目的與現在的城河來個鮮明對比),實在是變成條積蓄汙濁、臭水的死水溝!暗色的水上漂著各類肮髒的垃圾漂浮物和大糞團,離老遠便能聞見撲麵而來刺鼻的腥臭味。而河兩岸內側的石砌護堤間,一個個伸向水麵粗壯的排水管裏嘩嘩啦啦繼續向死水溝裏排汙水。

市委家屬院北邊的內城河也腥臭齷齪呈黃綠色。東岸內突出的粗管不停地往河裏排汙水。市民們說,整個兩條河附近,家裏無下水道的住戶有的在早晚把便盆和汙水到在河裏。

“水上樓”那段內城河長久積攢的汙垢、雜物、垃圾和糞便結成塊凝成團,在暗色的死水上漂浮、蠕動。臭氣熏天,令人惡心。這一段城河汙染最嚴重。

丁字口南邊的石橋東西兩頭的內城河汙染程度也不例外。也有人在大白天明目張膽地往城河裏倒便盆。

恕我直言,不客氣地說:鄧州這兩道護城河和小西關的塔在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初的美景,曾使鄧州人民引以為榮,也是人們茶餘飯後消愁解悶、散步聊天、鍛煉健體的樂園。而現在,這兩道護城河竟成了製造細菌、培養病毒、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溫床。

我在外生活幾十年,時時刻刻為家鄉有這兩道護城河和塔的美景而自豪,而銘心,曾用文字向世人宣傳、炫耀……

可我萬沒料到,在全國人民同步邁向現代化、到處都在提倡美化環境、建設好家園的今天(寫到此處我淚滿眶),我深愛著的兩道護城河竟被糟蹋成這副肮髒醜陋的模樣,成了降低鄧州美化城市環境聲譽、怨聲載道、人人唾棄、令人痛心、以此為鑒的現成教材。而別處別省的護城河則是水明如鏡、流水淙淙,水禽河裏競遊,彩舟衝浪競渡,岸邊綠樹成蔭遊人如織。既搞活了經濟,又樹立了城市美好形象,何樂而不為?

六年前,某省電視台“國際頻道”一編導看到以前我用文字簡述五六十年代鄧州內外護城河和塔的美景後,幾次主動給我打電話邀我來鄧州拍攝塔和兩道護城河,錄製“人物專訪”節目。因當時我極忙脫不開身,一直拖到2002年春。當我有了時間應允帶他們來鄧州拍攝時,人家不再說來,婉言推辭(這話千真萬確,絕非謊言),並認真問我:“你們鄧州那兩道護城河和塔現在還像以前你描述的那樣吸引人嗎?”我脫口回答:“肯定還是那麼美,甚至美化得更好。”

因多年我沒回鄧州,不了解鄧州城河、塔及丁字口至南橋店的變化。當時我不理解該編導為何幾次主動提出來又無故放棄?這次我回來一看大吃一驚!幸虧人家沒來拍攝,若來,不但白跑一趟,城河、古塔的現狀及古城路的髒亂差會使我感到臉發燒和無地自容……

我為失去宣傳鄧州的一次良機而備感惋惜!

我是鄧州人民的女兒,我深深地熱愛、依戀生我養我的這片熱土和父老鄉親兄弟姐妹。

我千裏迢迢回家鄉一次不容易,能為家鄉做點什麼來表達我的小小心願呢?此諫文便是我送給鄧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及全市人民的一份禮物。相信並希望領導們在百忙中能擠時間詳審細閱後能理解我這個浪跡在外的赤子的一片誠意!相信在您們的重視努力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使鄧州變得錦上添花:使兩道護城河、古塔和古城路等處的汙染變新貌,恢複生機,樹立鄧州光輝形象,使鄧州早日走出中原,邁向世界。

(三)變化的鄧州

1.撤縣建市後的新鄧州,撇開工農商、科技等方麵(因我不了解情況,不能亂發言)不說,單從城市擴建規模上看,四周的範圍比過去擴大了幾倍。城裏城外,過去破舊的低矮瓦房、斷垣的草屋蕩然無存,大街小巷一排排紅門白牆、窗明幾淨的獨家市民三層樓、四合院坐落有序。以國稅局、市體育場、中國農行、“鄧一高”、市公安局、市委市政俯、鄧州賓館等現代化建築群林立於寬敞的大街兩旁。高檔生活超市、商場、商店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城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安定。丁字口北邊的老戲院也翻修成潔白氣派、環境幽雅的現代化電影院,令人耳目一新。

2.過去坎坷泥濘的土路變成了寬敞平坦、四通八達的柏油、水泥路和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公路上,出租車,小臥車、麵包車、客車貨車等形形色色的國產車、進口車,滿載著遊客的喜悅,進出口商品來往穿梭。

街市鄉村人來攘往,車水馬龍。一串串一輛輛鋥亮的摩托車,帶愛人訪親朋,送兒童入托,陪子女上學,進城看景致,下鄉采鮮果。嗬!轟轟隆隆,風馳電掣。開摩托的大姑娘、小媳婦、棒小夥,個個豪情滿懷,顯得那樣得意那樣威風樂嗬!我可愛可親的鄧州啊,到處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欣欣向榮,高歌猛進的新氣象。

3.鄧州的治安工作搞得好,搞得紮實。民警衣著整潔,有禮貌,素質高。執勤上崗認真負責,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我在家鄉觀察逗留這麼久,竟無發現一起打架鬥毆、罵人耍潑和無理取鬧現象。市民在茶餘飯後常讚揚:現在鄧州的治安確實搞得不錯,隻是農村常有牛羊被盜現象。如果把農村治安再加強補充些警力,會好上加好。

4.公安、檢察、法院、110、城市綜合治理巡邏車隨處可見,而且在執行任務時無職業病的蠻橫態度。樸實農民賣農副產品的小車、擔子、攤點在馬路、街道或交通要道頻頻出現時他們不是亂罰亂罵或亂拉,而是說服勸導、教育,使其迅速離開。盡管前邊的剛勸走,後邊又跟來,他們不厭煩。

5.公民人文關係融洽。人與人之間一見麵笑臉相迎,相互打招呼,互相尊重。若在路上不慎碰住對方,或在人多的地方不小心踩住對方的腳,人家不但不責怪,反而客氣地說:“沒事,沒事。”每次我聽見“沒事”二字,心理總是美滋滋的。

6.通訊電話普及麵廣。路兩旁的電話隔不遠一個很方便,且損壞的很少。

7.新華路的衛生好,灑水及時。三賢路灑水及時。

8.花洲書院的落成,給緊密相連的“鄧一高”莘莘學子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遊人墨客駐足觀光,追憶曆史,提高人文素質和文化景觀的象征。

9.奔馬廣場的崛起意味著人與自然和諧,鄧州與世界溝通,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使鄧州的經濟、政治、文化躍馬揚鞭,突飛猛進,麵向世界。

10.鄧州編外雷鋒紀念館屹立在鄧州城的東方,寓示著雷鋒精神這麵旗幟永遠高高飄揚。讓鄧州人民以雷鋒為榜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讓雷鋒精神在鄧州五百六十名雷鋒戰友在離開雷鋒的日子裏始終牢記“雷鋒戰友”這一光榮稱號感召下,使雷鋒活動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國世世代代傳播下去。

11.湍河遊園的開發,是鄧州市委市政府及上級領導給鄧州人民辦的一件實事、深入人心的好事。使城鄉人民在忙碌疲憊後的閑暇,從喧囂的鬧市、偏僻的巷道、閉塞的村莊來到這風景如畫、天然合一的河畔沐浴陽光,分享清風明月的恬靜,體會擺脫貧困、奔向新時代發自內心的愜意。

湍河風景園南岸那大方氣派的石堤、石墩、石欄;那曲徑通幽的石鋪道和花磚墁地;造型別致的花壇、花圃內異彩紛呈的花卉;柔軟如毯的草地,常青的鬆柏園,彎腰弓脊奇形怪狀的桃園,成行的柳樹、白楊;溫馨的茶座,相擁情侶的私語;童顏煥發的老人,胖嘟嘟穿得花枝招展的兒童;紅光滿麵,係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靜坐草地書寫或倚欄吟誦,風華正茂的才子……哇呀!令人神往的湍河遊覽區,您的精妙絕倫盡在不言陶醉中……

河北岸,綠化防護區、農業生態觀光區、蘆葦蕩、高效蔬菜區、水鳥棲息自然田園風光區等宏偉藍圖,示意在不久的將來,湍河遊園區將成為鄧州招商引資,發展經濟,重視精神文化建設,向中心城市邁進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2004年2月16日至3月9日擬改於鄧州五機部

注:前段時間,親友和九哥幾次在電話裏欣喜地說,鄧州的城河現在治理得可好啦!水清,彩船載著遊客順流而下繞城遊……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