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拿破侖又在丹麥征集新兵了,誰都明白那隻不過是充當戰爭炮灰的角色。但走投無路的父親卻要拋下小安徒生母子去替一個富農到了服兵役年齡的兒子參軍打仗。因為他將為此得到30萬元。母親為此哭得死去活來,她堅決不同意丈夫愚蠢的決定。小安徒生也愕然了,因為他很小的時候看過一列列的法國兵和西班牙兵們在大街上走過,他沒想到有一天,他的父親也會排在那樣的行列裏開赴遙遠的異國去打仗,而且這一去,又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了。
生活開始把它殘酷的那一麵慢慢顯露在小安徒生的麵前了。
不管怎麼勸說,父親都不再改變主意。因為他很崇拜拿破侖,拿破侖是他心中的英雄。他夢想有一天也像拿破侖一樣,從出身寒微的士兵通過英勇作戰當上大將軍,至少在回家時能當上個陸軍中尉。
1813年秋天的一個早晨,小安徒生躺在床上發著高燒,他得了麻疹,貧民區的許多孩子已經隨著麻疹的蔓延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了,小安徒生這次病得也不輕。而他的父親卻要在這一天上前線。他依稀記得父親穿著一身極不順眼的軍裝俯下頭來親了親他。父親的臉顯得很憔悴,畢竟他年紀已經不小了,但他還是裝著很愉快的樣子,唱著歌走了。
那是小安徒生所記得的真正悲哀的一天,因為誰也不會向他保證父親一定會活著回來。而且母親還含著眼淚對他說,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普通的士兵會當上軍官的,這都是老爺們的事,小兵們隻會去送死。但願父親能回來,一家團聚在一起。
父親走了兩年了,可父親替人服兵役換來的錢卻日漸貶值,就像一堆幹樹葉一樣,成了值不了多少錢的廢物。母親帶著安徒生艱難地度日。
聖誕節到了,這應該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可安徒生家裏和許多窮人家一樣,沒有聖誕樹,沒有烤蘋果,香噴噴的蛋糕、烤鵝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在自己那四麵透風的家裏比在大街上也暖和不了多少,安徒生就索性跑到大街上去了。他盡量穿得暖和些,可他那破舊的棉衣幾乎頂不了什麼事。他穿著大木鞋在結了冰的石路上走著,發出吱吱的響聲。
已經是晚上了,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安徒生一邊搓著凍僵了的雙手,一邊往有錢人家明亮的窗戶裏張望。在那些明亮的大玻璃窗裏,他看到和他一樣大的孩子在閃耀的燭光下,圍著美麗的聖誕樹唱歌、跳舞。就在他們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品,那些都是平時小安徒生從商店的櫥窗裏看到的最精美的東西。他甚至還看到了臥在大食盤中的香噴噴的烤鵝。
小安徒生想,那烤鵝一定又大又肥,肚子裏麵也一定塞了好多蘋果之類的好東西,而它的皮也一定烤得又黃又脆……
小安徒生想得幾乎要流口水了,他多麼希望那香噴噴的烤鵝能從盤子裏下來,走到他這裏來,讓他飽餐一頓啊。可一陣寒風把小安徒生從美妙的幻想中吹醒,天也越來越冷了。烤鵝怎麼會走到他身邊呢,那隻不過是他做的誘人的夢罷了。快點回家吧。
聖誕節過去好幾天了,小安徒生始終無法忘記他在聖誕夜看到的一切。同樣是孩子,漂亮的大屋子裏的孩子們就可以快快樂樂地唱歌、跳舞,還可以收到許多聖誕禮物,而自己就隻能在寒風凜冽的街頭眼巴巴地看著。同樣是聖誕夜,住在漂亮的大屋子裏的孩子們可以圍著火爐吃香噴噴、油亮亮的烤鵝,而自己隻能和母親縮在四麵透風的頂樓上啃幹麵包喝冰冷的白水。小安徒生的眼神變得迷離而深邃了。
正是由於童年時代貧寒艱難的生活深深刻在了安徒生的記憶中,所以即使是功成名就、擁有鮮花和掌聲的時候,他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仍然用貧民區普通百姓的眼光來觀察世界。他們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他們的苦難就是他的苦難。他要反映他們真實的境遇,反映他們的心聲。
正因為這樣,那些被生活的重擔壓得終日愁眉不展的手藝人、工匠、下層士兵,那些從小就由於生活所迫到工廠做工、和大人們一樣從事繁重工作的苦孩子們,經常成為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因為那裏有他自己和親人們的影子,沒有人比他有更深切的體會。
寫於1846年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的就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那是在新年的前夜,在寒冷、黑暗的大街上,走著一個赤著腳的小女孩。雪不停地下著,天又冷得出奇。衣服單薄的小姑娘凍得臉色蒼白,嘴唇發青。離家的時候,她還穿著一雙以前媽媽穿的大拖鞋,可是在她匆匆忙忙穿過街道的時候,為了躲避飛馳而來的馬車,慌亂中把鞋子跑掉了。
可憐的小姑娘隻好赤著一雙凍得又紅又青的腳走在雪地上。她在大年夜前跑出來是為了賣火柴的,她的舊圍裙裏兜著許多火柴,可一整天誰也沒有向她買過一根,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銅板。
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行人了,因為這是除夕夜啊。所有的窗子都射出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小女孩覺得越來越冷,可是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也沒賺到一個銅板,更何況她的家和外麵一樣冷。他們什麼都沒有,頭上隻有一個屋頂,雖然最大的裂口已經用草和破布堵起來了,風仍然從屋頂上吹進來。
風仍呼呼地刮著,雪依然下著。小女孩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她把自己縮在一個牆角裏。她抽出一根火柴,在牆上擦了一下,火柴燃起來了,亮亮的、暖暖的,像一根小小的蠟燭。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熱乎乎的黃銅火爐麵前,火焰多麼旺、多麼溫暖啊!可正當她打算暖一下她的雙腳時,火焰突然熄滅了,火爐子不見了,手中隻剩一根燒過了的火柴。
小女孩又擦了一根火柴。這回她仿佛透過牆看到了一間溫暖的大屋子,屋子裏放著鋪著雪白台布的桌子,桌上放著精致的碗盤,還盛滿了梅子和蘋果、正冒著香氣的烤鵝,而且這隻鵝還從盤子裏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和叉,蹣跚地在地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而就在這個時候,火柴又熄滅了,小女孩麵前隻剩下那堵又厚又冷的牆。
小女孩第三次擦著了火柴,這次她覺得自己正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這株樹比她從前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綠枝上燃著幾支蠟燭,還掛著許多精美的畫片。當她伸出手時,火柴又熄滅了。
小女孩擦亮了第四根火柴,這一次在亮光中出現了她的老祖母,她是那麼溫柔、那麼和藹。小女孩看到心愛的祖母就叫起來,讓她把自己帶走。為了不讓祖母消失,她急忙把整束火柴中剩下的那些都擦亮了。這些火柴發出強烈的光芒,照得比大白天還要明亮。老祖母這一次顯得特別美麗和高大。她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於是兩個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又沒有憂愁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賣火柴的小女孩坐在牆角裏,凍死了。她雙頰通紅,嘴上還帶著微笑。
賣火柴的小女孩就這樣死了,死在向往溫暖的火爐、美麗的聖誕樹、香噴噴的烤鵝和祖母溫暖的懷抱的夢裏。這篇童話不知感動了多少讀者的心。因為這裏描述的貧窮、孤獨和死亡都是安徒生所熟悉的。他正是要把兒童時代的許多痛苦經曆寫出來,寫出他的憤怒和控訴。他要讓世人都看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慘的社會現實。
那一年的聖誕夜,小安徒生雖然沒有像他童話裏的小主人公——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凍死在寒冷的街頭,卻也慢慢意識到了這個社會比那寒冷的冬夜還要冷、還要黑暗。
不久,已是骨瘦如柴、病魔纏身的父親從戰場上回來了。
兩年來,他被扔在異國的土地上,忍饑挨餓、缺醫少藥地苦挨著日子。可是他們團被滯留在霍爾施坦,一次戰鬥都沒參加過。而此時,斐德烈王子又簽了和約,所以士兵們就都回家了。異國的遠征非但沒有使這個窮鞋匠圓了升官發財的夢,反而惹了一身的病。拿破侖戰敗了,戰事暫且平息,無論怎樣,萬幸的是他活著回家了。但是,長期的行軍打仗、食物的匱乏、環境氣候的惡劣已經完全摧垮了他的健康。
一家人又重新生活在一起了,父親又操起了鞋匠的工具。可是身體卻每況愈下,有時手中的錘子也會因為手臂的無力而掉落在地上。無論母親怎樣求神問卜、悉心照料都沒有太大的作用。父親就像一盞耗盡了油的燈,生命的燈火已經越來越弱了。
1816年的春天,當冰雪消融、大地回春的時候,父親並沒有按著母親的希望好起來,而是撒手西歸了,從而結束了自己短暫而潦倒的一生。這一年,安徒生才11歲。他不知道到底是應該怪誰帶走了他的父親。但他明白,是戰爭,那不知為了什麼而打的戰爭使他墜入不幸之中。
父親已經埋在窮人墓地裏了,祖母還在墓上種了一株玫瑰,因為父親最喜歡玫瑰了。可生活卻從未給他們一家瑰麗的色彩。
媽媽說上帝對他的孩子是公平的,誰在人間吃苦受難,誰就可以升入天堂。牧師說窮人隻要溫順、忍耐就可以進天堂。父親上天堂了吧?他生前是不相信這些的,他也總對小安徒生說不要相信母親和巫婆們的胡說八道。但小安徒生希望父親能在另一個世界裏過得幸福些。
生活的折磨、家中的變故使少年安徒生更沉默寡言了,他開始用自己的眼睛來觀看世界、觀察生活。父親病故後,家裏欠了一筆債,生活越發顯得捉襟見肘。母親為了支撐這個家,償還丈夫病時欠下的債務,更為了培養安徒生,日夜操勞著。她整天泡在河水裏,在小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替人洗衣服。當夏天來到時,她常常會被毒辣辣的太陽烤得頭昏眼花。不過這還算好的,冬天才是最難熬的。冬天來的時候,河水越來越涼,不時還有冷颼颼的風夾著寒氣從臉上、身上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