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陶醉於大自然(3 / 3)

安徒生終於踏進了他久已向往的、被他幾乎理想化的國家——意大利。

大自然的美麗壯觀一下子就抓住了安徒生的心。在深綠色的群山之間有許多美麗的小島,像花束般漂浮在水上。晴朗的天空仿佛比丹麥的高兩倍。沿路垂懸著長串長串的藤蔓,像迎接節日一般。

在米蘭,他參觀了米蘭大教堂,還爬上了由人工挖空的許多拱門、塔樓和大理石雕像。而且還站在月光下,從那兒眺望許多冰川相間的阿爾卑斯山和鬱鬱蔥蔥的、肥沃的倫巴第區全貌。接著,他經過綠島一樣平坦、肥沃的倫巴第區來到了熱那亞,也見到了自從他離開丹麥以來一直沒有見過的大海。這使他感到一絲親切和溫暖。而後,他又從熱那亞出發沿著海濱南行,一幅美景接著一幅美景,一切對安徒生來說都是那麼清新和醒目。他看到覆蓋著常青藤的一些古橋、頭戴尖帽的托缽僧以及一群群戴著紅帽子的熱那亞漁民。安徒生完全被迷人的異域風光吸引住了。

緊接著他來到了佛羅倫薩,並很快被它的藝術光輝籠罩了。這裏有許多優美的雕刻作品、繪畫作品以及建築物,仿佛一個新的世界正向他開放。又經過一番跋涉,安徒生終於來到了羅馬。在流連於羅馬精美的藝術品、拜訪著名藝術家之餘,他還是忍不住要去欣賞一下鄉村景色。他穿過意大利台伯河東南的大平原,從古代的墳墓、風景如畫的溝渠和趕著一群群牛的牧童旁邊經過,他覺得那是他在迷人的鄉間最幸福、最愉快的時刻。而後,他又遊遍了那不勒斯和威尼斯。意大利以它的風景和民俗、民情迷住了安徒生的心,並在他的內心播下了描寫意大利的大自然和生活的種子。

所以,安徒生在自傳《我的一生》中曾這樣寫道:“在敘述我一生的曆史時,我花了太多的篇幅談意大利的自然景色,而且也許有理由認為我的旅途報導盡是些景色的描寫,如此我也許會受到責備。但人們很快就會看到,縈繞在我心頭的人物比事情多。另一方麵,在這初次觀光意大利期間,大自然和藝術在我頭腦裏最突出。”

是的,這次跨越幾個國家的旅行對於他本人以及他的創作都是關係重大的。這個從小就愛在大自然中蹦跳嬉戲的孩子,終於發現在自然中的漫遊成了他安撫心靈的最佳藥劑和創作靈感的源泉。他或許真要感謝冥冥中父母親所賦予他的這種天性了。

本來在旅行之前,安徒生隻是想借它來放鬆一下心情,從沒想到會寫一本關於這次旅行的書,甚至連旅途隨筆都沒想到要寫。而他的創作激情在自然的懷抱中,在藝術品的光華中,在意大利人民陽光一樣的熱情中被激發了出來。於是,安徒生把早年的生活以及在此之前的見聞摻和在一起成為一些新形象——成為他不得不寫下來的詩。他不厭其煩地敘述自己所見到的一切和每一分感受,這就成了他的《即興詩人》這部小說。

始料不及的是,《即興詩人》為安徒生帶來了巨大的成功。有人給予他巨大的讚譽,認為他已大搖大擺地登上以往他所全然不知的地位,憑著《即興詩人》,在他麵前已展示了一幅非常燦爛的圖景。

這部作品中最精彩的地方是對意大利的生活、人和風景描繪得非常鮮明生動,且充滿詩情畫意。這使它成了一部在意大利廣泛流行的小說,特別是出外旅行的人,幾乎都隨身攜帶著它。而且,他的許多作品如《幸運的套鞋》、《歐多》、《一位詩人的市場》中的許多情節也都來源於這次旅行。

事實上,第一次使安徒生在丹麥文壇上獲得他應有的地位並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作品,正是這些描繪大自然的遊記性的東西。可以說,從小養成的對自然的熱愛,幫助他找到了最適合自己描繪又能反映自己內心世界的素材,並為他今後向文壇進軍以及創作上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人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安徒生一生中總是在不停地四處遊走,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童話的主要環境都是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而且還會明白為什麼在童話《小意達的花兒》裏他一下子說出那麼多花的種類和名字、在《拇指姑娘》中他對各種昆蟲及小動物如數家珍了。

從歐登塞小城的小毛櫸樹林,到德國廣闊的巴伐利亞高原,到巍峨壯美的阿爾卑斯山,一直到藝術之城巴黎及意大利的各個名城,都印有安徒生的足跡。他究竟從中獲得了什麼、又領悟了什麼,隻有他自己最清楚。但細心的讀者們也不妨跟隨著他的作品去慢慢欣賞和體味吧。

安徒生說:“旅途就是生活。”除了俄國、芬蘭和荷蘭,他的足跡遍及歐洲各國,甚至還到過美洲和非洲。他一生的大部分時光是在旅途中度過的。小時候,大自然給了他幻想的天空,而長大成年後,大自然又成了他親密的夥伴和創作的源泉,他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又能體味人生百態。他的心靈也在此中得到了淨化和升華。

自然是本大書,安徒生耗盡了一生去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