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宣武科雜事二(2 / 2)

敬茶費一回四兩銀子,對這些閑曹來說,可謂是一筆不小的補助,對家境寒酸的簡誠更是如此。於是賈瑋便假借自己不熟兵書之名,請簡誠代勞,實則是將敬茶費巧妙地讓給簡誠。

當然,他一切表現得極有誠意,簡誠骨子裏畢竟是個清高讀書人,無論栽過多少跟頭,性情這東西終究難改,一旦認為你是在施舍,他是絕不會接受的。就像吳禹邀大家吃飯,不見得多有誠心,倒是炫耀顯擺的成份居多,簡誠去過一回後,從此便不再去了。

他幫簡誠,簡誠自然知道,在他印象中,賈瑋這樣平易近人的勳貴子弟有是有的,但並不多見,一開始是納罕,繼而大生好感,倒是對他另眼相看。

近兩個月相處下來,彼此間話題也漸深入,簡誠這些年來雖得過且過,渾渾噩噩,但學問見識仍不減當年,讓賈瑋每每聽了,均是獲益非淺。

有一回談到賈瑋分至宣武科緣由時,他說道,“宣武科這地方難生是非,料來,貴府正緣於此,將老弟放在此處。”賈瑋當時就是一驚,父親賈政當時確實是這樣跟他說的,簡誠一眼就看穿了本質,識見如此,確實不簡單,自己在他身邊,應該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有了這念頭,賈瑋在佩服之餘,頗為敬重簡誠,在稱呼上也稱呼簡誠為簡老師,無奈簡誠堅持不讓,說是同僚間豈有這等稱呼,定要賈瑋稱他的字,賈瑋拗他不過,也隻得遵從。

賈瑋本沒有字,不過,在來樞密院前,黛玉幫他取了一個,叫做緣堅,賈瑋在那裏暗自想了半天,也不知她是指寶玉至堅,以物喻誌,還是指讓他堅定心誌,倆人永不分離,但既是她取的字,說不得要用上的,因此到了宣武科,一眾同僚問他字時,便說是緣堅。

他與王守仁諸人年紀差距擺在那兒,雙方便以平輩相稱,他稱人家一聲某某兄,人家卻斷不能稱他為某某兄,這可不比在府中,賈政的幾個清客相公也是一把年紀了,開口閉口便是稱他為世兄……王守仁諸人或稱他為緣堅,或幹脆稱為賈老弟,倒也顯得親熱。

簡誠自然也是一樣,或緣堅或老弟地稱他,他也隨口應著。

“……下午可能要提前回家一趟。”用完午飯,簡誠一麵起身收拾食盒,一麵說道。

“哦,幾時回去?”

“眼下就回去,正房前的台階破損了些,得叫匠人來弄一弄,昨兒說好的了,今日還得過去催催,讓小犬過去怕人家不理會,少不得要親自走一趟。”

“那我同你一塊去……來了這些日子,還不曾到貴府拜訪,真是慚愧……我外頭有車子,坐我的車子過去。”

聞言,賈瑋心血來潮地說道,自然,他也早就想去簡誠家看看,擇日不如撞日,因此趁此機會,便提了出來。

“好啊……”簡誠笑道,“舍下簡陋,若是招待不周,還望老弟包涵一二。”

**************************************************************************

PS:關於銀子的購買力,這裏就不多說,一般而言,古代生產力低下,物品幾乎都貴,人倒是比較賤,這裏參照原著中劉姥姥的說法,莊戶人一家一年用度二十來兩,其實也隻是模糊概念……不過一個沒有多少油水的低層官僚要養活一大家子,在任何時代,在城市生活均是不易。有興趣的可參照小說《顧問官》。

再者,關於字,字原是男子成年後取的,但後來也可提早,並可以自取,甚至可以取多個字……這裏頭“寶玉至堅”的意思是取自原著第二十二回中黛玉問寶玉“至貴者為寶,至堅者為玉”的典故,非偶生造。

再次呼籲推薦票,雖然臉皮有些厚,但為了票票,也沒所謂了……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