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則11:胃病患者飲食的必知法則——辨清病因,吃對飯(2 / 2)

食物的加工方法要科學

胃病患者應該多吃魚,但是紅燒魚和澆汁的魚都不適合食用,最好是選擇燉湯喝,這樣更滋補,而且對胃的保護更好。另外,一些寒涼性的食物,如果患者想吃,那麼就一定要注意多煮多燉一會,這樣食物的寒性就沒那麼強了。比如苦瓜,這是寒涼的食物,但如果用苦瓜燉湯的時候,它的寒涼的程度就大打折扣了。我們不僅能夠嚐到苦瓜的味道,同時也可以祛除它的寒性,防止傷害胃。所以,倘若我們很想吃一些食物,但是又拿捏不準它對自己是否合適的時候,就一定要多加工一會兒。一般而言,加工時間一長,對胃的傷害就變小了。

提高免疫力,保證營養均衡

身體的健康往往和免疫力有關,免疫力出現問題,身體自然會發生疾病,胃病也是如此,所以胃病患者也需要提高免疫力。而免疫力從飲食上來說和營養均衡有關。患者不可以長期隻吃一種食物或某一類食物,因為任何一個食物都不會給我們提供全部的營養,它隻能是單一的,隻能在某一方麵起到應有的作用。健康合理的飲食要求我們必須吃得雜一些,種類多一些,這樣才能夠保證全麵的營養吸收。

有些人覺得食用各種不同營養的食物會很麻煩,那麼我們可以先選擇喝粥,因為粥是最養人的,我們可以將各種各樣的麵,各種各樣的米,各種各樣的豆和堅果、幹果混合在一起,然後用豆漿機將它們打成漿。早上起床或晚上下班疲憊的時候,喝上一碗,就可以確保營養的全麵吸收了,而且還可以養護胃黏膜。必要的話,我們還可以補充一點其他的食物和營養素,這樣我們的營養攝入就相對平衡了。

一些職場人士,因為工作繁忙,飲食不注意,更容易出現營養不均衡的現象,建議他們平時備好一些蝦皮,將蝦皮洗幹淨後焙幹,或者碾成粉末。我們可以將這些蝦皮下麵吃,夾在饅頭裏麵吃也可以。這樣不僅可以起到調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補充充足的鈣質和蛋白質。同樣的,芝麻的營養很全麵,我們可以將芝麻碾碎成芝麻鹽來食用,無論是加到饅頭、拌菜、拌飯還是加到粥裏麵,都能夠補充營養。而堅果、幹果也可以拌在菜裏麵吃,不僅提升口感,而且豐富了營養。就連平時最簡單的泡麵,如果我們願意加入一些蔬菜或者雞蛋進去,營養就可以得到補充了。

分清胃病的類型,然後對症下藥

有的胃病是因為胃酸過高引起的,這類患者通常總是感覺胃裏很空,想吃東西,而且經常會感覺到胃部出現針刺一樣的疼痛。這樣的胃病患者盡量不要喝高湯肉湯,特別是雞湯,它們刺激胃酸分泌的能力非常強,患者本身就胃酸偏高,如果再經過雞肉湯的刺激而分泌更多的胃酸,那麼無疑會加重病情,患者會感覺到更加難受。

胃酸過高會引起胃病,胃酸過低也同樣容易引發胃病。胃酸過低就會導致出現胃寒現象,具體的表現就是不能吃東西,而且消化能力很弱,一般早上吃的飯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還沒有消化,結果患者總是感覺到胃裏滿滿的,脹脹的,而且稍微吃點東西就會覺得很撐。那麼這類胃病患者就應該多喝高湯和肉湯了,像促進胃酸分泌的雞湯就很有幫助了。有些胃潰瘍患者經不起挨餓,隻要一餓就會感覺到疼痛,因為這時胃部的食物排空了,隻剩下胃酸,而胃酸就會刺激原本受到損害的胃黏膜,從而產生疼痛症狀。所以胃潰瘍的患者應該少吃多餐,更不能等到挨餓才去吃飯。比如早上起來7點多吃飯,等到10點的時候可以適當再吃點東西,加點餐胃就不那麼疼了。

胃病往往會影響我們的消化和吸收,對人體的發育生長很不利,所以一定要培養預防胃病的觀念,而一旦出現了胃病,也不要滿不在乎或者驚恐不安,因為胃病的治療靠的是三分治七分養,養胃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養胃的前提就是就保持好的飲食習慣,隻有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科學,我們的胃才不會出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