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2)

吳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關於它,沒有什麼好說的。它依傍在一座矮山下邊,有一條小溪從村前流過,小溪兩邊是高高低低的梯田。祝小烏問一個端著碗、蹲在門檻上吃晚飯的村民,有沒有一個叫“牛化生”的人來這裏開墾一座叫“洪壇岡”的山?

他看了看我們,扒了一口飯,等兩腮癟下去,懶洋洋地說:“你們問的是那個‘一根筋’嗎?他又告狀去了。”

我和祝小烏吃了一驚:“他什麼時候回來?”

那個人已經把第二口飯含在嘴裏了,他說:“不知道。”

我和祝小烏對望了一眼,感覺連站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們又走進一家小賣店去問店老板:“那個叫什麼來著的‘一根筋’在不在洪壇岡上?”

他告訴我們:“‘一根筋’已經有半年沒來過吳村了。”

我們再也不想問什麼了,我們又累又餓,買了餅幹、罐頭、啤酒、花生米充饑。小店店主因為我們照顧了他的生意,明顯熱情了。他問這問那,不到五分鍾,就知道了我們大老遠跑到吳村來的目的。他轉動著一雙灰白的小眼睛,問我們:

“你們養野豬,怎麼養?”

“放養唄……”

“野豬從哪裏來?”

“從山上來。”

“山上?”

“沒錯,”祝小烏洋洋得意道,“我們隻要在山上養上小母豬就可以了。母豬成熟後,山上的野公豬自然會跑來跟它們交配。”

“你們的意思是不是讓家豬與野豬雜交?”

“是這樣。家豬與野豬雜交出來的豬,叫雜種豬。肉質鮮嫩香醇、脂肪低,是稀少的健康肉類。”

“現在,莫不是連請人上山抓種豬的錢都省下了?”

“那是當然。”

就這樣,談著談著,不知怎麼的,這一樁發財的“秘密”讓小店店主很感興趣,當他於當天下午帶我們去洪壇岡上看看時,“洪壇岡野豬場”成立了。

我和祝小烏出錢最多,每人六千塊;其次是祝小烏女友阿芳,拿出二千;這些錢按股份製合在一起,構成股權。其餘的股份,留給了“一根筋”和小店店主陳德方。原因很簡單:牛化生是洪壇岡的主人,他不在山上也要給他股份;而陳德方呢,將為我們背糧食上山,還要幹最重的活;再說,我們待在吳村也需要他的“勢力”。

於是幾天之後,我和祝小烏,還有阿芳,義無返顧地辭掉了工作,來到洪壇岡,開始了養野豬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