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裏,上樓下樓的,來來往往的學生越來越多,快要上課了。
“這誰啊,這麼拽,清華還行,北大就算了吧?你以為清北是你家開的?”
“這不是那誰?”
“那誰誰?”
“沈奇,全省數學冠軍!”
“行政樓橫幅上麵的那人?”
“對對,就他,高二(2)班的。”
“學霸呀。”
幾個路過的妹子議論紛紛,邊走邊回頭觀望沈奇。
“妹子們好,約嗎?”沈奇對妹子們揮手致意。
咯咯咯,妹子們嬌笑幾聲,跑了。
聶主任玩味笑道:“沈奇,你以前可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在校內撩妹。”
“以前成績不好,總感覺低人一等。”沈奇實話實說。
“就算成績好也不許早戀。”聶主任收起笑容,嚴肅說到。
“知道了聶主任,高中階段當以學業為重。”
“行吧沈奇,快上課了,你先回教室,考慮考慮我剛才的建議。”
回到高二(2)班教室,迎接沈奇的是各種膜拜。
“沈奇,滿分君。”
“請收下我的膝蓋。”
“請問怎樣才能次次考滿分?”
“請問如何成為數學冠軍?”
班上的同學羨慕、稱讚、求教。
“滿分這種事情就是隨便考考,主要看狀態。”沈奇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取出書本準備上課。
“你不裝逼,我們還能做朋友。”同學們剛才還膜拜沈奇來著,現在又不想跟他說話了。
鬥轉星移,春去夏來。
轉眼到了6月份,炎熱的夏天。
數學指標達到4級之後,沈奇對於這門學科理解的更深刻了,他最近在研究中國數學會出版的刊物《數學學報》,以及武大出版的《數學雜誌》,這兩份數學專業期刊是國內核心刊物,論文的調性很對沈奇的胃口。
他也看過北大的《數學研究》和複旦的《數學年刊A》,總體感覺是後兩本不如前兩本論述的精辟、深刻。
上述四份專業數學刊物是國內四大,如果能在這國內四大中的任何一份上發表一兩篇數學論文,拿著刊登你論文的期刊去國內任何一所大學的數學院或理學院,說我想來你們這裏讀研,給個機會吧……數學院或理學院一定會告訴你,來吧少年,保研。
沈奇現在的數學水平,離拿著期刊去保研還有一定差距。
他就是看看而已,開拓一下思路和格局,研究一下國內數學精英對數學的真知灼見。
要看懂《數學學報》上的所有論文,本身得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否則如同看天書,字你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啥意思。
沈奇和張萬邦之間的課外互動還在繼續,但沈奇發現張萬邦回複的速度越來越慢。
以前張萬邦每天都能給沈奇寫點東西,而現在,一個禮拜就寫了一百多字,最後一句話是“我已沒什麼可教你的了,數學這門學科,主要靠自學”。
想想也是,沈奇的數學指標已經4級,而張萬邦被係統定義為5級參考模板,師生兩人就差1級,當師傅的總得留兩手看家底的絕活,張萬邦說沒什麼可教沈奇了,也能理解。
“所以總有一天我將從新人村畢業,獨自一人踏上孤獨的新征程,而這一天,比我預想的早到了幾個月。”
6月25日,沈奇收拾好行囊,獨自一人前往離家38公裏之遙的北郊度假村,他將在這裏接受為期一周的省隊封閉式集訓。
這支南粵省數學競賽隊設領隊一人,副領隊一人,聯絡員一人,隊員六人。
六名隊員已全部集結在北郊度假村,他們中最大的18歲,最小的16歲,他們六人是這個年齡段全省數學最好的青少年。
之所以將集訓地點設在郊區,是因為此處山清水秀,特別安靜。
沈奇對於後勤安排比較滿意,這裏有吃有喝有WIFI,兩人住一個標間。
封閉訓練並未如沈奇預想的那樣,所有隊員都關一小黑屋裏,給我做題做題做題,解不出正確答案不給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