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後記(2 / 2)

這是一種艱辛,更是我所自感到的人生最美麗的時刻,我的博士論文獲得了導師的認可與眾多評閱專家的好評,順利通過了原來自感遙遙無期的博士論文答辯,此時我忽然發現上帝之門是虛掩著的。

當然,在我人生收獲的季節,我決不能忘記時刻給我指導的恩師。初入川大,麵對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精深的學識令本為才疏學淺的我,尤為於心惶惶。然而,先生平易近人的待人態度,諄諄善誘的教誨,使我逐漸釋卻了疑慮與不安,激起了我學海遨遊的勇氣。

川大三年,在先生的悉心指點下,我致力於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本人的博士學位論文,從選題、搜集史料、擬出大綱、撰寫到修改,無不得到先生的精心指導。對於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我雖感尚未登堂入室,但自認已找到從事這方麵工作的門徑,投入先生門下,承先生之教誨,真乃三生有幸啊。本書的順利出版,又得先生出版基金項目的資助。這一切的一切,我無法以言辭表述我對恩師的感激之情。

川大三年,我得感謝王挺之教授、楊天宏教授、何一民教授、王東傑教授、劉世龍教授等各位川大師長們對我的教誨。我得感謝南京大學的陳紅民教授、申曉雲教授,複旦大學的吳景平教授,中國社科院近史所曾業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吳恩遠研究員,北京大學的楊奎鬆教授,西南交通大學鮮於浩教授,西南大學的譚剛副教授對我的指點與幫助,為本書的修改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我得感謝四川省檔案館、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重慶市檔案館、重慶市圖書館,為我查閱資料提供方便,並在經濟上給予優惠。我還得感謝潘洵、尚季芳、黃小彤、戴斌武、周樹槐、黃天華、高原、張忠、劉力、謝春、李曉宇、艾晶、張研、劉雪怡、昌文彬、李永芳、侯宣傑、吳佩玲、何洪濤、鄺良鋒、陳崗、魯克亮、曾燕、黃萍、陳卯軒、任春豔、車轔、汪海清等各位學友給我的幫助與關心。

川大三年,我得感謝妻兒及家人,正是他們無盡的關懷,使我能安心求學。我的妻子定華默默承擔了撫養孩子的全部職責,使我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論文的寫作中。

當然,我還得感謝巴蜀書社的段誌洪社長,為本書的出版提供方便;也得感謝巴蜀書社的責任編輯陳亞玲、肖靜老師,為本書做了仔細的校對,費了許多心血。

學海求索無盡,一切我將銘記於心。

肖雄

2012年1月於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