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外婆被我外公說感動了,終於同意了。經過我姑姑,我外婆、外公一來三去的這麼幾折騰,幾年時間過去了,我母親也到了要出嫁的年紀了,於是我外公、外婆就問自己的小女兒:說左師傅娘子做媒,要把你許配給她娘家的二老弟,你願意嗎?我母親點頭表示願意。
於是我外婆就對左師傅娘子說:“左師傅娘子,我家孫二爺同意把小女兒嫁給你娘家二老弟了,我家小女兒也願意,我也就同意算了。”左師傅娘子親口聽孫二娘說同意把小女兒嫁給二老弟,高興得跳起來,激動地拉著孫二娘的手說:“孫二娘,你可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呀。”於是我姑姑全權操辦,我父親與母親就在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茅草屋結了婚。
現在再說我家那10平方米茅草屋的來曆,我爺爺給官僚地主夏夢軒當長工,可以說是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共產黨來了,窮人分房分地,我家就在原地不動,分到官僚地主夏夢軒用來看守梧桐樹林的那棟四排三間的房子,我父親三兄弟,正好一人一間。那麼為什麼由三間瓦屋變成茅屋的呢?這裏有一段小插曲,本來我家是同保村一組,我父親當上村長後,有一個叫劉誌成的窮人,他家是兩兄弟,還有個哥哥叫劉誌清,是跟我伯伯同時被國民黨抓壯丁參加國民黨軍的,共產黨解放軍有條政策: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願意留下參加解放軍的熱烈歡迎,我伯伯就領了路費回家了,劉誌清繼續留在解放軍部隊裏當兵。所以劉誌成、劉誌清兩兄弟分到同保村5組一個地主家的2間瓦屋房子,再搭上一間茅草廚房。於是劉誌成就非要跟我父親換房子,他的換房理由是說他母親得了幹蟲病,病毒蟲子把他母親鼻子吃掉了,沒有鼻子不好看,5組一百多號人房多人多,不好意思,不方便,簡單的說就是怕醜,因為我父親的家在華太坪周公衝,獨門獨院,離集中村莊較遠,劉誌成就是要選個遠離人群的地方。
當時我父親考慮到自家三兄弟是三間瓦房,劉誌成家兩兄弟分的是2間瓦房,茅屋是搭上去的廚房,那就是3間瓦房去換2間瓦房,明顯的不合理。於是劉誌成就說:“我知道是不合理,但是你是共產黨的村長,你就吃點虧,我這個群眾就占點便宜,你就成全我們兩兄弟好了。”
於是我父親就甘願吃虧,答應跟劉誌成對換房子,我家就從同保村一組移居到5組。父親把2間瓦房給了大哥和老弟,我的伯伯和叔叔,我父親自己主動住進那間茅草房,這就是我家茅屋向青天的來曆。
那麼我父親14歲怎麼當上村長的?是因為共產黨來了,要最窮的人當村長,當時同保村最窮的是王老鬆家,共產黨工作組就要王老鬆當村長,可惜王老鬆一字不識,智商還有點問題。共產黨工作組一看有智力障礙的人,不能當村長為民辦事,就問同保村的人,除了王老鬆最窮,還有誰家最窮?都說那就是黃家最窮了。黃家有三兄弟,老大二十幾歲,成年懂事了,可是老大被國民黨抓壯丁當過國軍,不能當村長,老三隻有10歲肯定不行,老二14歲,讀過小學,有點文化,是不是可以?工作組找來找去,找不到很合適的,就隻好要黃家老二來當村長了,就這樣我父親14歲,當上了共產黨政權同保村第一任村長。我父親從16歲開始,年年報名參軍,可每次都是因為體重不夠,高度不夠,一直到19歲身體條件才符合要求,參軍到了部隊。於是政府就在我家那間茅草屋的門上,掛了一塊“革命軍屬”光榮牌。我父親當了4年兵後,在部隊提幹當了排長,於是政府又在我家茅草屋門上掛了一塊“革命幹部”光榮牌。我外公就對外婆說:“老太婆,你還記得麼,我曾經說過,黃二爺家的老二能挑起共產黨政府裏的千斤重擔,你看被我說中了不是?”我外婆笑得合不攏嘴,誇獎我外公是喜鵲嘴。
我父親在部隊升為少校,母親帶領我們住在那間茅屋裏生活十幾年,有一年刮台風,下暴雨,把屋頂茅草刮掉了,暴雨把土牆衝垮一塊,母親就自己到山上砍了一捆荊刺騰,土話叫糖殼啦刺,用刺藤把斷牆漏洞堵上,再叫上外公、舅舅一起到山上割茅草,把茅屋再用茅草蓋好。一直住到1964年才蓋了一座四排三間的瓦屋木房子,這才結束了茅屋向青天的艱難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