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收益翻十倍的長牛股:價值投資時代的選股策略31(1 / 2)

第六章 咬住青山不放鬆

價值投資與高度分散、高周轉率的操作理念正好完全相反。和所有積極型的操作手法相比較,價值投資是長期最有可能獲利的投資方法。但投資人需要耐心地持有他們手中的投資組合,不被別人的短線獲利所誘惑。

銀行利率的變動、通貨膨脹,或是企業獲利預估數字公布等因素,雖然都可能影響到股票價格的短線走勢,但時間一旦拉長,潛藏在企業內部的獲利增長力自然會主宰股票價格。到底要持有股票多久才算是比較好?答案是:沒有絕對的時間限製。巴菲特認為,有人說至少要持有五年,這其實是一個很愚蠢的說法。持股長抱的目的絕非要刻意讓股票周轉率接近於零,若是過於堅持完全不賣以致錯過脫手的最佳機會也是不對的。所以,若以周轉率來衡量,一般應控製在10%~12%左右。10%的周轉率表明持股將可能持續約10年以上;而周轉率20%,則表示持股大約達五年左右。

股票價格波動是價值投資所要麵對的另一副產品。傳統的積極型投資組合就是利用分散投資來企圖抵消股票的價格波動。積極型基金經理人太了解投資人每個月收到基金對賬單後的心理變化:當他們看到自己所投資的基金淨值下跌,就算明明知道股票價格本來就有漲跌這一道理,心裏仍不免產生慌張的情緒。

事實上,投資組合越分散,股價變動的激烈性在對賬單上的反應就越不明顯。對於大多散投資基金的客戶來說,分散投資的方法的確根安全,因為所有的波動都被分散投資抵消了。但事情的另外一麵是,獲利曲線相對平坦、乏善可陳。所以分散投資的方法雖然不會引起客戶太大的情緒反應,但永遠隻能獲得較為一般的利潤。

然而,價值投資的目的是要追求遠高於一般獲利水平的高報酬率。盡管我們已經通過實際的案例來驗證了這種投資策略的成功之處,但平心而論,價值投資過程並不見得都是平坦而順利的,價值投資人也必須做好忍受市場短期波動起伏的心理準備。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潛藏於企業內部的真實價值終究會反映在股票價格上,而未來的股票價格上漲空間也將足以彌補短期股票價格波動所導致的損失,甚至產生更高的報酬率。

巴菲特堪稱是不受市場短期波動起伏影響的具有極好心理狀態的典範,他很少在意股票價格的一時波動。在這方麵,巴非特的老同事、老朋友,同時也是伯克希爾公司的副總裁查理·蒙哥也是如此。熟讀伯克希爾公司年度報表的人都知道,他們兩人在投資方麵,不僅理念一樣,而且更是互補對方不足的一對絕配合夥人。

蒙哥和巴菲特一樣,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經營了一家投資公司,因此可以自主地運用大筆資金操作投資組合。他過人的才智和投資操作手法再次驗證了價值投資學派的理論精髓。蒙哥表示:“在60年代我真的把複利表拿出來,然後比較所有股票的表現,假設各類投資組合的可能最高報酬率。”他運算各種投資組合的可能結果,也曾將他實際的持股放進各種組合中,以預測可能的報酬率及波動性,因為他認為計算所有的可能結果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