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人脈資產,價值無量(1 / 3)

人脈如同樹脈,一棵小樹苗要想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之材,必須要有粗壯厚實的根脈吸收大地供給的營養,必須要有充足豐富的枝脈和纖細縱橫的葉脈吸收自然供給的空氣、陽光和雨露。人脈與人際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可以說,沒有人脈資源落地生根的人際關係是空泛的、毫無任何意義的人際關係,而人脈資源的開花結果則依賴於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

人脈是人生的製勝法寶

有時候,別人辦不了的事情,你可能一個電話就非常好地解決了;反之,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別人可能輕輕鬆鬆地搞定了。原因何在?這就是看有沒有關係,有效的、豐富的人脈是人生的製勝法寶。

一個人事業的成功,80%歸因於與別人相處,20%才是來自於自己的心靈。人是群居動物,人的成功隻能來自於他所處的人群及所在的社會,隻有在這個社會中遊刃有餘、八麵玲瓏,才可為事業的成功開拓寬廣的道路,沒有非凡的交際能力,免不了處處碰壁。這就體現了一個鐵血定律:人脈就是財脈!

西方的一位人際關係學專家說過: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的確如此,在美國,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請查閱貴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員工的資料,然後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麼。”結果是無論什麼地區、無論什麼行業的雇主,2/3的答複都是:“他們是因為不會與別人相處而被解雇的。”

很多成功的商界人士都深深意識到了人脈資源對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國某大鐵路公司總裁的A. H.

史密斯說:“鐵路的95%是人,5%是鐵。”美國鋼鐵大王及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說:“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所以說,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學會處理人際關係,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個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無怪乎美國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非勒說:“我願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領更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

所以,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營造一個適於成功的人際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和工作關係。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家和萬事興”。你與配偶的關係如何,決定了你與子女的關係,而家庭關係給我們與別人的關係定下一樣的模式。同樣,我們與同事、上司及雇員的關係是我們的事業成敗的重要原因。一個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人,即使再有知識,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間。

在我們中國,人脈資源更為重要了,如果你想獲得事業的成功,盡早建立自己的人脈資源網吧。如果你的人脈上有達官貴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當你有喜樂尊榮時,有人為你搖旗呐喊,鼓掌喝彩;當你有事需要幫忙時,有人為你鋪石開路,兩肋插刀,你就能感到人脈的力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1)透過人脈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從而促進自己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你必須掌握競爭對手的特點、動向。比如他們是否重視教育訓練?是否鼓勵員工進修以加強他們的技能?他們在同業中的名聲如何?是否參加商展?有沒有加入商業性組織?

你的人脈網是了解這些信息的最佳渠道,而且大部分真實可靠。你的朋友隻會幫你,而不會去幫你的競爭對手。當然在了解競爭對手之後,相比較為落後,重要的是取長補短:有優勢要保持,存在差距就應該追趕。

(2)人脈可以讓你了解這個世界,進而豐富你的人生。檢查一下,你的人脈中,有多少人是外國朋友?如果沒有,你該去發展發展了。

也許你有許多次走出國門的機會,我想你也有和我同樣的感覺。那就是,沒有什麼比身在國外一個人也不認識的感覺更空虛、更無聊了。你獨自一個人走在國外的土地上,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你體驗這個國家真正的文化,沒有人邀你到他們家,讓你看看他們的實際生活,這是非常糟糕的事。

第一,參加國際性的旅行團隊。在旅行中,如果你不知如何去認識他,不妨問一句:“你常旅行嗎?”你會發現大多數人都喜歡談他們的旅行經驗,於是便能很快為你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二,可從外文圖書館或你的股票交易員那兒取得。在這些地方你可以認識到非常真誠的朋友。

第三,附近的大學。你可以找到與全世界最有聯係的學校或係所。

第四,如果你正在就學,國際學生組織是最佳的起點。

建立人脈,不能坐著等

摩根財團創辦人老摩根對兒子小摩根說:“大家都喜歡和有錢的人交往,這是人之常情(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也許是因為和有錢人交往,可以享受到他們不曾享受過的東西。”

摩根教育兒子,要建立良好、廣闊的人際關係,必須運用“舍得”的觀念,也就是,有“舍”才有“得”!不“舍”而想“得”,那種人脈關係是相當有限的。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要先“舍”呢?

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任何事都先想到“我”,因此,有時便會想:某人為什麼不先對“我”打招呼?某人為什麼不請“我”吃飯,而要請別人?某人為什麼不寄生日卡給“我”?某人為什麼和“我”有距離?

你這樣想,別人也是這樣想。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把“得”放在心上,掛在眼前。如果雙方都不願意先“舍”,那麼,這份關係便不可能展開!

既然如此,你為何不主動出擊,先去滿足對方的自我,為雙方關係的建立踏出第一步?

“主動出擊”就是“舍”的第一個動作,也就是先“舍”掉你的矜持、身段,“舍”掉你的武裝,向對方展露和平的姿態。

普通的寒暄和打招呼看來沒什麼,但如果能在普通談話中加入對對方的關心,那麼,這樣的人脈關係便會慢慢發酵。當然,你的關心不可帶有刺探的意味,否則,會引起對方的警戒;借題發揮最好,例如從工作談起,再擴展到家庭、休閑,慢慢地把對方的心門打開!

光是這樣還不夠,因為這隻能讓你建立一份普通的人脈關係,你必須再加入某些成分,才能把這人脈關係堅固起來。怎麼做呢?很簡單,為對方做些什麼!也就是:

(1)觀察、了解對方的需要,不等對方開口,你就先替他做,他不僅會感謝,還會感到驚喜。

(2)分享你的資源,包括物質的、精神的以及人際的。例如,你可以介紹你的朋友給他認識,將你的CD借給他、把你種的花送給他,反正隻要對方沒有,而你有的,便可與他分享。

(3)在必要的時候幫他,這也包括精神及物質上的幫助。讓他了解,你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也許你會問:這麼“舍”,就真的能“得”嗎?

你不要過於期待對方是否有善意的回應,但我相信,“舍”是種子,“得”則是收成,有些種子發芽得早,有些則發芽得晚,但總是會發芽、會有收成的。

總而言之,要建立人脈關係,不能坐著等別人“送上門來”。

你也可以偶爾給自己所做的好事來一個最高的評價,這樣可以使你的自我感覺得到充分滋潤。

改變某些習慣。在你不再拖延之前,必須除掉一些習慣或改變一下你的行為方式。隻要開始去工作,就給自己一些獎勵,即使稍後你氣餒不幹了也沒關係,這總比你為了氣餒不幹而懲罰自己要好多了。這樣一直做下去,你會養成許多重要的好習慣。重視人緣的作用

一個人進入社會,開始過群體生活,意味著要與他人交往共事。可有的人卻由於社交能力差,不善於為人處世,結果人生成長與事業發展的過程處處受阻。相反,有的人能力雖然不是很強,但是他對人禮貌,善於交際,於是辦起事來總是比別人容易成功。

台灣作家劉墉說:“一個人人緣不好,大小事情隻能靠自己去做,能力再強,又能做多少事?你的素質再高,如果隻是將本身的能量發揮出來,不過能比常人表現得好一點而已;如果你能集合別人的能量,就可能獲得超凡的成就。”

是啊,正因為如此,有好人緣者在社會上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公司在招聘高級管理者時,要考查他的人際關係,沒有好的人緣,能力再強,也不能錄用。如在人際關係上有超群的能力,有非常好的人緣,其他條件則可以放寬。

莫洛是美國摩根銀行的股東兼總經理,年薪高達100萬美元。其實他以前不過是一個法院的書記,後來做了一家公司的經理。他誠信待人,人緣極佳。他之所以能被摩根銀行的董事們相中,一躍而成為全國商業巨子,登上摩根銀行總經理的寶座,據說是因為摩根銀行的董事們看中了他在企業界的盛名和極佳的人緣。好人緣給莫洛帶來的是地位和事業的成功,給公司帶來的是良好的經營業績。

汪輝畢業後在一家公司任小職員,後來成為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常常對人說,他的成功,人緣關係好是主要因素。他認為人緣在一切事業裏,都極其重要。

如何獲得好人緣?以誠待人!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相敬如賓,彼此忠誠。誠,是愛的體現,家庭成員人人愛自己的家,焉有不幸福的道理。同樣,一個公司興旺發達,也是大家都愛自己的公司,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你待人以誠,人們會把你看作一個有品位的人,你也就有了好人緣的基礎。

有一位明星大腕投資搞實業,與某地農民合作,利用他們的土地建廠房。可是幾年後,這個發了財的大腕卻不按合同兌付農民的土地股金,使農民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農民們聯名把大腕告上了法庭。這位大腕利用“名人效應”,在社會上套取無本生意,欺騙那些善良的人,結果卻把自己的人緣市場弄丟了。

沒有愛心的人,不會有太大的成就。李嘉誠是世界級富豪,他能取得成功,源於他有一顆愛心,李嘉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錢來自社會.應該用於社會。”他在取得巨大的物質財富之後,便積極推行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慈善事業。為了替家鄉人民辦一點實事,20世紀90年代,北京亞運會籌資階段,李嘉誠一次捐獻30萬港元,是捐獻資財的最大戶頭。1991年,我國華東地區遭受特大洪澇災害,李嘉誠個人捐款5000萬港元,成為當時個人捐款最多的企業家。李嘉誠先生對祖國的捐資援助從不吝嗇錢財,到目前為止,捐款數額龐大,已超過了幾十億港元。他認為這樣做是恰當的,符合他的處世待人之道。

的確,人格上的高貴同時造就了事業的高貴,富有偉大愛心的李嘉誠在生意圈中樹立了良好的公信力。

富蘭克林說:“我深信一個人用自己的才智努力工作賺錢致富是正當的,但要記得慷慨地與別人分享,然後恬淡地走開。”

還要記得常向對方真誠地問候。

小黃外派出國後,小劉隔一段時間就打電話問好,而其他同事卻沒有這樣做。小黃回國後,不僅給小劉帶來了禮物,後來他晉升為副總經理,把小劉要到了他的手下,那可是個極有發展前途的崗位。其他同事納悶,以前小劉與小黃的關係並不怎麼樣呀?甚至不如我們這些人與小黃親熱呀?

人與人相處,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維係關係。也許由於工作繁忙,你不會有很多時間與每一位朋友、上司或下屬保持經常來往。那麼,久不聯絡,關係自然就疏遠了。假如你重視人際交往的話,就得經常抽出一點時間,打個電話,寫封郵件,發個短信,給他們一個真誠的問候,使聯係不至於中斷,並表示你還把他們放在心上。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多年前是BON電影公司的公關部經理。她麵臨著巨大的職業挑戰,同時又必須麵對許多現實的東西,像人際關係的處理、家庭生活的和諧等,但她巧妙地使這些煩瑣的事情順暢起來。

比如,她的下屬總會在某一個繁忙的下午突然收到一張上麵寫著諸如“你辛苦啦”“你幹得非常出色”之類的小卡片。而在她丈夫生日的那一天,她總會努力舉辦一個家庭小舞會,而且是一個人事先布置好。就這樣,在繁忙工作的間隙,她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卻給他人送去了一份又一份快樂。

她對自己這一做法,饒有興趣地解釋說:“大家的節奏都那麼快,大部分人都忘了一些最基本的問候,都認為這些是無足輕重的小節。其實正是這些細小的方麵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不那麼緊張。我就想:為什麼我不能做得更好些呢?”

她又說:“一份小小的問候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真摯和誠意,使他人感到溫暖。人與人之間渴望溝通和交流,而這些細小的方麵是最能體現出你的那一份心意的。這是對我個人形象、風度的一個最佳傳播,當他們看到那張卡片的時候,就一定會想起我,而且在他們心中隱含著對我的那一份謝意,會使他們更認為我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他們總會想到我好的地方,不會注意我的缺陷。”

顯然,奧爾布賴特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借鑒。人與人的關係不一定非要在大事中體現出來,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事之中更能體現你的友善和誠意。

既懂得工作的重要,也深知生活的樂趣,隨時把心中最真誠的愉悅帶給大家,這正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要訣。感情是在不斷交往中加深的,要在相處中逐步體現你的關心、熱情和幫助。需要人幫助時才想起和人聯係,人家自然會認為你過於現實;有新朋友不要老朋友,信譽度和真誠表現會越來越受到別人的懷疑。

親友雖然沒辦法經常在一起,但需要想辦法對別人表示思念與關懷。熟人的一些重要日子要記在心裏。為防止遺忘,可以記在筆記本上。對方有喜事,如有空盡量當麵祝賀,無法脫身時,也要想辦法表達自己的祝願。與久違的人交談時不要隻順著自己而不關心別人,要關心對方的工作、生活、身體等。與成功人士接觸要有策略

生意場上,初創業者往往起步艱難,如果能得到事業有成的人的幫助,一定會飛得快,跑得遠。因此,你的交際圈子中有幾位大老板為你“呼風喚雨”是非常重要的,但你這個“小字輩”又如何與他們接觸,並如何讓他們喜歡你呢?

首先,必須掌握成功人士的社會關係。大公司知名企業家是很少與一般小企業主或普通人士會麵的,但是,如果能與他們合作或與他們交上朋友,那真是很榮幸也是很珍貴的,因為從他們那裏你會大開眼界,學到許多平常學不到的東西。

要與成功人士交往,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要掌握他們的社會關係。他們是人,不是神,他們有各種社會關係,有各種各樣的業務,也有各種各樣的喜好、性格特征。特別是現代媒體,經常關注一些成功人士的情況,你從中定會了解一二。你可以從他的曆史上認識他的過去、他的經曆、他的祖輩、父輩,也可以從他的親屬、他的朋友、他的子女那兒認識了解他。

從業務上了解大企業家也是一條走近對方的好途徑。例如,他經營的業務範圍主要的是哪些,次要的是哪些,他的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在什麼地方,這些公司的經營者是誰,他多長時間會查看分公司、子公司等。

從興趣愛好上了解大企業家。他喜歡什麼運動、什麼物品、什麼性格的人,他喜歡或經常參加什麼聚會,他休閑、娛樂的方式有哪些,常到什麼地方去等。

總之,要結交一個大企業家又沒有機會的時候,你不妨從以上幾個方麵去了解,總會發現一些機會的。

其次,製造初次見麵的氛圍。當你發現了或者創造了與成功人士見麵的機會後,最重要的便是如何製造一種特殊的會麵氛圍。因為,在眾多的人物當中,也許你本身就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說不定連話都跟他說不上。

在共同出席的會議或聚會上,選擇位置時,一定要選擇一個與成功人士盡可能近的位置,以便他能注意到你,並且一有機會便可搭上關係。

同時,要以穿著表現自己的個性,因為與人第一次交往,別人往往是從服飾上獲得第一印象。著裝要表現個性、特色,給人舒服的感覺。

要針對對方關注的事予以刺激,要盡快發現對方關心注意何事,找到適當的話題,抓住對方的注意力,刺激對方對自己的興趣。話語要力求簡潔、有獨創性,使對方產生震撼,留下較為深刻的第一印象。

最後,適當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贏得成功人士的青睞。例如大企業家一般都愛才,惜才,如果你一貫表現出對他意見的讚同,不敢表現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會對你產生反感。因此,適當地表現自己的獨特才幹,是會受大企業家喜歡的。當然,你不能表現得太過於鋒芒畢露,讓人一見就覺得有喧賓奪主之感。